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捐全部财产 向南开大学捐赠1857万元设立基金

2018-03-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6月3日,在郑州举行的南开校友总会第六届理事会2018年(扩大)会议暨第五届全球南开校友会会长论坛上获悉,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叶嘉莹先生将自己的全部财产捐赠给南开大学,用于设立"迦陵基金",目前已完成捐赠1847万元.今年论坛期间,南开大学累计获得捐赠近4700万元人民币,是2017年的2.3倍,叶嘉莹捐赠的"迦陵基金"为其中数额最大的一笔."我平生志意,就是要把美好的诗词传给下一代人".叶嘉莹虽

6月3日,在郑州举行的南开校友总会第六届理事会2018年(扩大)会议暨第五届全球南开校友会会长论坛上获悉,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叶嘉莹先生将自己的全部财产捐赠给南开大学,用于设立“迦陵基金”,目前已完成捐赠1847万元。

今年论坛期间,南开大学累计获得捐赠近4700万元人民币,是2017年的2.3倍,叶嘉莹捐赠的“迦陵基金”为其中数额最大的一笔。

“我平生志意,就是要把美好的诗词传给下一代人”。叶嘉莹虽未来到现场,但通过视频表达了她对南开大学和中华古典诗词的热爱,以及对传承中华古典诗词文化的期许。

叶嘉莹曾长期向南开大学捐赠,在1997年就设立了“叶氏驼庵奖学金”,鼓励学子熟诵中国古典诗词。2016年,为持续支持南开发展,传承中华古典诗词教育事业,叶嘉莹决定将身后所有积蓄、藏书、书画,全部捐给南开,衷心希望南开学子能有所成就,有所建树。

2017年,叶嘉莹曾介绍自己捐赠的缘由,她说,在海外旅居多年最终回到祖国大陆,是因为中国文化的根基在此,而把一生所得都捐献给南开,是由于与南开有着不解的因缘。感谢南开长期以来对她的关照,她归根落叶回到南开,愿意为古典文学奉献一切。

还有一个好消息!

叶嘉莹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杀青了!

叶嘉莹先生在中国古典诗词的长流中,扮演着承先启后的重要角色。她引入西方文论诠释中国古典诗词,对新诗亦抱持兼容并包之态度,来往穿梭于古典与现代之间。明年是叶先生回国执教四十周年,叶先生讲授中国古典诗词不分职业、不论年龄,多年来致力推广对儿童的诗歌吟诵教育。教学研究之外,叶先生亦将生活经历与心境融入创作,传承千年诗心,纵使岁月坎坷也仍不懈追寻,令人敬佩。

叶先生近照

《掬水月在手》纪录片项目希望能访古音求新意,以白描的方式展现叶先生传奇的人生经历。经过一年多的沟通交流,叶先生同意授权大陆与台湾的创作团队联合摄制这部个人传记文学电影。导演陈传兴,曾拍摄过诗人周梦蝶、郑愁予的纪录片,并获颁法国艺术与文学勋章。摄影指导韩允中,曾为侯孝贤御用掌镜。制片人李玉华,多年从事文创事业,所制作的影片曾获金马最佳纪录片奖。制片人沈祎已参与制作过两部剧情长片,曾入围釜山新浪潮奖与台北金马奖。

导演陈传兴与叶先生,摄于迦陵学舍

本片全程采用4K摄影,于2017年4月正式开拍、2018年4月杀青。一年间,摄制组辗转亚洲、北美洲,足迹遍及北京、天津、西安、洛阳、香港、台北、澳门、温哥华、波士顿等十余座城市。期间,对叶先生本人进行了17次深度访谈与拍摄。镜头前,叶先生娓娓讲述她从北京台湾、北美、再回到大陆的人生历程:对父母、伯父等家人和恩师顾随的暖暖回忆;与前辈、友人、学生的结识和交流;自己诗词创作与研究的艰苦探索。

叶先生在北京的录音棚中吟诵

摄制团队专程将叶先生请到北京的录音棚,用专业设备捕捉她吟诵的细节。还在洛阳的汉魏古城、龙门石窟、偃师游殿村等历史遗迹,拍摄贴合古典诗词意境的难得雪景。此外,摄制组还奔赴各地,采访了与叶先生相熟的42位人士。他们是叶先生的学生、邻居、同事,更是多年来的挚友,其中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家白先勇,诗人痖弦、席慕蓉,汉学家宇文所安夫妇,书法家谢琰等等。

白先勇在家中接受采访

影片以古典诗词与叶先生个人生命经历的铿锵交错为主线,以期用非线性的、跳跃的、诗意的方式捕捉如下感受:个人透过诗词追寻自己,建构自身对于上千年的诗词想像,试图追寻叩问王国维所谓的“境界”。借助影像的语言,使之在想像、历史与记忆之间交错回荡。辅以古迹、古物的影像图片,借由这些具体古老的生活痕迹,让诗词本身的音韵与物质展开对话。

今年初的洛阳雪景

叶先生肩负传承诗词的使命,诗词也给予她抗击生命苦难的力量。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她,期望能将这份力量传递给下一代。影片也希望透过历史遗迹与当下时空的交错来叩问:诗词是什么?文学是什么?语言是什么?命运是什么?

