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碧华儿子 追忆全国模范法官邹碧华:司法赤子 永远年轻

2018-01-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邹碧华生前用过的办公室.青年报记者 常鑫 摄据<青年报>报道,2014年12月10日下午,年仅47岁的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邹碧华在工作中猝然离世,司法界与媒

邹碧华生前用过的办公室。青年报记者 常鑫 摄

据《青年报》报道,2014年12月10日下午,年仅47岁的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邹碧华在工作中猝然离世,司法界与媒体圈对他的哀思绵延至今。

日前,上海高院举行了一场围绕邹碧华生前事迹的集中追思会,通过家人、学生、同事的讲述,这位“司法赤子”对事业的执着在媒体人看来,就如他的墓志铭一样,大爱无言。

妻子:“他是我心中永远的阳光大男孩”

柔弱的外表,轻声的讲述,在高院会议室里见到“邹博”妻子唐海琳的那一刻,媒体人都对眼前这位极具涵养的女士投以慰藉的目光。也许是观察到了媒体提问时的谨慎与犹豫,唐女士主动讲起了她与“邹博”相恋相惜的美好,讲述间,她的温柔与坚强让人不禁想到一句比喻:“蒲苇韧如丝。”

1984年,来自江西的邹碧华与来自上海的唐海琳同时考入了北京大学法律系经济法专业。唐海琳回忆说:“最打动我的是他的阳光与勇敢,一直到很多年以后,我们的孩子都已经上大学,他身上那股阳光的活力都没有褪色。”

毕业后,为了唐海琳,邹碧华打印好简历毅然决然地来到上海找寻工作。1990年6月,两个心意相通的年轻人领了结婚证,爱的小屋就是唐海琳单位的一间员工宿舍。从书记员、法官、庭长,到院长,在心爱的妻子面前,邹碧华永远是一个阳光大男孩。

同为法律人,唐海琳觉得邹碧华的内心世界里并没有坚硬的法言法语,深厚的人文情怀让她为之依恋:“他只要碰到开心的事,就像一个孩子一样,回家会告诉你。碧华在去北京求学读博期间,他给我和孩子写过很多信。

我记得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他还给幼儿园老师写过一封信,没有老气横秋的家长式教条,他跟老师说,‘我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我们没有想过要怎么教孩子,最想做的是学着和孩子相处。’他的信里全都是一些特别诚恳的话,不知不觉就会被他打动。”

学生:“成长档案是留给我们最真的希望”

爱妻、爱子,让邹碧华更好地体会了爱与被爱。但他的爱不狭隘,在爱家人的同时,他还关爱着自己的学生和同事。

唐豪臻是邹碧华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带教的博士生:“很幸运,我能成为他的学生,但想到他的离世,我免不了会很伤感,因为‘邹门’师兄师妹不会再扩容。”

唐豪臻回忆说,无论多忙,学生们的短信、邮件,“邹博”总是第一时间回复,每篇论文都仔仔细细修改:“他给我们每个学生都建立了‘成长档案’,关心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导师在我们心中种下的希望种子,已经生根发芽。”邹碧华的博士生说。

同事:“唯有科学精神足以保证改革进步”

2014年,司法改革大幕拉开,上海成为全国司法改革的领头羊,而舵手正是邹碧华。邹碧华和他的司改团队开始了“白加黑”、“5 2”的赛跑状态。邹碧华让同事搜集了微信上所有吐槽“司改”的文章和段子,既报给领导参考,也时刻提醒自己,避免犯那些文章中提到的错误。

在人员分类这一触及人事管理的改革中,邹碧华和司改团队探讨最多的不是方案本身,而是支撑方案走向科学化的数据测算基础。上海司法改革办公室副主任、闵行法院副院长顾全说:“邹院长提出,不能简单地通过法官办了多少案子来分析,要结合案子的难易度。为此,邹碧华给每个法官的业务能力做了‘体检报告’。”

顾全回忆说:“邹院长曾经用了一个周末的时间将四家试点法院500个法官的案卷调出来查看,精确测算一个法官办案从立案到送达,要开多少次庭,每次开庭用多长时间,恨不得把法官上厕所的时间都算出来。”

