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师曾的婚姻 马师曾:用文化演戏的粤剧大师

2017-10-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梁松峰,本名梁从风,师从粤剧大师马师曾,并任广东省粤剧院资深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广东分会理事.梁伯已退休好几年,但仍坚持带团奔赴各地演出,不觉疲倦.戴老花镜的

 梁松峰,本名梁从风,师从粤剧大师马师曾,并任广东省粤剧院资深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广东分会理事。梁伯已退休好几年,但仍坚持带团奔赴各地演出,不觉疲倦。戴老花镜的他在接受采访时,时而起立手舞足蹈地唱起《苦凤莺怜》,时而投入地演绎角色的一颦一笑,时而拿起纸笔画起当年戏台上的大“汽灯”,仿佛一笔就能勾画出个大戏台。

谈及过去,他仍在为粤剧不如往昔的繁荣而慨叹,谈及恩师马师曾,他又沉浸于过去从师学艺的伶人生涯,不时感叹“其实粤剧本应广为传承的”,言谈间,一位老粤剧人对本门艺术的痴爱,对先师的推崇溢于言表,令人动容……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南方日报:您是马老的嫡传弟子,您对恩师记忆最深的是什么?他平时是怎么训练弟子的?

 梁松峰:他从不让弟子模仿自己,因为那样只会被他光芒笼罩,不会有任何创新。他告诉我“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道理,汲取各家之长,不要避短,而是把“短”转化为“长”,只知模仿,没有自己的个性,是不会有出路的。那时,他还教育我们要从点滴做起,没有一个人是一下子就当上名家的,特别是表演粤剧要从平时就多下苦功,吃苦后方能品尝成功的喜悦。“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是真理,没有捷径可走。

 南方日报:据您的观察,在马老年轻时,老一辈的粤剧演员又是怎么训练和演出,一步步成长为台柱、大家的?

 梁松峰:马老学戏的先天条件并不算特别出众,而且是18岁才半路出家,个子不高,声音曾被讥为“豆沙嗓”,最初只能“跑龙套”。他曾在千里驹的剧本《苦凤莺怜》中扮演一个没有唱词的小乞丐,但他主动跑到导演面前,要求给自己添一段唱词,后来在演出时,“小乞丐”的唱词赢得了满堂彩,甚至成了该剧的主角,惊艳全场。这个剧本也随着马师曾的成功而逐渐地改变。

 马老学戏时,条件可不比现在这么优越,我举一个“天光戏”的例子吧,那时艺术家去乡下演出的条件非常简陋,戏台上没有麦克风、音响,也没台词字幕介绍,演员必须先费力介绍自己和角色。人们很多从大老远的山区赶来看戏,就必须演一通宵,而台下人山人海,非常吵闹,演员就得全凭嗓子的真功夫,镇住舞台。

白天是名角名家唱,晚上人们还要听他们唱,一直到半夜才轮到后起之秀登场,这样昼夜交替地演出十分辛苦,而且每出戏时间很长,不像现在平均2个半小时,而是一演演到通天亮,很考验意志和体力。

为了不冷场,演员们还得自己临时编一些唱词活跃气氛,广州话称为“爆肚”,虽是即兴发挥,同样要求注意平仄规律,既考学识修养,又考“急才”即应变能力。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综合素质要过关。

 “马老是用‘文化’在演戏”

 南方日报:您是马派传人,从您的角度,您觉得恩师最了不起的地方在哪里?

 梁松峰:首先,马老很爱国,放弃了香港的优越条件毅然回国,还组建各种戏班,把粤剧发扬光大。马老敢于不折不挠地改革粤剧表演方式,他一度被香港八和会馆开除,因为他带头组织男女合班,遭到阻拦、斥责、嘲讽也不改其志,他的这种精神是很可贵的。

 对于同时代齐名的艺人,马老是十分尊重的。好比“薛马争雄”,两人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但私底下却是经常切磋的好友,感情很深。薛觉先去世时,马老曾手书挽联:“当年角逐艺坛,犹忆促膝谈心,笑旁人称瑜亮;今日栽培学业,独怀并肩同事,悲后代失萧曹!”可见这些老前辈都是德艺双馨、为人坦荡有气度的。

 南方日报:您觉得“马派艺术”对当今岭南梨园的启示意义是什么?