目前,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已经进入后期制作阶段。主创邀请日本音乐大师佐藤聪明担当作曲配乐工作,本月,创作团队将赴东京与其一起为配乐录音。本片预计明年上半年在全国院线公映,敬请期待!

叶嘉莹,号迦陵。

1924年7月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

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

博士生导师,加拿大籍中国古典文学专家,

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曾任台湾大学教授、

美国哈佛大学、

密歇根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

2015年10月18日,

阿尔伯塔大学授予叶嘉莹荣誉博士学位,

成为该校文学荣誉博士。

2016年3月21日,

华人盛典组委会公布叶嘉莹获得

2015-2016年度“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

有人说,

叶嘉莹是一个穿裙子的“士”。

士,在古代指读书人,

也是对中国古代文人的统称。

她说,我身体是女性,

但是我有中国儒家传统的士的品格和持守。

访谈节目中,九十高龄的叶先生,

不论穿着打扮,还是言谈举止,

依然显示出得体、美丽、优雅,

思维敏捷而健谈。

有人说,叶先生站在那里,

就是一首活生生的诗。

著名诗人席慕蓉,也是叶先生的学生,

她打了这样一个比方:

年轻时在台湾听老师讲课时,

觉得老师就是个发光体。

1924年,

叶先生出生于书香门第,

父母都属于知识分子,

诗礼传家的家庭氛围,

让她从小接受到良好教育。

3岁开始识字背诗,

6岁开始跟随家庭教师诵读《论语》,

四书是她的开门读物。

这些古籍,

为她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以及淡泊名利之品性的养成,

夯下了基础。

年轻时的叶嘉莹

1945年,21岁的叶先生大学毕业,

踏入社会,走上讲台,

开始从事诗词教学和研究工作。

时光荏苒,岁月嬗递,

从一个世纪跨入又一个世纪,

一生致力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研究与普及,

从事古典诗词教学工作已经超过七十年,

可谓桃李满天下。

然而,与她自己丰硕的教学成果相比,

她自己的人生却并不顺遂,

可以说,苦难伴随叶嘉莹的一生。

用王国维的一句话: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

叶嘉莹成长于战乱年代,

她的父亲因工作原因,

与家人聚少离多,

直至后来失去联系,杳无音讯。

17岁,母亲身患肿瘤去天津开刀,

却在半路因病菌感染得了败血症,

在回程的火车上离世。

25岁,刚生完孩子,

丈夫却以“匪谍”的莫须有罪名入狱,

随后她又失去工作。

年过中年,

还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丧女之痛,

大女儿和女婿在车祸中双双殒命。

一生不断经历各种磨难。

在访谈中,

主持人跟她聊起对人生苦难的看法,

叶先生说了这么一段话:

各种苦难,谁都不愿意发生,

可是极大的悲哀和痛苦,

让你对人生有了另外一种体会。

如果不把诗人的小我感情打破,

就不会有更高更远的想法。

清净淡泊,未染俗尘

叶嘉莹

我之所以现在完全投注在诗词教学,

不是说要成为学者、作家,

有什么名望,都没这种考虑,

只是因为喜欢诗词,

诗词里面有这么多美好的东西,

诗词曾经在我的为人、品格、修养上起到了很大作用。

这是叶先生在采访中说的一句话,

这也正是叶嘉莹对待诗词的初心,

清净淡泊,未染俗尘。

对于现实的、物质的利害得失,

叶先生从来不在乎,也不计较。

因为,在她内心,

有一个被诗词充满的世界,丰盈而纯粹。

正如她所言——

人生最重要的是保持自己的真心性,

心灵的一片清净洁白。

叶嘉莹:诗,让我们的心灵不死

“听她讲古典诗词的时候,

你会完全被她震惊,

她像是一个海洋一样,

你觉得在她面前自己就是一滴水。”

这是鲁豫有约采访她时的感受。

“她说‘即使我要倒下,

我也要倒在讲台上’

“我现在活了快一个世纪了,

我这一辈子要做的就是把中国的吟诵传下去。”

在南开大学,有一个小院,

院门旁的牌子上写着“迦陵学舍”。

这所小院由诗词爱好者出资为叶先生所建。

迦陵,是她别号。

院内一扇拱门两侧挂着一幅对联,

是叶先生上学时期的诗作:

入世已拼愁似海,逃禅不借隐为名。

诗词是叶先生生活的全部。

学生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亲人,

她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讲台和诗词。

正如迦陵学舍中的一副对联:

师弟因缘逾骨肉,书生志意托讴吟。

她说,人生寒暑很容易就过去,

但自己有一个“千春犹待发华滋”的痴梦,

愿千年以后,

自己结下的莲子还能开出莲花。

2016年3月,

叶嘉莹在“世界因你而美丽——影响世界华人盛典”颁奖典礼上获颁“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领奖台上的叶嘉莹纵使满头白发,

却依然优雅地闪着光芒,

举手投足都是岁月沉淀的从容与淡然。

她站在那里,

就是对中国古典诗词最好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