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博理的儿女 架在中国与世界之间的桥——追忆沙博理

2017-07-3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0月24日,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东礼堂庄严肃穆,社会各界群众500余人齐聚,只为送别沙博理--一位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美裔中国籍老人.与沙博理有着十年交情的中国

10月24日,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东礼堂庄严肃穆,社会各界群众500余人齐聚,只为送别沙博理——一位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美裔中国籍老人。

与沙博理有着十年交情的中国外文局局长周明伟,回忆起老朋友,面露伤感。“我最感欣慰的是,在沙博理生命的最后十年,我十分荣幸地成为他愿意吐露心声的对象。”

从2005年起,每年沙博理的生日庆祝都由周明伟负责主办。一次交谈中,周明伟赞沙博理为“大师”,沙博理回应道:“我称不上‘大师’。一直以来我都想做一座桥,架在中英文之间,沟通中国与世界。”

沙博理的风趣、幽默和智慧,令周明伟慨叹:“他是一座山,我们只能望其项背。”几年前,沙博理对周明伟说:“我有三只手。”今天,谈到他的“三只手”,周明伟记忆犹新。而这“三只手”,指的就是:第一只手带着中国腔调同外面世界握手,第二只手带着高鼻梁洋面孔同中国文化交流,第三只手要紧紧扯着中国的衣襟,跟上中国快速发展的脚步。

建一所沙博理纪念馆的想法,近两年一直萦绕在周明伟心头。“本来已经计划好在沙博理生前建成这个纪念馆,作为传统文化教育和翻译业务交流的基地。今天,我们不无遗憾,但纪念馆的计划不会落空,预计在老人百年诞辰之际面向社会开放。”周明伟补充说。

作为沙博理的晚辈和朋友,叶君健之子叶念伦参加了沙博理的悼念仪式。“曾记得我父亲在世的时候,晚饭后总是穿过什刹海,散步到沙博理叔叔家,聊聊往昔,谈谈过往。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沙博理叔叔经常到我家里来,与父亲谈论的话题多半是关于那本半文半白的《水浒传》。

”在叶念伦的记忆里,沙博理始终温文尔雅,讲起话来总是令听者倍感亲切。“惊闻叔叔辞世,几天来我的心情很复杂。胜似亲人的他,在20世纪50年代与父亲共同创办了英语杂志《中国文学》。他此后的一生,在中国外宣道路上立下了汗马功劳。”叶念伦说。

2008年,在沙博理92岁生日前夕及其来华60周年之际,新世界出版社出版了由沙博理编著的《中国古代犹太人》一书。回忆起当年与沙博理共商出版事宜的点点滴滴,责任编辑李淑娟至今仍不能忘记在那个北京什刹海附近的小四合院里,老先生讨论问题时那么专注,那么严谨。

书的译者殷罡说,身为一名拥有中国籍的犹太人,沙博理或许没有想到,他的这本书在中国同以色列建立正常外交关系的进程中,起到了“加温”的作用。据殷罡介绍,1989年3月,耶路撒冷国际图书博览会组织者致函沙博理,邀请他和妻子参加这次活动,因为这本书的希伯来文版将在这次博览会上面世。经批准,沙博理夫妇成为最早公开访问以色列的中国公民。

“默默无闻一辈子的贡献,却掷地有声。”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黄友义这样评价沙博理的一生。他说,沙博理把中国传统文化介绍给世界,特别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就翻译而言,沙博理给大家树立了一个榜样——脚踏实地地从事翻译工作,淡泊名利。“在翻译的基础上,沙博理又表现出超强的责任感和不凡的传播能力。他有翻译的功底,对中国文学、法制和经济都有涉猎,这为他从事后来的写作奠定了基础。因此,他写作的题材也相当广泛。”

“我们至今仍在探索如何构建一个融通世界的话语体系。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好中国形象,沙博理成了一个标杆和楷模。他不懈地探索几十年,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融通中西。”周明伟说,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沙博理集聚一生的经验、知识和独特的方法,值得后人长期学习。(本报记者 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