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计于魁智 国税牵手“国粹” 京剧大师于魁智献演江城(图)

2018-04-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荆楚网消息 记者 罗伟 方田  通讯员 余鸿 4月20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李胜素媒体见面会在武汉举行.此次他们是应我省国税局

   荆楚网消息 记者 罗伟 方田  通讯员 余鸿 4月20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李胜素媒体见面会在武汉举行。此次他们是应我省国税局邀请来到湖北,参加“国税之春——税收宣传京剧名人专场晚会”演出。在见面会上,于魁智、李胜素等艺术家就京剧的发展和湖北的戏剧环境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对于京剧艺术,我们在继承中应有创新的体验。”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现在面临着各种流行文化的强烈冲击,喜欢热爱京剧并投身其中的人越来越少。面对这种现状,于魁智表示自己也在积极探索着解决这种困境的办法,有了一些创新的体验,比如在表演中选用交响乐来伴奏等。但同时他也认为类似的尝试并不可能真正代替京剧的本体,只能通过这些新方式来吸引年轻人参与进来,进而了解京剧的精粹。

    “湖北观众的热情超乎我们的预料!”

    此次活动在我省武汉市、黄石市、宜昌市共有四场演出,两位艺术家此前在黄石与宜昌演出了两场。于魁智激动地表示,湖北观众的热情远远超过了自己的预期。在宜昌和黄石,剧团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演出场内爆满,门前还挤满了票友。

    对于即将在武汉的展演,于魁智和李胜素表现得很自信,京剧和汉剧在历史上很有渊源,武汉又有这全国京剧大码头的美誉,如此雄厚的底蕴必定会带来演出的火爆。

    据悉,此次演出将包含《野猪林》、《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等经典剧目,国家一级演员江其虎、管波、李海燕都将参与表演。

    于魁智简历

    有“中国京剧最具票房魅力的文武老生”之美誉的于魁智,是中国京剧院二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梅兰芳金奖等大奖得主。

    于魁智1961年出生在沈阳,10岁学戏,年仅13岁便在现代京剧《大橹歌》中担任主角,连演百余场。16岁时以优异成绩成为中国戏曲学院当年全国仅招的两名老生学员之一。又以全优成绩毕业,进入中国京剧院一团,先后得到袁世海、李世济、孙岳等前辈提携和名师悉心传授。于魁智宗“余”派、“杨”派,又学李少春,最终形成了自己收放自如、高低不限的演唱风格。他的嗓音高亢圆润,演唱稳健中富俊俏,讲究韵味。于魁智的代表剧目有《打金砖》、《将相和》、《乌盆计》、《响马传》、《野猪林》、《满江红》《大·叹·二》等。

    从大学生创办的“美哉,于魁智”的网站可以看出于魁智受欢迎的程度,网站聚集大量人气,很多年轻人就是从这里开始了解传统国粹。近年于魁智和同行们多次赴台湾、港澳演出,足迹遍及亚欧及美洲。1996年6月,他率组赴夏威夷为张学良将军祝寿,传为美谈。2004年1月,于魁智、李胜素还在音乐之都维也纳金色大厅唱响了华夏的皮黄之声。

    李胜素

    李胜素,女,河北柏乡人。1986年毕业于河北艺校,分配到邯郸京剧团,现为中国京剧院主演,曾任职于山西京剧院,梅兰芳青年京剧团。是山西省政协委员,省青联委员。师从齐兰秋、宋德珠、刘秀荣、刘元彤、梅葆玖等著名艺术家。李胜素扮相俊俏,唱腔甘醇有味,表演洒脱,功底深厚,有大家风范。

    擅演剧目有《霸王别姬》、《生死恨》、《廉锦枫》、《白蛇传》、《四郎探母》、《凤还巢》、《穆桂英挂帅》等传统戏,同时还排演了如《孟丽君》、《海誓》、《金谷园》、《弹剑记》这样的创新剧目。

