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颖的故事 “中国稻作科学之父”丁颖的励志故事

2017-12-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古往今来,有成就的科学家大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在象牙塔中专注于自己领域的研究,把学科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里程,他们无疑是值得

古往今来,有成就的科学家大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在象牙塔中专注于自己领域的研究,把学科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里程,他们无疑是值得敬佩的。还有一类是除了在科研领域中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外,还心系民生、身体力行地把科研成果转化,直接为苍生造福,而他们往往更让万民景仰。丁颖正是后者。

1924年学成回国后,丁颖在广东大学农科学院出任教授。当时的中国广种稻米却无法满足内需,每年要进口洋米七八百万担,1000多万两白银源源外流,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更是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革新农业、造福苍生的热血时刻在丁颖心头翻涌,他积极开展水稻灌溉和吸肥规律的研究,并对广东粮食生产问题做了大量调查,写出了《改良稻作计划和救荒计划》上报政府。

然而,腐败的国民党政府却置若罔闻。失望之余,丁颖立下誓言,决心立足现实,以“蚂蚁爬行的方式,苦干到150岁”。

丁颖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1927年,丁颖在茂名县公馆圩筹建了我国第一个稻作专业研究机构--南路稻作试验场。令人感叹的是试验场的主要建设资金竟是来源于丁颖变卖祖产所得和多年的工资积蓄。

该试验场以育种为主,同时开展灌溉、施肥、气象、稻作分类等研究。在这里,无论从居住、伙食、衣着乃至肤色,这位留洋教授都与农民没有两样,农民兄弟称他为“谷种佬”。每天劳作完毕,其他人休息后,丁颖还要在油灯下继续写作研究。

经费难以维继时,丁颖就用“卖青草”预售良种等办法勉力支撑。这样苦心经营多年,陆续育出“田基度7号”、“黑督4号”等高产、省肥、抗恶劣环境的水稻良种,广为推广。

之后的10余年间,丁颖创立了多个稻作试验场,共育出良种60多种。同时,他还创立了“区制选种法”,即在种植条件最差的地方设试验场育出良种,一般都比当地原有品种增产5%-25%。在饿殍遍野的那个年代,增产的粮食成为千千万万人的救命口粮。

无论是在试验田中进行水稻栽培试验,还是在广东各地办育种试验,丁颖总是身先士卒亲自下田劳作。甚至到1963年,他已是75岁的老人,作为中国农科院院长这样的部级“高官”在考察西北稻区时,仍不顾年迈体衰,坚持赤足下田,体察雪水灌溉对稻根生育的影响。

正是凭借这种“蚂蚁爬行”方式的苦干精神,丁颖创造了许多第一:世界上第一个通过杂交而把野生稻抵抗恶劣环境的基因转移到栽培稻,培育出世界上第一株“千粒穗”类型,第一个系统科学地论证了中国水稻的起源和演变……他的研究和170多篇(本)论文著作,使他成为中国稻作学的主要奠基人,被誉为“中国稻作科学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