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豫园有多大 江南园林艺术的巅峰代表

2017-10-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上海的景点很多,你可不要以为只有东方明珠塔,想要休闲观光,不希望太多人的还是得到豫园去游玩,这是比较悠闲的旅游景点,比起拥挤的田子坊,空气不好的明珠塔,这里是最佳旅游胜地,豫园位于上海市老城厢的东北部,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与上海老城隍庙毗邻,是江南古典园林,名胜古迹和游览胜地.园内有江南三大名石之称的玉玲珑.1853年小刀会起义的指挥所点春堂,园侧有城隍庙及商店街等游客景点.豫园在1961年开始对公众开放,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豫园资料中文名称 :豫园外文名称 :Y

上海的景点很多,你可不要以为只有东方明珠塔,想要休闲观光,不希望太多人的还是得到豫园去游玩,这是比较悠闲的旅游景点,比起拥挤的田子坊,空气不好的明珠塔,这里是最佳旅游胜地,豫园位于上海市老城厢的东北部,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与上海老城隍庙毗邻,是江南古典园林,名胜古迹和游览胜地。园内有江南三大名石之称的玉玲珑、1853年小刀会起义的指挥所点春堂,园侧有城隍庙及商店街等游客景点。豫园在1961年开始对公众开放,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豫园资料

中文名称 :豫园

外文名称 :Yu Garden

适宜游玩季节:3月-5月最佳

建议游玩时长:2-3小时

所属国家 :中国

地理位置 :上海老城厢东北部

门票价格 :40元

开放时间 :08:30~17:00

著名景点 :三穗堂

所属城市 :上海市

到豫园这样的大景点,一定不能不看攻略,否则你会迷路的,豫园位于上海市老城厢的东北部,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与上海老城隍庙毗邻,是江南古典园林,豫园景色​胜古迹和游览胜地。园内有江南三大名石之称的玉玲珑、1853年小刀会起义的指挥所点春堂,园侧有城隍庙及商店街等游客景点。豫园在1961年开始对公众开放,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门票

40元 旺季(每年4月1日至6月30日,9月1日至11月30日)成人每位40元。

淡季成人每位30元。

开放时间

8:30-17:30(3月1日至10月31日),8:30-17:00(11月1日至2月28日)。

交通

地铁十号线、公交11、26、64、71、145、581、715、730、736、801、926、929、932、969、980、方川线等公交线到豫园站下。

既然都来到上海旅游,小编当然不会让大家伙错过上海的美食了,接下来小编向大家介绍上海的美食都有哪些。

蟹宴

上海人说的蟹宴,肯定是指大闸蟹。每年9、10月正是大闸蟹上市的好时节,蟹膏金黄流油,蟹肉饱满鲜甜,光是说说圈妹就已经馋得嘴痒痒了。至于怎么挑,记住这两句话就好:九月要食雌蟹,这时雌蟹黄满肉厚;十月要吃雄蟹,这时雄蟹膏足肉坚。

上海小笼包

说起上海人的精致和讲究,一个小笼包足矣说明!皮薄肉美汤鲜,每个人都必须“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最后一扫光”,一点都不敢乱来。论优雅论体面,小笼包认了上海第二,没人敢说第一。如今的小笼包越来越五花八门,鹅肝馅的、榴莲馅的、彩色皮的……千万不要大惊小怪,,因为你在上海!

上海生煎包

传统生煎包,多来自街边小店,大铁锅煎制。底部很脆、金黄色、出锅前撒满芝麻和香葱,闻起来香香的,个头小小的,不会有汤汁。变革中的生煎包,皮薄底不焦、小心汤汁烫嘴、肉馅有弹性。我最推荐的生煎包来自饭店,很像水煎包,通常小锅烹制,口感松软、馅料讲究,卤汁鲜香。

上海汤面

上海人是极爱吃面的,不同于西北面食种类繁多的豪情满溢,上海面讲究的是那一筷面、一勺汤的细细品味,浓汤之上是喷香的浇头,配合着上海厨师们的巧心思,就可以搭配出无数的选择,以满足人们从早餐吃到宵夜的味蕾享受。

到豫园旅游一定要看清楚景区景点,,因为豫园是在太大了,接下来小编跟大家伙介绍三穗堂景区的景点给大家认识。

萃秀堂

萃秀堂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深隐于大假山北麓,面临峭壁,北倚高墙,古木交柯,佳卉盈庭,环境清幽淡雅,静坐堂中推窗便可近观大假山景。现设古玩店。

太湖石立峰

"渐入佳境"语出《晋书?顾恺之传》,这里有引人入胜之意。游廊石板铺地,中为小桥,两侧有鹅项靠,可以坐观山光水色。廊中间竖一太湖石立峰,高约2.3米,亭亭玉立,故名"美人腰"。