“一定要科学,一定要对得起法官”。这是邹碧华生前对司改团队强调最多的一句话,它改变了对法官办案指标“以数取胜”的单一考核方法,提出了“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考核理念,并大胆提出了案件权重系数理论,参与设计多项审判管理评估指标。

这一理论将案件权重系数分为对一般案件的一般权重系数、特殊典型案件的固定权重系数和案件特殊因素的浮动权重系数,以此作为科学评价法官办案实际工作量的重要依据,这为完善法院人员综合考评管理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被推倒风口浪尖的司法改革也没少遭到批评。司改团队成员有时情绪不佳,邹碧华会给大家打气:“改革这种事情一直是一点点往前拱的,每次能有一点进步就是成功。”

同行:“他是法院系统最好的产品经理”

用好友最高人民法院法官何帆的话来说,邹碧华很潮,走到哪儿都是一副IT经理范儿。身高一米八的大个子,穿着笔挺的西服,戴着眼镜,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法官演示着上海法院的信息化蓝图。“我们做司法改革,光懂审判业务和法院那点儿事是不够的,你必须及时吸取其他学科的最新成就,可视化、大数据、移动终端……都是未来的大趋势,法院现在不研究、不跟上,将来就会被别的行业嘲笑。”

7年前,初任长宁法院院长时,邹碧华对信访工作不满意。他带领团队做投诉率分析,自主研发了信访投诉监控系统。所有的来信来访都会输入电脑,领导批示、信件流转、进度监控一目了然。12368服务平台、律师一卡通系统、庭审管理工具……邹碧华这位法官一头扎到了信息化的海洋中,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建立了上海法院审判管理信息中心、执行指挥中心、司法警务指挥中心、数据共享中心及十大司法公开与服务平台,成了法院系统当仁不让的最好的产品经理。

寄语:“希望律师的执业环境越来越好”

2014年12月9日,邹碧华离开的前一天,上海法院律师诉讼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作为这一创新举措的操盘手,邹碧华在他的朋友圈里转发了这条消息说:“希望律师的执业环境越来越好。”他的微信朋友圈永远地停留在这一条,短短的一句话成了他最后的寄语。有理想,爱分享,这是所有熟悉“邹博”的人对他的一致评价。

在邹碧华的书房中,三面墙、地板上都是书,书桌上还有未完成的书稿,电脑中还有没写完的报告,一切都像他未离开时一样……邹碧华离世后,法官群体、法律学术研究者,尤其是律师行业,都纷纷为这位英年早逝的司法高官扼腕叹息。

陈有西律师说:“十年法治沉沦,法律职业共同体分崩离析,外则千夫所指,公信全失,内则相互鄙夷,视若寇仇。于是勾兑之风横行,死磕之徒蜂起。然斯人以一介书生,学高而不矜,权重而下士,身前与身后,司法者与执业者,交口称赞,一片哀声,实乃法律人中的异数。”

邹碧华有个“理想国”,在那里,所有法律人相互尊重,彼此分享,良心互动。这个被称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理念在邹碧华去世前的一次公开演讲中,打动了现场所有的律师。为了这样一个职业共同体,邹碧华在出任长宁区法院院长时就力主推出《法官尊重律师的十条意见》。

一个法院专门出台一个尊重律师的实施意见,一时间在律师界引发震动。《十条意见》规定:“庭审中法官不得随意打断律师发言,法官不应当着当事人的面指责、批评律师,更不得向当事人发表贬损律师的言论等。

”吴世柱律师评论说:“身为院长,能打破律师与法官的职业壁垒,从大局出发并身体力行维护律师尊严,倡导律师与法官在法律共同体的家园里共同为法治而努力,这本身就是最大的公平与公正。”

世界上曾有“邹博”,他对生命诚实。法乃公器,这位“司法赤子”用他那大爱无言的付出告诉了所有人,他渴盼的“法律职业共同体”已成为法律人薪火相传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