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马鑫 马鑫南的幸福生活

2017-07-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姚云海 2010年1月5日下午,江苏省苏州市平江区政协七届三次会议开幕式将在苏州市大儒巷7号科文中心二楼举行.1点刚过,委员代表陆续进场.

□姚云海 2010年1月5日下午,江苏省苏州市平江区政协七届三次会议开幕式将在苏州市大儒巷7号科文中心二楼举行。1点刚过,委员代表陆续进场。一个穿着朴素、圆脸大眼的中年汉子一进会场,许多代表纷纷起身招呼:“马委员,马委员来啦。

”一个普普通通的铁路民警,在这人杰地灵的苏州,在这精英荟萃的政协,能赢得这么多代表的尊重,为什么?看到马鑫南那充满幸福的笑脸,他快乐的源泉在哪里呢? 以为百姓办实事而乐 苏州市平江区政协秘书长虞为民一提到“穿警服的马委员”,连连称赞说:“好个马委员,一提起议案来就好题连篇。

”马鑫南连任五届政协委员,18年来提的议案有《建议升挂国旗应制度化和规范化》《高度重视回民商业网点》《加强住宅小区的消防工作》《取缔整治残疾车营运》等38件,立案率达70%。

其中多个提案被苏州市有关领导高度重视并实地察看,很快拍板解决。 马鑫南为百姓忙,忙得值得,忙得充实,忙得快乐。 1995年底,马鑫南看到火车站北面半爿营地区成了外来人口集聚的部落村,且行政区域划分不明,治安十分混乱,暗伏隐患,就怀着维护社会稳定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实地调查摸底,掌握了一手材料,在平江区政协第4届委员会第1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火车站半爿营的社会治安秩序亟须整顿治理》的提案。

马鑫南的提案很快引起了苏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随即市公安局对该地区进行了重点清理,逐人登记发证,建立基础台账,从中查处了一批违法犯罪分子,消除了隐患。

根据现实需要,市公安局又在该地区增设了属平江公安分局管辖的警务站,管理日常治安工作。 晚风轻轻,树形绰绰。经过整顿的半爿营地区治安状况明显好转,走在此间的夜路上,老百姓心中有了安全感。

关心百姓疾苦是政协委员义不容辞的职责。有段时间马鑫南看到车站东侧路面积水成灾,导致居民家中进水,再加周围环境脏、乱、差,群众怨声四起。马鑫南经过调查发现,该路段为中巴及公交汽车停车场、洗车场,因车辆冲洗泥沙俱下,造成下水道淤塞,排水不畅,引起积水。

据此,马鑫南在平江区政协4届2次会议上又提出第9号提案。苏州市市政公用局接到提案后立即做出反应,实地勘查后召集几家单位联合投资96.

9万元,由市政设施管理处安排施工队伍进场,对排水设施进行疏挖和修整,对路面坑潭做了修补。 周围居民的长期水患终于解决了,群众纷纷感谢马鑫南这位戴警徽的政协委员。 一时间,“有困难找马委员”成了老百姓的口头禅。

马鑫南在平江区政协委员会“民族宗教组”参加活动,还是“苏州市少数民族联谊会副秘书长”,联谊会虽然是个群众团体,但他人在其位勤谋其政,为民族团结,为调解矛盾,为社会稳定,他急匆匆奔走,汗涔涔呼喊。

那年火车站附近拆迁,距车站软席候车室50米处有个外来少数民族马长青开的清真饭店“小马饭店”在动迁范围之内。然而马老板坚决不肯搬迁,说苏州站这里地段好,风水好,不说日进斗金,也是财源滚滚。

饭店一搬迁先前数十万投资都成了泡影。 几次协商不成,马老板成了“钉子户”,周边几家“难缠户”都先后解决了,就是马老板不为所动,“严防死守在饭店里”,“要坚持到最后”。 过头的话说了很多,马老板扬言一旦断水断电、强行拆迁,他就召集回民同胞上街,到市政府请愿。

说是维权,实是利用清真饭店的特殊性给政府施加压力。 马鑫南从政协、宗教局得知了此事,他清楚地知道,苏州市回民2100多户、5000多人,就是部分结集起来影响也很大。

