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化县县委书记】沾化县县委书记贾善银个人简介

2017-12-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贾善银,男,出生1963年7月 籍贯 山东邹平,省委党校研究生,曾任任沾化县委副书记.县长. 2010年12月任中共沾化县委书记.现任任中共

贾善银,男,出生1963年7月 籍贯 山东邹平,省委党校研究生,曾任任沾化县委副书记、县长。 2010年12月任中共沾化县委书记。现任任中共沾化区委书记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启动实施“五大融入工程”,与滨州主城区无缝对接、融合发展。

记者:去年,沾化撤县设区,这是沾化发展史上划时代、里程碑式的一件大事,请问这给沾化带来的机遇有哪些?除了这些机遇,沾化还有哪些发展优势?

贾善银:这次区划调整,是市委、市政府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动滨州科学发展、追赶超越,打造黄河三角洲中心名城的有力举措,将使滨州真正成为具有“黄蓝”魅力的特色海滨城市,也为沾化的改革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为沾化加快城乡统筹、一体发展,聚集要素、加速转型拓展了新空间、搭建了新平台。

撤县设区之后,我们将在五年内继续保持原有县级事权、经济管理权、财税体制、优惠政策“四个不变”,同时还将享受市辖区所有相应的优惠政策,特别是在城市规划、土地指标、重大基础设施等方面,市里将进一步向沾化倾斜,这将会大大提升沾化的对外吸引力和竞争力。

当前,我们还面临着多重叠加的重大历史机遇,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优势前所未有。一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今年中央重点实施的三大战略之一,沾化位于山东对接京津冀都市圈的重要位置。多年来,我们与京津冀地区建立了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其中天津领先控股集团投资的大高通用航空城、天津太平洋医药科技集团投资的浩瀚医药、天津建业欣瑞投资的建业奶牛养殖等项目已经在沾化扎根落户。

加快融入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积极承接京津冀地区辐射,将对沾化的产业调整、转型升级起到重要的助推和引领作用。二是“两区一圈”开发建设的机遇。作为“两区一圈”开发建设的叠加地带,沾化是最大、最直接的受益者,我们已经先后有21个项目获得“蓝黄”两区专项扶持资金共计8840万元。随着“两区一圈”开发的深入推进,各级的支持力度会越来越大,“两区一圈”的带动效也将进一步放大。

记者:今后,沾化区如何更好地融入滨州主城区?

贾善银:站在新的起点上,区委、区政府决定启动实施“五大融入工程”,增强内涵、提升层次,与滨州主城区无缝对接、融合发展。

一是实施交通畅通工程。积极与市里对接,今年启动创业大道和城区东外环的南延工程,向南对接滨州东外环;以滨东路为基础向南延伸,在沾化西部规划开辟一条南北通道,直通滨州北外环,与居中的滨孤路一起形成沾化对接连通滨州主城区的三条南北大通道。

科学设置、优化沾化至滨州的公交线路和班次,争取上级支持,进一步调低公交票价,真正成为城区公交。强化区内交通路网支撑,升级改造城区北侧新河路;硬化徒骇河西岸城区以北段,升级改造秦口河河堤新海路以东段,打造徒骇河以西、沾化最北部的环形通道。

二是实施全域亮化工程。以通往滨州的干线道路和城区外环全部实现亮化为目标,今年启动实施滨孤路泊头至滨城段、城区东外坏、创业大道滨孤路至城北工业园段的亮化工程;目前还没有实现亮化的83个村庄,今年全部安装路灯,实现亮化;规划三年内,辖区所有国省道、乡镇至城区的道路全部完成亮化,让整个沾化亮起来。

三是实施徒骇河美化治理工程。今年加快实施总投资1.9亿元的徒骇河南延北展综合治理工程,自徒骇河泊头大桥以南至荣乌高速以北,建设总长13.2公里的开放式生态自然公园,打造与滨州秦皇河遥相呼应的城区景观长廊。徒骇河泊头大桥以南部分,依托两岸芦苇湿地规划绿化美化工程,逐步构建起完善的水系自然生态保护体系。

四是实施城镇化工程。中心城区建设,要继续坚持“以河为魂、拥河发展”,加快“一带三区”建设,重点加快徒骇河两岸开发,建设城市综合体;新城区重点抓基础配套,年内开建新城区小学、幼儿园,提升第二实验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同时配套完善医疗卫生、商贸、金融、文化、娱乐等设施;

老城区重点抓改造,积极稳妥推进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同时强化市容秩序及环境综合整治,巩固省级卫生城创建成果。中心镇区和小城镇建设,要坚持产业立镇、产城融合,尽快启动临港产业园核心服务区建设,富国街道和富源街道、大高镇要立足城区、园区抓服务,下洼、冯家、古城等也要分别围绕各自产业、文化特色推进提档升级。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继续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今年重点推进利国三大社区、沾化经济开发区大王安置区、富国胡营新村、滨海新河社区建设。继续大力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今年再投资9000万元实施第三批83个村的“三化”工程,全面完成三年整治任务。

五是实施城市社区建设工程。有效整合城区7处服务型社区的现有资源,尽快建立城市社区管理机构,配齐人员、明确职能,构建街道、社区、小区三级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真正按照城市社区的标准和模式管理城区、服务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