程小东导演的电影 【电影会客厅】专访“最有诗意的动作导演”——程小东

2017-11-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53年生于香港,著名导演.武术指导.编剧,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总动作导演.早年因执导<倩女幽魂><笑傲江湖>等成为华语影坛炙手可热的武侠片导演,与著名

1953年生于香港,著名导演、武术指导、编剧,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总动作导演。早年因执导《倩女幽魂》《笑傲江湖》等成为华语影坛炙手可热的武侠片导演,与著名导演徐克共同开创了香港武侠的新时代。

从《倩女幽魂》到《白蛇传说》,程小东一直是“最有诗意的动作导演”,坚守在自己的动作电影领域里。从他打小进入戏剧学校,开始做武行,再到成为导演,他看到了从60年代开始,到70 、80、90、00后,这五十年来的电影变迁,堪比一部活历史。他说,唯有“动作电影”能拍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中国武术”才是真正走出世界的。因为“武打片”的根在这里,“武术”具有东方特色。

在采访过程中,程小东言谈间中不乏幽默,又平易随和。他还一直强调着,创作人应该坚守创作和创新,年轻人能吃亏其实是占便宜,做什么都是在学习。

V电影:你从什么时候进入到电影行业的,什么机缘开始的导演之路?程小东:其实很简单,当时就是不喜欢读书,一天就背着书包到处玩。有一天,跑到游乐场去玩,看到别人有放东西的柜子,我就把书包塞在柜子底下。玩回来后,发现书包都不见了。后来我爸爸问我,你喜欢读书还是喜欢学戏?我一想学戏就不用读书了。

所以就去了一个东方戏剧学院,学京戏(京剧),60年代,大概我8岁左右。我去不到一年,就开始拍戏做小童星的替身了。我爸爸以前是编剧,后来是导演(程刚),我从小就在片场里长大的,看他们拍戏,对电影有一点点概念。

60年代末的时候,我差不多就可以做武行了,从替身到武术副指导,再就是武术指导。再想上一步,就只能做导演了。1981年左右,我拍了自己第一部真正做导演的电影《生死决》。当时做武术指导的工资大概8万左右,导演费才2万多一点,武术指导的的价值大于我导演的价值。

到现在我导演的电影十六七部吧,如果要把做动作导演的电影也算上,大概已经有拍了100部电影左右,这样算来,我入行差不多有50年了。

V电影:导演和动作导演有什么不同,动作导演和武术指导又有什么不同?

程小东:导演你要负全责,错与对都是你的。动作导演,只负责动作那一段。对个人来讲,想要提升表达和作品,那还是需要担起责任做导演。武术指导和动作导演也不一样,武术指导比较简单,导演说怎么打谁负谁胜这场戏,你把动作设计好就行。

动作导演除了武戏外,你要懂得整个戏和故事,怎么去设计进位和一些镜头,要顾及到整场动作戏的一头一尾,跟其他的文戏怎样衔接才天衣无缝,使整部电影看起来顺畅。做导演的话,文戏武戏都是自己的,会更容易一气呵成吧。

V电影:“动作电影”对剧本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吗?

程小东:先有剧本之后,再有动作这是必须的。如果是你先有了一些动作上的设计,你也需要故事和戏剧冲突把它融进去。比如我拍《生死决》的时候,一开始是想到了“日本忍者”有关的主题,那怎么去编故事融合?最简单,又想到了中国和日本的剑客比武,那好吧,就想一个这样的剧本吧。然后我就把剧情想好,又把每一场丰富。

如果平时我们在挑剧本的时候,我会希望剧本故事不要太平淡,动作片虽然动作是底子,但“动作戏”只是绿叶,我喜欢有感情的戏。一部电影最重要的是要有感情,它的骨干是故事,什么故事必须交代出来,感情戏也可以用动作来表达。

V电影:从动作导演到导演,有没有总结过自己的个人风格?

程小东:诗意的、比较飘逸的。我希望自己的电影,除了在动作上的精彩和美之外,还能让人感受更多一点东西。我要在画面上,氛围里也能让人感觉有一种诗意。

V电影:有没有为了做出跟别人不一样的电影而刻意做过什么?

程小东:这是必须,不是刻意,是必须要做出自己的个人风格。我觉得当你决定踏进导演行业,你就要竖起你的个人风格和品牌,观众才会对你有信心。观众知道自己要看什么样的,会去选择。比如人家找动作导演,会想到程小东,动作上,我不会让拳拳到肉,我会在招式上,画面中,整个氛围里更有诗意唯美,每个人不同,这就是我。

V电影:在过去的作品中,自己更喜欢哪一部?为什么?

程小东:没有,可以见人的就那几部。有时候往往这样,有些电影你拍的时候自己觉得很好,但片子出来观众觉得不好。或者大家觉得很好,但一两年或更长时间以后,自己觉得也不行了。比如《倩女幽魂》《秦俑》什么的就属于能见人的,但很多片子大都过了就过了。

一部戏成功与否有很多因素在里面,每一年我在技术上有进步,但一部戏的成败很大一部分在剧本。我每一次无论拿到什么样的剧本,都会拼尽全力去救,不会真的放弃了。不好的场次,我会用动作、场面等给它融进去,转开观众的注意力,不要纠结情节。

但有的剧本你已经尽力了,可能它最后呈现也只能是那样了。《白蛇传说》的剧本就很有问题,我努力让别人骂少一点,所以我很多时候只是在为剧本加分。如果在将来有机会,我自己想去拍一部文艺片,有带感情的戏。

V电影:现在的武侠片“侠气”越来越少了,很多电影都会把动作部分加入很多的特效特技来吸引观众,对于这种现象你怎么看待?

