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第十二次党代会专题网站

2017-06-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引言:近年来,中山大学坚持以国家战略.国家任务.国际水平为理工医科科技发展目标.在实现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的进程中,学校的科技工作取得了长足的

引言:近年来,中山大学坚持以国家战略、国家任务、国际水平为理工医科科技发展目标。在实现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的进程中,学校的科技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通过一系列校内政策引导,营造氛围,激励创新,学校基础研究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基础研究成果斐然。

2006-2011年,我校理工科共有5项科研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科研成果入选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成绩喜人:
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分别为许宁生、陈小明、屈良鹄、施苏华和杨国伟教授团队。


入选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的科研成果为徐安龙教授团队。
我校理工科基础研究成果相继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实现Science和Nature原刊上的重要突破:
何芳良教授研究团队2011年在Nature上发表论文,用数学分析证明了物种灭绝速率比种-面积曲线计算的要慢,颠覆了以往科学界对物种灭绝速率的认识,并提出了新的计算方法特有种面积关系法;贺雄雷教授研究团队2012年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揭示了染色质结构对遗传核心事件DNA突变的调节机制,为肿瘤发生机理研究和防治提供重要的参考。


此外,2006年以来我校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 Genetics上发表论文2篇,Nature Commuication1篇,Chemical Reviews封面推荐文章2篇,Science Single1篇,Ecology Letters2篇。


据统计,目前我校共有12个学科排名进入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的前1%.
其中理工科含10个学科,包括化学、物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材料科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工程学、植物与动物学、数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农业科学。


人才篇:聚四***才,出顶尖成果
稳定基础研究队伍、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是学科发展的基础和根本。近年来,理工科通过大力实施国家、地方和学校各类人才引进和培养措施,汇聚和培养了一大批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2006-2011年,全校新增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5人,位居全国第八位,其中理工科占16人。


基础数学学科:
据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副院长胡建勋教授介绍,在全国都追求应用的大环境下,基础数学学科多年来属于冷门学科,而理工科中通常讲的影响因子对于基础数学而言也并不在评价体系中,因此,基础数学必须按照自身的特点开展研究:原创性与前沿性相结合,追求标志性的成果。

我们学科自2008年以来连续三年共有4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胡建勋、颜立新、郭先平、陈兵龙),正是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长期积累的结果。积攒了一定的时期,正赶上收获的时候,胡建勋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欣慰地说。他还告诉我们:我们学科近年来有3篇文章发表在该领域国际顶尖杂志上,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据资料统计,自建国以来,我国发表在此领域国际四大顶尖杂志上的文章大约只有35篇。


无机有机杂化新材料团队:
该团队可谓人才扎堆,兵强马壮。迄今为止,团队主要学术骨干中已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陈小明、苏成勇、鲁统部、童明良、毛宗万),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陈小明、苏成勇)。

2009年,团队总协调人陈小明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1年,学术骨干苏成勇教授成为973计划前沿领域首席科学家。团队还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学者和毕业研究生(含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5人)。
广东省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
该实验室中有不少近年来从欧美引进的优秀人才。作为中组部千人计划首批引进回国的许跃生教授,是中山大学广东省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的带头人。

实验室正式成立于2010年,在科学计算创新研究的同时,形成了计算科学的创新科研平台。实验室拥有一支多学科、高素质的科研队伍,科研人员9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包括国家千人计划教授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人,德国洪堡学者3人。


适应性进化与基因组学实验室:
团队负责人施苏华教授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1年获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2010年获丁颖科技奖。

吴仲义教授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杨子恒教授为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团队于2002年和2008年两次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于201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项目篇:承担基础研究项目,有实力,出成果
十一五以来,我校承担基础研究项目的优势显著,承担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能力大幅提升。全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数和经费数连续八年位居全国前七位,其中理工科获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数从2006年108项增加至2011年的245项,资助经费从2006年的4400万元攀升至2011年逾1.

45亿元。同期全校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5项,位居全国第八位,理工科占其中30项;同期全校新增NS鄄FC-广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40项,理工科占其中26项。

在2006-2011年间,理工科还新增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一项,群体负责人为陈小明院士;新增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4项、科学仪器专款项目1项。

此外,2006-2011年全校新增97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2项,理工科占其中7项,首席科学家分别为许宁生、徐安龙、松阳洲、王)华、苏成勇、屈良鹄和李志兵教授。
无机有机杂化新材料团队:
团队先后获得2006年和2011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各一项,其中部分成果获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8年获ThomsonReutersReasearchFrontsAward奖励。

自2005年以来团队发表了大量有影响的论文,包括一篇《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和20多篇化学和材料科学国际顶尖刊物(JACS、AngewChem和AdvMater等)论文。

论文被国内外同行在包括Science和Nature和化学、物理和材料科学的顶尖和主流刊物上大量引用,其中20多篇入选美国基础数学指数(ESI)数据库高引用论文,单篇最高他引520次。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了团队的科研水平之高、能力之强。


适应性进化与基因组学实验室:
实验室承担了许多重要项目,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转基因专项、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基金委面上项目、国家教育部、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30余项课题。

在过去的十年中共发表SCI论文80余篇,部分论文发表在Na鄄ture,NatureGenetics,PNAS,GenomeResearch,MolBiolEvol,PLoSGenetics,TrendsinGenetics等本领域国际权威期刊上,并被Nature、Science、NatureGenetics、NatureReviewGenetics等顶级和重要刊物论文广泛引用和评述。


