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是好人吗 与袁世凯之间有什么恩怨情仇

2018-04-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李鸿章和袁世凯都曾是段祺瑞的伯乐,但是此人在国家危难时刻,有自己坚定的信念,袁世凯称帝,他不顾一切劝说,因为他认识到共和才是救国之法.可以说,段祺瑞其实是一个共和意识比较强的军人政治家.段祺瑞,原名启瑞,字芝泉,1865年生于安徽六安,后举家迁到合肥,因此也有人称呼他为“段合肥”.他的祖父段佩与同乡刘铭传关系甚笃,曾一起创办团练对抗太平军,后来编入淮军,累官至记名总兵.1870年,段佩在合肥大陶岗买田百亩,为子弟开创了一个小康的家境.段祺瑞的父亲段从文老实厚道,但只会种田,别无他长.段祺瑞从小就

李鸿章和袁世凯都曾是段祺瑞的伯乐,但是此人在国家危难时刻,有自己坚定的信念,袁世凯称帝,他不顾一切劝说,因为他认识到共和才是救国之法。可以说,段祺瑞其实是一个共和意识比较强的军人政治家。

段祺瑞,原名启瑞,字芝泉,1865年生于安徽六安,后举家迁到合肥,因此也有人称呼他为“段合肥”。他的祖父段佩与同乡刘铭传关系甚笃,曾一起创办团练对抗太平军,后来编入淮军,累官至记名总兵。

1870年,段佩在合肥大陶岗买田百亩,为子弟开创了一个小康的家境。段祺瑞的父亲段从文老实厚道,但只会种田,别无他长。段祺瑞从小就养在外婆家,稍长大些后,段佩将他携往江苏宿迁的任所,在军中为其延请塾师,平时常带在左右。

1879年,段佩病卒于军营中,十四岁的段祺瑞失去了这个靠山,扶柩归梓,开始务农。段祺瑞是长子,下面还有一妹两弟,生活甚为窘迫,段祺瑞只好辍学。

1882年,他仅带了一元银洋,步行2000余里,跋涉到了威海投奔做管带的族叔段从德。段从德安排他在营中做司书,从此开始了佩剑戎装的生涯。

1885年,李鸿章在天津紫竹林创办了武备学堂,拟从淮军士官兵弁中选拔生员。段祺瑞没有放过这个机会,他考中并成为第一期预备生,进入炮兵科。段祺瑞学习极其刻苦,成为炮科一等一的好学生。

1886年的一天,李鸿章又前去武备学堂,下午进行的是炮科实弹演练,但是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海面上风力达到四级,海上活动靶随着浊浪时隐时现,演练难度增强了好几倍。要在平时,遇上这样的天气,演练就取消了,然而李鸿章已经在山顶上临时搭起的观操棚内就座。学员们和教习都没有把握,请求演练改期。但李鸿章却不动摇。

演练只好按时开始。果然不出所料,演练成绩十分糟糕。李鸿章的脸色也不大好。眼看着李大人要怒气冲冲地离开观操棚,后来还是段祺瑞接连中靶,才让李鸿章情绪转好。而段祺瑞也自此受到李鸿章的器重。

1889年夏天,李鸿章亲自主持了武备学堂第一届学员的毕业考试,段祺瑞以“最优等”的成绩毕业。李大人在给朝廷的奏章中写道:

“臣亲临考验各项操法,一律娴熟,试以炮台工程做法及测绘,无不洞悉要领,因择其屡考优等生,饬令回营转相教授。学生之著者有: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段芝贵、陆建章、王占元、雷震春、张怀芝、曹锟、李纯、蔡成勋。”

段祺瑞名列第一,看看这些名字,日后的民国史上,哪一个都是威震一方的人物。北洋武备学堂,尽是豪杰。

1887年11月,段祺瑞以“最优等”成绩从天津武备学堂炮科毕业,被派往旅顺督建炮台。一年后,段祺瑞以第一名的成绩被获准与其它四位同学到德国留学。1895年12月,袁世凯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式陆军,请荫昌推荐人才,次年初,段祺瑞被调往天津小站。

有一天,袁世凯和新到的将领闲谈,却发现少了一个人,连忙询问段祺瑞为何没来。旁边的人告诉袁世凯,段祺瑞回家完婚去了,已经发电报催他尽快回来。

原来,段祺瑞回老家与吴氏结婚之前,并不知道已被调往小站,协助袁世凯练兵。等接到电报时,他不免有些左右为难,一边是人生大事,一边是军令如山。正在为难之际,忽又接到一封电报,是袁世凯发来的,一是说婚姻是大事让他先办,去小站之事可延几日;二是贺喜,并有银票一张,作为贺礼。

段祺瑞深受感动,其实袁世凯十分善于拉拢人、控制人。段祺瑞出洋留学过,在当时确是一位有真才实干的人,袁世凯收服他,就是要使他为己所用。果然,段祺瑞成为袁世凯小站练兵的左膀右臂,先后出任过一系列重要职位。同另外两位著名人物冯国璋和王士珍一齐被称为“北洋三杰”,在当时,为袁世凯的心腹将领。

1908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相继去世,光绪的弟弟载沣被任命为摄政王。载沣及光绪的妻子隆裕太后等人对袁世凯出卖光绪恨之入骨,袁世凯感到惶惶不可终日。而隆裕太后在召见庆王奕劻时,也扬言要杀袁世凯。奕劻自然护着袁世凯,说此事应召大臣商议。

就在这时,陆军部呈上紧急报告,北洋陆军各学堂和北洋部分军官不经批准,准备擅自举行冬季演练,隆裕和载沣闻之大惊。这些其实都是段祺瑞一手操纵的。段祺瑞与冯国璋密会商定,利用北洋军向朝廷施加压力,施计营救袁世凯,方式是放出风声搞一次冬季操练,然后在闹出点事出来。

