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今后咋养老?养老金加职业年金个人缴工资的12%

2017-07-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国务院日前决定全面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标志着养老金双轨制的破冰,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和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金.1月14日,国务院正式对外发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明确,包括按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的工作人员都将纳入其中,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单位缴费)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个人缴费

国务院日前决定全面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标志着养老金双轨制的破冰,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和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金。

1月14日,国务院正式对外发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明确,包括按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的工作人员都将纳入其中,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单位缴费)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个人缴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

《决定》还明确,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外必须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4%缴费。工作人员退休后,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

此次改革最大的突破点在于,这是我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以来,首次在提及事业单位养老改革的时候,将公务员群体纳入其中,不是只用事业单位进行试点,这表明了国家此次改革的决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郑秉文谈道。

根据《决定》,改革方案的实施时间为2014年10月1日,早于文件2015年1月3日的署记时间。

根据《决定》,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具体而言,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即单位缴纳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并由单位代扣。

此外,按本人缴费工资8%的数额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个人工资超过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低于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此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计发模式也与企业相同。《决定》实施后参加工作、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本人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

这是中国养老金并轨制的重大改革,意味着曾经被许多人羡慕的公务员铁饭碗被打破。

目前,中国城镇职工养老金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个人和企业分别按职工本人上年工资总额的8%和20%缴纳保险费。中国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金基本上由财政统一筹资、统一支付,标准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不同的缴费标准和养老金发放水准,被称为养老金双轨制。

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社会保障绿皮书》和《中国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状况调查》显示,75.4%的职工养老金每月不高于2000元,92.3%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每月却都高于4000元。

根据国家审计署公布的数据,1999年至2011年期间,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金水平都明显高于企业职工。目前企业职工的养老金替代率已降至45%以下,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替代率却一直维持在90%以上。

公务员不需要缴纳养老保险却享受高额养老金,而企业职工缴费负担沉重,但养老金水平却远远低于公务员,这引发社会争议。

去年12月份,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代表国务院作报告时指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改革退休费计发办法,从制度和机制上化解双轨制矛盾。其中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待遇调整机制与计发办法同步改革,改革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

新华社报道称,长期以来,机关和事业单位不缴纳养老保险,退休后养老吃的是财政饭。而改革将改变这一局面:今后这些人群将参照企业等城镇从业人员缴纳养老金,并将发放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从单位养老转向社会化养老。

此前,郑秉文在接受东方早报记者专访时曾表示,养老金并轨最大的瓶颈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担心待遇会降低,不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觉悟低,也不是国家决心不够大,待遇降低的改革肯定难以推行。

本次《决定》中,国务院明确,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前与改革后待遇水平相衔接。立足增量改革,实现平稳过渡。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决定》通过实行过渡性措施,保持待遇水平不降低。总的原则实际就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

老人是指改革前已退休的人员,他们原待遇维持不变,并参加今后的待遇调整。

新人是指改革后新参加工作的人员,他们将来退休时,基本养老金为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之和。这与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本一致。

中人是指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对于这部分人,通过实行过渡性措施,保持待遇水平不降低。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接受新华社采访时称,逐步过渡政策主要是两条:

一是他们在改革前没有实行个人缴费的工作年限确定为视同缴费年限,将来退休时在发给基本养老金的同时,再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等因素发给过渡性养老金。

二是设定一定期限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实行养老待遇的新老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这样,基本可以保证原有的待遇水平不降低。

特别要指出的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调整不再与同职级在职职工增长工资直接挂钩,而是与企业退休人员以及城乡老年居民基本养老待遇调整统筹考虑。这位负责人说。

此外,这项改革确定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这有利于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优化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待遇结构,力争保持待遇水平总体不降低。

《决定》称,要把握改革的节奏和力度,先行解决目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统一的突出矛盾,再结合养老保险顶层设计,坚持精算平衡,逐步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

8%+4%的职业年金可以再高一些

此次决定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建立起与企业年金制度相仿的职业年金制度。

在我看来,8%和4%这两个数字还可以再提高一些。郑秉文表示。

在我国,职业年金制度指的是事业单位补充养老保险。本质上,职业年金是职工工资的延期支付,将职工现期部分工资转移到退休后,目的是避免基本养老保险不足时生活水平下降。和基本养老保险一样,都需个人和单位按比例分摊缴纳费用,职工退休后按比例领取补充退休金。

据郑秉文介绍,一些国家年金税收比例非常之高,并且单位可以自行选择职业年金的数额。因为这笔钱只要不拿出账户就不用上税,这有利于那些愿意多缴纳职业年金的人做大空间。

对个人而言,职业年金是一种金融资产,它比一般存款的回报率更高。我们不能仅仅将职业年金看作是社会保障的一部分,对于资产条件好的人我们也鼓励他多配置一些此类的资产。郑秉文说。

那职业年金是否就比一般企业年金多缴了一部分?具体来看,我国目前的企业年金是5%+4%模式,也就是企业缴纳5%、个人缴纳4%的份额,如此计算职业年金的确相比企业年金要贵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