他急匆匆赶到小马饭店了解情况,反复讲政策,讲法律,做工作。然后把马老板的补偿要求、安置条件等及时转达给政府拆迁办,并向平江区政府反映。就这样马鑫南来来回回跑了多次,这中间,他帮助马老板的小马饭店办理了正式的工商执照,帮他的儿子报上了户口。

看着汗涔涔、情切切的马鑫南,马老板感动了,最后总算和拆迁办达成协议,避免了一起可能发生的群体事件。 在小马饭店新址开张的鞭炮声中,作为一名少数民族的共产党员,铁路民警的马鑫南心里乐开了花。

以帮人排忧解难而乐 现在苏州城里的市民,南来北往的旅客似乎都知道苏州车站有个“新时期的马天民”,他就是热心人马鑫南。二十多年来,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无私的爱心,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向许许多多困境中的旅客和公民伸出援助之手,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

苏州是个遐迩闻名的旅游城市,每天在火车站上下车的旅客是熙熙攘攘,不计其数。找人的、问路的、查询的、报失的、请求帮助的,只要遇到马鑫南,都能得到满意的答复和热情的帮助。

大家知道,问讯找民警似乎成了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惯例,因此,在火车站当一个公开执勤的民警,每天回答问讯竟达上百次,马鑫南都能做到百问不厌、百问不倒,让群众满意,这后面不知凝聚了他多少汗水和心血。

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使苏州地区的方方面面均发生了迅猛的变化。为了准确回答旅客的问讯,近几年来,马鑫南在下班后或轮休日,放弃休息,用步行或骑自行车跑遍了苏州市的各个角落。

就拿苏州站始发的各条公交线路来说,他把各路车起点到终点的沿途各个停靠站全跑遍了,对沿线的厂矿企业、公司商店、学校单位等了如指掌,被车站职工称为“活地图”。

他这样做的唯一想法就是想做到对旅客的问讯有问必答,让群众满意。 热心人马鑫南常说:“旅客、群众有困难,能帮之处多帮一点,有些事看起来像分外的,但从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宗旨来说又确是应该去做的。” 马鑫男助人心细如发,他常说,在车站工作,常常需要多一双眼睛多看看,多一副耳朵多听听,多一张嘴巴常问问。

今年春运天寒地冻的一天下午,马鑫男发现一个耄耋老人没有带行李、没有同行者,却在车站反复徘徊,主动上前一问一聊,马鑫南便知该老人因中度老年性痴呆而迷路了,身上仅有一张《数字电视缴费卡》,说不清家庭住址。

马鑫南深知他们的家人一定正在为老人外出且去向不明而心急如焚。老马给老人递上热茶,泡了一碗方便面。早已下班的他凭着《数字电视缴费卡》上的一个名字,打电话查、打110查,一连联系了好几个派出所,终于查到这是苏州市医疗系统的一个离休老局长,现年82岁,出走已经一整天了,远在苏州葑门的儿女到处寻找未果,急得走投无路,已向老干部局报案。

当他们接到马鑫南的电话后喜出望外,连夜乘车赶到车站,当他们看到自己的老父亲安然无恙时,纷纷拉住马鑫南的手,激动地说:“若不是民警及时发现,热心帮助,后果真不堪设想。”望着他们对老人“爸爸”、“爸爸”的一声声热切呼喊,一旁早已饥肠辘辘的马鑫南心里乐滋滋的。

以资助贫困学生而乐 马鑫南自律很严:工作上高要求,生活上低标准。他不抽烟、不喝洒、不饮茶、不逛街。 妻子周嫂常自诩“修着老公一世好”,但有时数落起丈夫来是爱“恨”交加。

她说:“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苏州人谁不穿得体面亮丽,可他就是不肯买新衣,穿新衣,说什么穿旧衣服实在、随便,让人觉得好像我这个警嫂太不会关心丈夫了。