北洋第六镇第十一协有几个士兵由于聚赌引起争执,各不相让,最后卷入的人越来越多,引起了火拼。段祺瑞立即集合队伍,鸣枪放炮,实施弹压。一时间,保定城内枪声大作。段祺瑞还向北京发报,报告保定发生大规模兵变,自己正率部进行镇压。听到兵变,隆裕和载沣手足无措,袁世凯的处境转危为安。

1909年1月2日,清政府罢免袁世凯,让其回河南彰德老家养病。袁世凯全家离京时,情景十分落魄。车到了保定,随从向袁世凯通报段祺瑞在车下等候拜谒。

民国元年(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袁世凯出山,急令段祺瑞为第一军统领兼湖广总督。段祺瑞由于早年出国留学,接受了西方民主共和的思想,深知中国的落后源于集权腐败的家天下统治。在讨伐革命军时,他并不真的大举进攻,而是与革命军谈判并接连电告清廷内阁、军咨府、陆军部,声言:“共和思想已深入将士之心,将领颇有不可遏之势。压制则立即暴动,敷衍亦必全溃。”

民国二年(1912年)1月26日,段祺瑞联名握有重兵的46名将领,先后两次致电清廷内阁、军咨府、陆军部。2月12日,隆裕太后宣布清帝退位。

2月15日,袁世凯在参议院选举中以全票当选为临时大总统,俨然成为共和的缔造者,参议院甚至称他为“世界之第二华盛顿,我中华民国之第一华盛顿”。而段祺瑞也因为逼宫有功,被人视为“一造共和”的英雄。有人吹捧说:“段大帅歪歪嘴,发几个电报,就把大清给推翻了。”

1912年3月,袁世凯想当皇帝的谣言开始流传。反对帝制的段祺瑞决心对袁世凯忠言相劝。他曾五次劝阻,结果三次被拒绝,两次吃了闭门羹。劝说不成,段祺瑞还被迫卸去职务。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帝制自为,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出于他受袁世凯几十年知遇之恩,虽未公开声讨,但绝不参与,且未获任何封赏。

1916年3月19日,冯国璋联络长江巡阅使张勋、江西将军李纯、山东将军靳云鹏、浙江将军 朱瑞,联名发出了致各省将军的密电(史称“五将军密电”),征求各省对撤销帝制的意见。 后来,“五将军密电”传到北京,袁世凯知道大势已去,他只得把段祺瑞请了回来。段祺瑞是反对帝制的,但他不反袁,他曾说,要我公开反对袁世凯,做不到;否则,人家要指我脊梁骨,骂我忘恩负义。

1916年3月20日,袁世凯召集徐世昌、段祺瑞、黎元洪三巨头开了一次紧急会议。3月22日,袁世凯发表了撤销帝制的通电,宣布废除洪宪年号,83天的皇帝梦结束了。

袁世凯死后,段祺瑞推举黎元洪任大总统,平息了南方革命军的反对声音,恢复国会和《临时约法》。民国六年(1917年)2月16日,段祺瑞力主加入协约国,黎元洪表示反对,因对德宣战问题府院发生激烈冲突,段祺瑞主张宣战,黎元洪不同意,争执不下,段祺瑞去职。

6月14日张勋复辟。后段祺瑞立即到马厂准备讨逆。3日段祺瑞以讨逆军总司令名义发出讨伐张勋的通电,在马厂誓师,并与冯国璋联电数张勋八罪,发表讨伐张勋檄文。12日即攻入北京,赶走张勋恢复共和。后,冯国璋任总统,段祺瑞任总理。

民国六年(1917年)在继任的冯国璋总统任期内,就解决南北分裂,统一中国的方式问题,与冯国璋发生第二次府院之争,11月22日辞职。次年3月22日复职。同年10月10日,冯国璋总统的任期届满,安福国会选举徐世昌为大总统。段与冯约定共同下野。段祺瑞通过安福系继续在幕后操纵政权。

民国九年(1920年)直奉两系结成反段联盟进攻皖系。这次战争历时五日,皖军大败,数万新组建的边防军大半覆没。同年7月19日,段祺瑞被迫辞职,7月23日,直奉两军至北京,接收了南北苑营房,下令解散安福国会,通缉王揖唐、徐树铮、段芝贵等十人。徐树铮等逃往日本。

直皖战争后,曹锟被徐世昌总统任命为直、鲁、豫三省巡阅使,吴佩孚为副使,并成立了直鲁豫巡阅副使署。直、奉两系军阀遂控制了北京政权。

民国十三年(1924年)10月23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大总统曹锟,先邀请孙中山北上,后与奉系妥协,请段祺瑞出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临时执政(国家元首)。

民国十四年(1925年)4月24日,段正式下取消法统令,废除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由临时参政院替代之。

1926年3月12日,冯玉祥的国民军与奉系军阀作战期间,日本军舰掩护奉军军舰驶进天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守军死伤十余名。国民军坚决还击,将日舰驱逐出大沽口。日本竟联合英美等八国于16日向段祺瑞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提出撤除大沽口国防设施的无理要求。

民国十五年(1926年)3月18日,北京群众五千余人,由李大钊主持,在天安门集会抗议,要求拒绝八国通牒。段祺瑞执政府(段祺瑞当时不在执政府,亦未命令开枪)竟下令开枪,当场打死四十七人,伤二百余人。

3月19日,各地舆论纷纷谴责国务院门口屠杀。3月20日,段祺瑞明令抚恤死者,医治伤者。强大民意压力迫使段祺瑞政府召集非常会议,通过了屠杀首犯“应听候国民处分”的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