 梁松峰:马老是用“文化”在演戏。在红线女艺术中心可以看到马师曾当年在舞台上表演的照片,每幅都可以看到大师的“与众不同”,他和普通演员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善于揣摩人物的“心理动作”,不要以为演戏只是肢体动作和语言就行了。

那时演悲剧没人喜欢看,但马老吸取了莎士比亚悲剧的艺术魅力,将社会问题融入粤剧当中,这样就让群众乐意看了,这就是马老从一般悲剧中读到的“悲中有喜,喜中有悲”的境界。在《苦凤莺怜》里,马老生动诠释了市井人物余侠魂的“两面性”,有些俗气的小聪明,又不乏挺身而出的正义感,有评论说他隐约间让人看到“堂吉诃德”的影子,这说明马老很擅长从西方文艺里吸取营养,从文化上下了很多功夫。

 南方日报:以前粤剧是靠薛、马等老辈艺术家的不懈努力,才取得今日之成就的。对于一个传动地方剧种来说,名家和名派的号召力毋庸置疑,而在今天,似乎已经很难恢复当年“薛马争雄”年代的胜景了。

 梁松峰:就目前粤剧传承情况来看,前景的确不容乐观。你看红线女前辈,到香港都不敢随便去公众场合,因为人们都认识并崇拜她,可以说,红线女在香港人心目中的魅力不亚于当年的英女皇,而目前粤剧界还没出现这样的大师级人物。

粤剧是一个“海绵体”,它吸取了话剧、电影等各家之长,也不同于其他兄弟剧种,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根基,符合岭南人的欣赏习惯。改变现状不会一蹴而就,而要在教育、资金和推广宣传等方面多管齐下。

 “马老也曾‘猛改’粤剧观众认可与否是检验标准”

 南方日报:传承和变革是所有传统艺术都面临的核心问题,近年来粤剧舞台上出现了很多新派粤剧,像吸纳流行歌曲融入戏剧唱腔等举措,也曾在观众和行家当中引起过争议,您觉得该如何拿捏这个过程中“变”与“不变”之间的分寸?

 梁松峰:不能害怕改革,过分保守,认为改革会破坏了粤剧的传统。就我个人经历而言,粤剧本身就是改革的产物。原来最早没有剧种之分,20年代初统称为“大戏”,京剧和粤剧等都叫“大戏”。

 当时的广州是晚清的开放港口,演出剧种很多,有昆剧、京剧、汉剧等,也有叫“本地帮”的粤剧,它与“外地帮”之间的竞争中逐渐发展起来,因为我们的承传关系,产生了不同的剧种,就因为改革不断适应了社会、观众的需求,才产生粤剧这一剧种。

 广东戏原来唱的是梆黄(梆子和二黄)体系,后来改革,加进了广东地方民谣元素,慢慢把剧种的唱腔部分改革了。马师曾还将原本高高在上的“官话”转变为“白话剧”,音韵也随之改变;再加入方言与民谣的元素,丰富了粤剧的唱腔。

 还有以前晚上没有灯火是不能演戏的,后来就产生了一种叫“汽灯”的东西,下面有把柄,且底座灌满了煤油,加上气点燃就亮起来了,这东西是洋东西。上世纪30年代,因为马、薛等人去过美国,他们把话剧歌剧的舞台装饰和灯光都引入国内,譬如布景和麦克风,使得粤剧在光影等舞美效果上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南方日报:亚运马上就要来临了,您认为该怎样利用这个时机,进一步加强宣传推广,令粤剧保持长久不衰的魅力?

 梁松峰:亚运来临之际,要想更好地发扬岭南文化,就需多在粤剧上下功夫,比如旅游局可以多宣传粤剧,让游客来广州免费看粤剧,逐渐培养起他们听粤剧的兴趣,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粤剧就会被更多人了解,从而使年轻人由一般听众转化为传承者。

 要在现代观众需要什么样的粤剧、在光大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而不是哗众取宠。还要学习前辈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还需要政府与社会人士的大力支持,设定相关发展规划。“事不经过不知难”,粤剧文化的发展需要社会各界都各居其位、各司其职,众人合力才能实现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