程小东:我觉得有特技是好的,但是中国的电影来讲,不能把特效放在第一位。因为第一,我们还没有那样的财力物力人力,象西方电影一样做那么庞大的特技片。第二,我们自己的电影还不够强悍,也不需要那么多的特技去拍成一个电影。

虽然现在也有很多的魔幻电影,大家都是去尝试,我觉得这也是很好的,但这不是我们永久的方式。我们跟西方来讲,还差了两步到三步的路途,不只一步。我们干嘛非要去追它的尾巴呢?中国的“武打片”是中国才特有的,全世界都在看着,只有中国的武术,能拍出中国的东西,应该被保存下来。

无论外国人想拍武术的什么,还是需要中国的武术团队去帮他们,武术的根在这里,未来一百年一千年都不变的。只是说武术也是在演变的,电影里像以前一些很难的动作我们是做不了的,现在有特技能够帮助我们完成看起来更精彩,但是不要本末倒置,特技只是辅助不能替代。

V电影:你怎么看待“动作电影”的市场?

程小东:个人觉得,动作电影是永远有市场的。世界上来说,中国的动作电影也是最能走出国门市场的。很多其他电影在国外影院播放,可能还是当作艺术片来看待。可中国的动作电影更具备中国特色,东方特色。别人就算听不懂,也能看得懂,动作电影是对整个世界有影响的。不是说片子卖到国外有影响,而这是中国发明的能够反哺世界电影的一种类型。

V电影:作为创作人你觉得更应该坚守和创新些什么?

程小东:就是坚守创作。创作要让人有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东西,时代在发展,人们的智慧也在更新,我们在创作的时候也要有创新。创新最重要的是要保留一颗好奇心,这不仅来源于平时的积累,还要多用留心生活,多看别人好的东西,为什么人家能想得到,我们想不到,总结和多动脑子。

每个人的脑子是不可替换的,每一个导演都有他的思想,思路在个人的脑海里。别人买你的创作,实际上是在买你脑子中的创意,和积累的底子。在去现场前就要想好拍什么,有变化的情况,就需要“急才”,因为积累才有应对。这些都是创作人需要坚守和具备的。

V电影:个人看来,什么样的电影才是好电影?

程小东:个人喜欢节奏快一点的电影,如果是文艺片,能让我看着不闷,一直看下去的就是好戏。我不是电影大师,不能说我喜欢的就是公认的好电影,我也还在学习,看人家怎么处理。我是觉得能触动我心里的,有感情的,能让我感动的,就是好电影。

V电影:60年到00后,您经历五十年的电影变化,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程小东:第一,从电影内容上来讲,我觉得变化不大。只是我们讲故事的方式和手段技巧有所提升。第二,是自己的变化。电影都在不停的往前走,人也要往前走。作为动作导演这个领域,也是不能停步的,设计需要创新,要么你就淘汰。第三,市场越来越大了,有了中国电影市场,也在更规范。过段时间,等外国的电影市场再开放,肯定又是新的迹象。

其实我觉得,电影的发展一直在循环。我记得小时候,日本电影发展得很蓬勃,后来没落了,韩国电影变得很好。然后到台湾电影的兴起,再到香港电影的火爆。88年到91年左右,大家抱着热钱来做电影,但是市场不成熟,后来香港电影就倒下去了。

电影的戏种也是,某个年份大家爱看喜剧功夫片,电影人一窝蜂去拍,拍死掉了。又一段时间变爱情片,你看现在又开始做魔幻片等等。每一次都会有新东西刺激着市场旋转,人的思想往前走,带着潮流一直在轮回,现在轮到中国。中国电影市场才刚刚开放,还应该向前看。

V电影:从以前到现在自己不变的坚持是什么?有什么心德可以分享?

程小东:创作有时候就像十月怀胎的辛苦,没人欣赏也会躲起来哭的,当然,这是年轻的时候。后来每部戏都要调动自己的感情,让自己用心对待。我觉得人一生当中,总有那么一次到两次机会。在机会还没到来以前要不停的充实自己,当机会来了,你要把你所有的东西表现出来,把握住机会。还有吃亏就是占便宜,不要以为吃亏就不去做了,一开始都是在片场看人家做,然后什么事都让你去干,其实都是在学习。

采访手记:

初见程小东导演,他穿着棉布蓝衬衫,笑容可掬,眼神里没有一丝傲气。采访过程很愉快,程小东导演一直很随和,言谈相当幽默,他说他入行差不多50年了,也许比两个我加起来的年龄还大,可我看他整个人的状态明明都显年轻。

如果说动作电影一直在演变,那在这背后推动浪潮的的人们,更是可敬的。程小东导演的电影越过了好几个时代,他却能一直跟着时代的步伐。采访过后,我感受到,终究,要保持对所爱事业的热情,对生活的好奇心,和不停留的思考前行。我想,这也是程小东能保持年轻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