” 周嫂还透露了马鑫南在家庭生活中的一个细节,从中可以看出马鑫南为人的周到和对妻女的爱。就是她很久才发觉,马鑫南在家中吃饭时,只要她和女儿说哪个菜好吃,马虽一声不吭,却再也不向那个菜伸筷子了。

什么事情,他总是差的留给自己,好的让给我们,这已经成了他的习惯了。 说到这里,周嫂的眼睛湿润了,她叹了一口气说:“我家老马那真是爱女儿、爱老婆、爱学生、爱百姓呢。” 马鑫南决不是一个苦行僧,他自有做人的境界。

他认为种种时髦、种种包装、种种感官的一时享受,都会很快地过去,不值得追求。而只有“雷锋”、“马天民”式的奉献和爱心才是值得自己永远学习和追求的。因此,虽然马鑫南家境并不很好,收入也不高,自己的生活更是十分俭朴,但他为旅客、为群众帮困解难时却常常慷慨解囊、毫不犹豫。

那天,马鑫南在车站执勤时遇到两个新疆维吾尔族青年,系兄妹俩。他俩到苏州办理完丧事后回新疆时路费发生困难。马鑫南了解情况后,马上掏钱帮他们买好了车票,并一直把他们送上了T52次特快列车。

挥手道别时,这兄妹俩眼睛里噙满了热泪。 2010年3月3日上午,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丁志卫讲起马鑫南十五年来从不间断地资助该校贫困大学生的义举时,眼睛都湿润了。

那是1996年,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的前身苏州丝绸工学院按照国家民委的要求开办了一个少数民族本科班,当时丁志卫就是这个班的班主任。那天班里有4个新疆地区的维吾尔族大学生到苏州石路清真寺做礼拜,言谈之中,流露出由于种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面临辍学的困境。

无意中,这话被马鑫南听到了,他自己也是少数民族,深知作为一个来自贫困家庭的少数民族青年要完成大学本科学业实属不易,他们所要付出的艰辛比常人多的多,于是决定向这些正在苏州丝绸工学院96级(2)班读书的特困生伸出援助之手,每月从自己的收入中省下100元钱,集中起来捐赠给苏州丝绸工学院的少数民族本科生。

1996年12月,马鑫南把第一笔捐款1200元送到了苏州丝绸工学院,同时,言词恳切地主动要求和学院签订了《帮困助学协议书》,自愿每年捐资人民币1200元,不图任何回报,心愿就是帮助少数民族特困生克服生活困难,顺利完成学业,直至所资助对象毕业离校为止。

马鑫南的这点心愿比起那些驰名企业的大笔捐助、海内外豪富的慷慨馈赠确实算不了什么,但这是他一个普通民警金子般的心呢。 学院党委相当重视,把这笔小小的捐款看得非常金贵。

1997年3月19日下午,苏州丝绸工学院专门隆重举行“帮困助学会议”,请马鑫南到会,向该院96级丝绸(2)班的三位品学兼优的少数民族本科生夏扎达提古力、努尔顿、太外库力颁发了人均400元的帮困助学金。

受助的女大学生夏扎达提古力动情地说:“这钱真是雪中送炭,缓解了我的后顾之忧,我要把马先生的这份深情厚谊写信告诉吐鲁番的亲友,告诉他们,我远在他乡亲身感受到了各民族兄弟姐妹的关心和帮助。

我一定要在这里努力学好本领,回去建设边疆。” 1997年,1998年,1999年……2010年,15年来,马鑫南每年的捐款都如期如数地送到现今的苏州大学。马鑫南决定将这项体现“民族团结、警民情深”的捐资助学活动一年一年坚持下去,生命不息,捐助不止。

苏州市人民政府要表彰全市支持教育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苏州大学内各个学院推荐了20多名先进个人,其中不乏捐助学校百万、上千万的成功校友、著名企业家、海内外豪富。

苏州大学经慎重研究,认为马鑫南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公安民警,难能可贵的是十几年如一日资助贫困大学生,社会需要彰现的正是这种支持教育的意识和精神。决定将马鑫南作为唯一的候选人推荐上报。这样,马鑫南就成了苏州市人民政府表彰的十位支持教育的先进个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