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段琪和志强 天雨流芳彩云南——深切怀念和志强同志

2018-02-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得知和志强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的噩耗,心中十分沉痛.连日来,回忆起这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十分令我尊敬的长者前贤,件件往事时时浮现眼前,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和

得知和志强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的噩耗,心中十分沉痛。连日来,回忆起这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十分令我尊敬的长者前贤,件件往事时时浮现眼前,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和志强同志自上世纪80年代初走上省级领导岗位以后,为推动云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云南各族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操劳一生,深受云南各族群众的爱戴和尊敬。

悲痛之余,不由产生了要将自己所亲历和知晓的这位仁慈长者、老领导生平中的二三事写出来的想法,以表达我对他的深切怀念之情。

滇沪合作谱写新篇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上海就向云南滇西北地区派出大批医疗队,帮助治疗血吸虫等地方病。时至36年后的1996年9月,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开展东西扶贫战略决策的指引下,经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研究,上海与云南结成了对口帮扶对子,上海与云南的帮扶合作又开始了新的篇章。

作为直接见证者,我对于新时期上海结对帮扶云南的一些历史背景,以及和志强同志如何抓住时机,着力谱写上海对口帮扶云南新篇章的几件事,向大家作一个介绍。1996年2月3日19时左右,丽江发生7.0级强烈地震。

这次地震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次日凌晨,和志强同志与有关省领导于第一时间赶往丽江灾区,察看灾情、慰问灾民。随后,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邦国同志率领的中央慰问团也及时赶到灾区。吴邦国同志在和志强同志等同志的陪同下,从机场直接到受灾最重的村庄、古城及机关单位,听取汇报,察看灾情,慰问灾民,并对抗震救灾工作作出指示。

在丽江机场送吴邦国同志时,和志强同志向吴邦国同志汇报工作,谈及当年上海医疗队、上海与云南之间协作的历史情况。

和志强同志郑重地向吴邦国同志汇报说,省委、省政府准备继续请求上海对云南发展和灾区重建给予支援。吴邦国同志当即表示他不仅很赞同,而且还要帮助同上海市联系。紧接着在全国“两会”召开时,在邦国同志的关心下,上海、云南的领导在北京进行了会谈,并商定“两会”一结束,云南省委、省政府领导从北京直接到上海考察学习。

上海考察结束回到昆明后,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副厅级以上干部会,在考察报告会上,省委领导通报了考察情况,和志强同志专门就如何把云南与上海的合作推向一个新阶段讲了具体意见,并对学习上海经验作出安排、部署。

同年10月,上海代表团到云南考察,两省市领导共同签订了《关于开展对口帮扶加强经济协作的会谈纪要》。

云南与上海的帮扶合作取得的显著成绩,主要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决策的正确指导,得益于双方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以及两省市有关部门、区市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共同努力,同时也记录了和志强同志在部署安排和推动这些工作中的历史功绩。

旅游发展创立基业

和志强同志在任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云南经济发展的重要转折期。那时,省委、省政府集中全省人民的智慧,走依靠农业打基础,培植壮大支柱产业的路子,“两烟”产业脱颖而出,给云南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实惠。没有一个行业像“两烟”一样,对推动云南经济的快速发展曾经起过如此重要的作用;没有一个云南产品像“两烟”一样,在全国市场上享有那么高的声誉。

“两烟”支柱产业的培育——崛起——辉煌,是省委、省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支持下,在国家烟草总公司的帮助下,带领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作为重要决策者的和志强同志,起了关键的作用。

同样,和志强同志为云南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为云南21世纪的这一绿色支柱产业的发展壮大,做了很多创思路、打基础的工作,发挥了关键作用,倾注了大量心血。

1997年12月20日至21日,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在西双版纳召开,和志强同志作了题为《突出特色,培育支柱,努力把云南建成旅游大省》的讲话,系统介绍了云南旅游业发展的情况。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和志强同志就认为,旅游资源是云南的一个重要的潜在资源。他的这一观点建立在他对云南资源的掌握、了解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他亲身实践的基础之上。他经常讲,一个地方要发展,必须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

云南要发展,要有人到云南来,最大限度地吸引人到云南来,让世界了解云南。基于这样的认识,从上世纪80年代初走上省级领导岗位以后,和志强同志在各种会议、各种场合,都大力宣传云南的旅游。