元代铁狮位于"渐入佳境"游廊前。左雌右雄,铸造于1290年,底座上有款识:"章德府安阳县铜山镇匠人赵璋"、"大元国至元廿七年岁次庚寅十月廿八日"。

大假山用数千吨浙江武康黄石建成,由明代著名叠山家张南阳精心设计堆砌,也是他唯一存世的作品。山高约14米,潘允端在《豫园记》中对大假山的评价是:"峻 颇惬观赏"。

仰山堂

仰山堂为五楹,北有回廊,曲槛临池,可以坐憩堂内有录自晋王羲之《兰亭序》的"此地有崇山峻岭"匾额。卷雨楼名取自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诗句"珠帘暮卷西山雨"。

三穗堂

三穗堂是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改建西园时所建,高9米,是园中的主要建筑之一。在清代,这里是官府庆典和"宣讲圣谕"之处,也是地方上文人士绅聚会活动的场所。

江泽民题词石

"海上名园"是一九九九年五月十八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江泽民同志为庆祝豫园肇建440周年所题。

说豫园万花楼景区才是豫园真正的景点,一点也不过分,因为这里的风景是最优美,有湖水落叶相伴为行,是人生享受。

银杏

银杏树高达21米,枝叶茂密,相传为建园时园主人手植,已四百多年。

万花楼

万花楼下四角有梅兰竹菊图案漏窗四幅楼南面有湖石假山。四周多回廊曲槛,廊旁的白色粉墙边,依墙缀以石峰,栽植翠竹。

两宜轩

复廊东端有一小轩,在这里探首俯视则清泉如镜,隔崖相望则石峰壁立,面山对水,有古人"观山观水两相宜"的情趣,故名两宜轩。北面有建筑名亦舫,形状如古代之船舫。

复廊

复廊,中间用墙分隔,两边皆可行走。墙上开设着形状不同的漏窗,从漏窗中左顾楼台掩映,右望溪流峰石,宛如图画小品。廊西端连以方亭,亭中有匾,上题"会心不远"。

鱼乐榭

鱼乐榭周围古木参天,凭栏可观池中游鱼。榭前小溪上的隔水花墙体现了江南园林小中见大的特点。小溪长仅数丈,花墙把小溪隔而为二,墙上开设漏窗和半圆洞门。从鱼乐榭旁有一株已度过三百多个春秋的紫藤,每年初春时节,枝条上绽满白色的小花。

豫园点春堂景区是豫园文化气息最深厚的景点,不能错过的是这里的古戏台和穿云龙墙,古典文化都藏在这些建筑之中。

和煦堂

和煦堂与点春堂隔水相望,堂呈方形,周围开敞。堂内陈列的一套家具,包括桌、椅、几和装饰用的凤凰、麒麟,都用榕树根制作,已有上百年历史。旁有石蹬通向听鹂亭。

打唱台

"打唱台",也叫"凤舞鸾吟"。戏台依山临水,台前的垂檐,雕刻细腻,涂金染彩。戏台四面的石柱上,分别有描绘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对联。

快楼

点春堂东南有湖石假山抱云岩,水石缭绕,洞壑幽深。山上有双层楼阁;上层名快楼,下层称延爽阁。从快楼朝南而下,还有静宜轩、听鹂亭,周围绕以花墙,自成小院。

穿云龙墙

穿云龙墙位于点春堂西,龙头用泥塑成,龙身以瓦作成鳞片。园中另外还有几处龙墙:大假山后有卧龙,和煦堂西有双龙戏珠,内园"可以观"前有眠龙,各具特色。

点春堂

点春堂整座建筑为五开间大厅,扇上雕戏文人物,梁柱花纹造型奇特,饰以金箔。堂后有临池水阁,上有匾额曰"飞飞跃跃"。点春堂建于清道光初年,曾为福建籍花糖洋货商人在沪祀神议事之^所,俗称"花糖公墅"。小刀会起义时,这里是起义军的城北指挥部,小刀会领袖之一太平天国统理政教招讨左元帅陈阿林在此办公,发布政令,称"点春堂公馆"。起义失败后,点春堂遭到严重破坏,清同治七年(1868年)又集资重修,历时四载完工。现堂中挂晚清画家^任伯年的巨幅国画《观剑图》。画两边是书法家沈尹默书写的对联:"胆量包空廓,心源留粹精"。堂内还陈列着起义军使用的武器、自铸的钱币日月钱以及发布的文告等文物。

豫园会景楼景区是最具观赏价值的景区,这里的景点都有着湖水相伴,你可以在三曲桥桥上体验“小桥流水人家”的感觉,也可以在积玉水廊感受湖面平静的宁静。

积玉水廊

玉水廊南连会景楼,北达涵碧楼,因廊旁一石"积玉峰"而得名。廊长达百米,是江南古典园林中最长的一条水廊,漫步廊中古树苍翠欲滴,池中红鱼游动,亭榭流光溢彩。

三曲桥

流觞亭,因其两面临水,取《兰亭序》"流觞曲水"之意。亭侧有三曲板桥,贴水而筑。三曲板桥西是浣云假山。山以湖石堆成,北倚得月楼,西临清泉。山洞盘桓,循洞可达山顶,洞内有泉,涧溪水从洞内流出。