    1987年《廉锦枫》获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优秀表演奖;1991年《红线盗盒》获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最佳表演奖;1992年曾参加全国青年团队新剧目汇演的《孟丽君》一剧荣获优秀演员表演奖。并被省委省政府誉为“三八红旗手”、“先进文艺工作者”、“省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第十三届梅花奖获得者。多次到国外出访,1997年参加古巴第十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获得“杰出青年艺术家”称号。2001年正式调入中国京剧院。

    江其虎

    江其虎,男,京剧小生。江苏淮阴人。

    1990年毕业于中央戏曲学院,后选入全国首届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深造。现为中国京剧院主要演员,国家一级演员。曾受教于江世玉、毕高修、李德彬等诸多名家,并拜著名京剧小生叶少兰为师。江其虎戏路很宽,擅演雉尾生、武小生、冠生、巾生、穷生,是京剧小生行当中不可多得的全才。江其虎的嗓音高宽醇厚、坚实明亮,大小嗓结合的圆润自然,演唱刚柔相济,声情并茂,表演富有光彩。常演剧目有《群英会》、《吕布与貂蝉》、《罗成叫关》、《白蛇传》等。曾多次赴香港、台湾演出。被誉为“允文允武,富于阳刚之美”,最具实力的京剧小生演员。江其虎曾获得过首届优秀京剧演员电视大赛“最佳表演奖”、首届“梅兰芳金奖”等诸多奖项。

    参加创作演出南宁戏文《张协状元》、古希腊悲剧《巴凯》和根据莎士比亚名剧《李尔王》改编的《李尔》、歌剧《夜宴》、实验剧鲁迅的《故事新编》,都在剧中分别扮演主要角色。曾参加了世界最具代表性的三大艺术节:美国林肯艺术中心节、法国巴黎艺术节、德国柏林艺术节。在世界各地十几个国家演出,均获得成功。     李海燕

    李海燕,著名程派青衣,国家一级演员。现为中国京剧院一团主演、文化部青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77年考入河北唐山地区京剧团,开始从事京剧表演艺术。1980年又考入北京市戏曲学校,师从李文敏、周金莲、刘秀华、张玉英等名师。

1991年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世济为师,系统学习了程派表演艺术。1998年考入中国优秀京剧演员研究生班继续深造。     多年来刻苦学艺打下了坚实的传统基础,常演剧目有:《玉堂春》、《英台抗婚》、《陈三两爬堂》、《梅妃》、《贺后骂殿》、《红鬃烈马》、《朱痕记》、《窦娥冤》、《荒山泪》、《锁麟囊》、《三击掌》、《孔雀东南飞》、《拾玉镯》、《铁弓缘》、《盗仙草》、《十三妹》、《战金山》等。

近年来,在继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程派艺术的发展,先后创作排演了《宝马圆情》、《杜十娘》、《张协状元》、《秋色渐浓》等各种题材的新剧目,受到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从艺以来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1987年获全国首届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最佳表演奖”;1996荣获第五届中国戏剧节“主要演员奖”,同年荣获中国剧协颁发的“梅花奖”,并被文化部授予“优秀专家”称号;1999年被全国戏曲观众评为“五小程旦”之首;2002年获第三届京剧节“优秀表演奖”,2005年被上海东方电视台授予“东方京剧之星”称号。

    管波     管波,1970年生,辽宁人。1981年考入辽宁省营口市戏曲学校,1987年毕业分配到营口市京剧团。

1993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1995年分配到中国京剧院。她曾得到宋长荣、吴素秋、张正芳、张逸娟等老师的亲授。后拜刘长瑜为师。2001年从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毕业,在艺术上有了进一步提高。

    管波为荀派花旦,她嗓音甜润,扮相俊美,唱控缠绵委婉,具有浓郁的荀派风格,她做工活泼洒脱,擅长刻画人物,追求“演戏演人物”“唱戏唱心声”。擅演剧目有《红娘》、《勘玉钏》、《金玉奴》等。近年来,,她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文化部组办的各种大型文艺晚会,展现了她的艺术才华,2000年获文化部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二等奖。

    管波曾先后去美国、希腊、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地进行文化艺术交流,其演出、演讲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和好评。1992年坡度日本富山参加“国际戏剧节”,荣获最高奖——“特别表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