1986年4月,和志强同志在他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正式把旅游业作为云南的重要产业之一,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经省委、省政府讨论通过后,提交省六届四次人代会审议并获批准。

从此,旅游业作为云南重要产业的思想,在全省干部群众中逐渐形成了共识。和志强同志的这一符合云南实际,独具云南特色的思想观点,对我省制定有关政策和发展规划,采取重大步骤加快旅游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和深远的影响,对云南旅游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年,省政府把云南旅游业纳入云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七五”计划,这是云南旅游业作为一个产业发展的重要起点。

在高度重视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和志强同志还在搭建展示云南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风情平台等方面提出许多重要思路,组织实施了许多重要举措,如举办民族艺术节、建设民族村、兴建民族博物馆、建设西双版纳民族风情园、举办第三届中国艺术节、承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建立旅游开发区、多次召开片区旅游工作规划和边境旅游区会议等。

和志强同志始终十分重视和关心旅游业的发展,从1986年提出把旅游业作为一个产业发展到1998年整整12个年头,他为了把云南的旅游打造成一个支柱产业,坚持不懈地研究、关心和支持旅游发展,并作出具体部署。

对于云南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支柱产业的不断壮大,和志强同志作出了巨大努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领导楷模学者良师

我与和志强同志相识于上世纪80年代初,那时他刚担任副省长不久,当时他主要分管科教文卫工作,我担任省委常委会专职记录,工作上不时有向他请示报告的事项。他不时关心过问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1985年他担任省长后,我向和志强同志请示报告工作的时间更多。

不论时间长短,和志强同志总是仔细听取汇报,作出具体明确的指示,使我感到无拘无束,亲切自然。有的时候陪同一些州、县领导去向他请示报告工作,再忙他都要专门安排时间,耐心细致地听取汇报,给予明确指示。

和志强同志从一名地质工作者,一步步走上省部级领导岗位,职务变了,工作再繁忙,他的心里始终惦记着普普通通的百姓。他担任省领导以后,每逢出差下乡,总要去看望他的小学、中学和大学的老师,看望农村的老党员、老模范,慰问军烈属,对一些德高望重、有很深学识造诣的前贤,他十分尊敬、时时牵挂。

如对丽江籍的老前辈和万宝、赵银棠、李群杰、周善甫,还有鹤庆的百岁老人施菊轩等老前辈,或抽空亲自登门看望,或托我代为看望,转达慰问。

20多年来,他常给予我教诲和鼓励。3年前,应家乡鹤庆的邀请,我回故里举办了一次书法汇报展出,向家乡的父老乡亲汇报自己学习书法的情况。和志强同志对我鼓励说:你在报纸上的文章,我常看到,不知道你还会写书法,一定要坚持写,坚持练,办书法展也是一种学习。

办展之前他还为我题写了这样一幅字:“敏而好学,临池有成”。从和志强同志身上,我学到了许多做人做事的美德,受到了许许多多的教育。他对工作特别细致、认真,他学识渊博,才思敏捷,勤奋好学,并善于总结,干什么像什么,干什么成什么,高标准严要求,宽厚待人,真诚相待。

在领导岗位上时,他是这样;退下来后,他仍然如此。退休后,他每天坚持读书看报,阅读文件,有时练练书法。

他还把科技知识运用于栽花种果。他院里的花木果树,都是自己动手浇水、修枝、打杈,疏花疏果,由于科学合理,方法技术得当,因此栽种的兰花、牡丹等花卉开得特别好,栽种的石榴、木瓜、香橼,每年都硕果累累。

去年11月,我和几位同志在北京时,去医院看望了老省长。刚一进门,他一一喊着我们的名字,对我们表示欢迎。那时和志强同志气色很好。在他的住处,他和我们谈笑风生。从表面上看,他的健康状况比手术前还好,我们都为之而感到高兴。谁知,病魔却在短短的几个月后,无情地夺去了老省长的生命。

为表达对和志强同志这位同乡、长者、老领导的深深怀念之情,我撰写了两副挽联:“魂归玉龙金沙水,天雨流芳彩云南”,“斯人难再逢玉龙雪山披素裹寒梅咏芳德,今世不重来滇池碧波鸣悲泪垂柳哀遗志”,以此寄托我的无限哀思。良师益友和志强同志虽然与我们永别了,但他的音容笑貌却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他永远活在我的心中。李森(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