九狮轩

九狮轩是一敞开式建筑,面临大池,前置月台,凭栏观赏池中游鱼荷花轩西有一片杉树,高耸挺拔。轩东修竹万杆,满目青翠。

老君殿

老君殿旧时供奉太上老君。现为工艺品商店。

会景楼

会景楼位于豫园中央,登楼一望,全园景色会于眼底楼三面环水,周围栽着香樟、石榴、紫薇、红枫、罗汉松等许多树木。

豫园玉华堂景区是豫园最具文艺气息的地方,这里有着智慧之源的藏书楼,有着充满艺术色彩的涵碧楼、听涛阁、得月楼,这样的古建筑。

藏书楼

藏书楼,又名绿杨春榭、书画楼,上海的书画名家曾在此组织"豫园书画善会",任伯年、虚谷、吴昌硕、高邕、蒲作英、钱慧安等经常在这里聚会,展出作品,是海上画派的发源地。解放后,上海著名书画家沈尹默、吴湖帆、刘海粟、谢稚柳等多次到豫园书画楼雅集,切磋书画艺术,并为书画楼题额。

环龙桥

环龙桥位于玉玲珑南,用青石建造,单孔拱形,式样古朴。

得月楼

玉玲珑西有"衬玉玲珑"圆洞门,进门是一座两层楼,因楼西近荷花池,取"近水楼台先得月"之意,故名得月楼。月明之夜,登楼欣赏池中月景,心胸为之开朗。楼上陈设名贵文物家具。楼下的大厅名绮藻堂,取"楼台近水,水面风来,水波如绮,藻采纷披"之意。

玉华堂

玉华堂面对玉玲珑,这是明时豫园主人潘允端的书斋。匾额上的"玉华"两字,系集明代书画家文征明的墨迹所成。现堂内仍按明代书房摆设,陈列的书案、方桌、靠椅、躺椅都是明清遗留下来的红木家具。

涵碧楼

涵碧楼隔池与听涛阁相望。为二层建筑,全部木构材质为缅甸上品楠木。梁坊上雕刻了牡丹、梅花、百合、水仙、月季等一百种花卉图案和四十幅全本《西厢记》故事图案,故该楼又称"楠木雕花楼"。楼中陈列着清代精致华贵的31件楠木雕花厅堂家具,有戏文狮子纹长条桌、五狮^座圆大理石落地屏、戏文松鼠葡萄纹落地镜、圆桌和束腰圆凳等。

听涛阁

听涛阁位于积玉水廊东,坐北朝南为两层建筑。其南部下为抱厦,上为雅室。其顶上塑一单腿独立的仙鹤,隔池南望涵碧楼。听涛阁北部为上下两层的展览厅,常年举办中小型书画展和文物展。

最后小编要介绍的是豫园内园景区,这里是豫园的最深处,也是最具有游玩价值的景点,你只要走到这里,才能算是旅游完了整个豫园。

古戏台

古戏台建于十九世纪末,坐南朝北,被誉为"江南第一古戏台"。戏台7米见方,左右两边有栏干,台柱高约2米。台正面有狮子、凤凰、双龙戏珠、戏文人物等木雕图案,全部贴有金箔。戏台顶部的藻井呈穹隆状,上有二十二层圆圈和二十道弧线相交,四周二十八只金鸟展翅欲飞,中心是一面圆形明镜。戏台后部有六扇木屏门,门上雕有山水、人物、花草图案。两侧石柱上镌有对联:"天增岁月人增寿,云想衣裳花想容",为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俞振飞先生的手迹。戏台正对面的还云楼设贵宾佳座,全部是清代的太师椅和茶几。两边有双层看廊,安放着仿古的明式红木靠椅和茶几,共有200个观众座位。戏台前的院落中,有一块特大金砖,这是浙江嘉善古典瓦厂特意为古戏台烧制的,砖每边长123厘米,厚16厘米,重近一吨,堪称金砖之最。曲苑古戏台总面积达600平方米,环境典雅,古趣盎然。

耸翠亭

船舫南有耸翠亭。为双层双顶亭,造型独特,在苍翠的林木之中耸立于假山之上。

可以观

可以观为一方形小厅。厅前有砖雕,旁有龙墙,北接"洞天福地"、凤凰亭,南连"别有天",周围树木蔽天,山石秀润。"别有天"处还有《重修内园记》等五块石碑。

静观

静观大厅,亦称晴雪堂,是内园的主要建筑,面对假山。石峰间的黄杨、石榴、白皮松等,都是已有一二百年历^史的古树。静观东侧是一小院落,池水一泓。

九龙池

院中池水通向南面小池,池内砌湖石,石隙间有四条石雕小龙,而水中倒影亦为四条,加上蜿蜒的池水酷似龙身,共为9条,故名九龙池。

内园

内园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五十年代末修复豫园时,把内园与豫园相连,成为园中之园。内园面积仅二亩一分八厘六毫,但十分精致,亭台花木,池沼木石,妥为修整,是保存较好的清代小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