广东省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
2011年,实验室购置的被原校长黄达人命名为南方一号的CPU与GPU混合超级计算机正式启用,服务多家科研单位和多个学科。
同时,许跃生教授作为课题组副组长,实验室杨宏奇副教授、张永东高级讲师、江颖博士、吴峻峰博士作为课题组成员,全面参与了广州超级计算中心的论证、项目申报、建设,该项目是与国防科技大学联合申报的十二五863计划高效能计算机及应用服务环境重大项目天河新一代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研制,研制目标是2015年底前在中山大学建成世界领先的超级计算中心。


除此之外,实验室各成员的研究项目如杨力华教授的非平稳信号时频分析、周天寿教授的计算系统生物学、郭先平教授的马氏决策过程、谭志军副教授的生物流体动边界问题的高效高精度算法等等,均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


基地篇:多层共建,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十一五以来,根据学校的学科发展布局,理工科在电子信息、新材料、农业、能源、资源环境等国家重大需求领域以及若干重要基础学科、新兴交叉学科领域等积极开展科研基地的组织建设工作。

目前,理工科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5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4个,以及一批厅局级科研基地和校级科研机构。

平台覆盖了各个学科,承担了大量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取得了一批突破性科技成果,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针对我国尤其是华南地区的重大有害生物,开展成灾机理、可持续控制的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在害虫生物防治、水生经济动物病害控制、海洋动物免疫机制、RNA科学与技术,以及植物适应性进化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是我国有害生物控制研究和技术创新的主要基地之一。

该实验室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组部千人计划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
近年来实验室交出的成绩单十分喜人。2011年以来,以第一单位署名发表的SCI收录论文近200篇,其中何芳良教授团队在Nature上发表论文,贺雄雷教授团队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余世孝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发表在EcologyLet鄄ters。

施苏华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荣获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林浩然院士荣获广东省首届南粤创新奖,邝栋明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光电材料与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支撑,是电子信息制造业和光电子产业的重要基础。实验室紧密结合国家和广东的重大需求,以开展光电材料与技术领域若干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为主要任务。


实验室自组建以来,有4项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6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近5年来,发表科研论文140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10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250多项,获发明专利授权100多项。

在纳米冷阴极和新型荧光材料研制及其在显示与发光器件上应用、新型光电微尺度材料与结构的物理和化学制备、光伏电池与技术研究应用、硅基光开关、全光器件和LED芯片研制等几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为我国电子信息和新材料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交流篇:交流合作,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增强国际影响力,注重科技合作与交流活动,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大力推动学术交流与合作,形成了双向互动的良好局面;先后建设了四个省级国际合作基地,为国际合作搭建平台,战略性的国际合作交流促进了学校学术地位的提升。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校与34所国际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新建了实质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理工科院系共主办国际学术会议/海峡两岸学术会议近200次,资助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4627人次。


2004年我校加盟了著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教授主持的重大国际合作项目阿尔法磁谱仪II(AMS-02)探测计划项目,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意大利核物理研究所、荷兰航空航天局、瑞士日内瓦大学等机构合作,共同研制硅微条轨迹探测器的热控制系统(TTCS),2011年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搭载AMS-02成功发射升空,该热控制系统目前已经在太空持续稳定运行,得到了丁肇中教授高度肯定。

这是我校参与的最大规模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该项目的实施,提升了中山大学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
制度篇:完善管理制度,营造人心向学氛围
理念定位、达成共识:
近年来,我校提出大学是学术共同体、人心向学等办学核心理念,把学术科研作为学校发展的两大生命线之一,形成了学校各项工作服务于教学和科研的共识,学校通过不断完善科技管理制度,创造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政策制度和创新文化,夯实基础,以促进学校科研工作稳步发展。


多项制度培育青年人才:
十一五以来,我校在青年人才培养、重大项目培育、平台基地建设方面先后建立起较为行之有效的培育制度。例如在青年人才培养方面,2003年理工科开始启动中山大学后备重点课题,2009年利用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在原来的基础上制定了青年教师重点培育计划,旨在促进中青年科技骨干面向国家战略和国际前沿开展科学研究,培养新一代学术带头人和培育重大重点课题。

迄今为止,理工科后备重点课题共资助87人,其中27人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类项目、973计划项目或课题,12人已成长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一切皆为潜心治学:
尊重学科和个体差异,学校全面实施教师职务聘任制,大胆探索校内分配制度改革,对于在教书育人、学术研究等方面取得公认成就的教师,学校免于科研和教学业绩考核,直接发放特别津贴,从而为以学术为生存方式的优秀拔尖人才潜心治学留出充分空间。


同时,注重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机关文化和作风建设,全校各职能部门自觉树立为人才服务的意识并制定措施予以保障,积极营造服务科研、适于聚集人才、留住人才的行政风气和良好氛围。


结语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源泉,许宁生校长认为在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全国一流水平的广东,中山大学的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因而提出潜心治学与人心向学的理念和要求:要做好一件事,需要用心,强调潜心!

心要静,静则思远,思远而成大事。同时要在学字上下功夫,拼搏赶超,要让中山大学的地位和广东的经济地位相匹配。
作为华南最高学府,中山大学充分发挥科技与人才优势,以推动科技进步、服务社会发展为己任,用崭新的理念与形式发展理工科,并利用综合性大学多学科的优势,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加快优秀拔尖人才的汇聚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推进国际化战略,快速提升学术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

正如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许跃生教授所言:中山大学的发展战略是国家需求,国际一流,我认为应该倒过来国际一流,国家需求。

只有成为了国际一流,才能更好地为国家服务,除此之外,要建设一流大学,仅仅把目标锁定在国家范围内是不够的,要有国际眼光,站在全人类的角度,我们是要带领全人类探索这个神奇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