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袍加身和烛影摇红哪种色彩更为浓重 解读赵光义

2017-11-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赵光义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在其兄弟中,除去早夭者,他排行居中,比太祖小12岁,比秦王赵廷美大8岁.按照封建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度,赵光义根本是与大宋皇位无缘的,但最后却是他继承了他哥哥的遗产.那么赵光义是怎样当上皇帝的呢?976年十月十九日的一晚,年仅50岁的宋太祖赵匡胤忽然驾崩,二十一日,晋王赵匡义即位,这就是太宗.太祖英年而逝,太宗继位又不合情理,于是引出一段千古之谜.十九日夜,大雪飞扬,太祖命人召时任开封府尹的晋王光义入宫.光义入宫后,太祖屏退左右,与光义酌酒对饮,商议

赵光义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在其兄弟中,除去早夭者,他排行居中,比太祖小12岁,比秦王赵廷美大8岁。按照封建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度,赵光义根本是与大宋皇位无缘的,但最后却是他继承了他哥哥的遗产。那么赵光义是怎样当上皇帝的呢?

976年十月十九日的一晚,年仅50岁的宋太祖赵匡胤忽然驾崩,二十一日,晋王赵匡义即位,这就是太宗。太祖英年而逝,太宗继位又不合情理,于是引出一段千古之谜。十九日夜,大雪飞扬,太祖命人召时任开封府尹的晋王光义入宫。光义入宫后,太祖屏退左右,与光义酌酒对饮,商议国家大事。室外的宫女和宦官在烛影摇晃中,远远地看到光义时而离席,摆手后退,似在躲避和谢绝什么,又见太祖手持玉斧戳地,“嚓嚓”斧声清晰可闻。与此同时,这些宫女和宦官还听到太祖大声喊:“好为之,好为之。”两人饮酒至深夜,光义便告辞出来,太祖解衣就寝。

然而,到了凌晨,太祖就驾崩了。得知太祖去世,宋皇后立即命宦官王继恩去召皇子德芳入宫。然而,王继恩却去开封府请光义,而光义也早已安排精于医术的心腹程德玄在开封府门外等候。程德玄宣称前夜二鼓时分,有人唤他出来,说是晋王召见,然他出门一看并无人,因担心晋王有病,便前来探视。二人叩门入府去见光义,光义得知召见,却满脸讶异,犹豫不肯前往,还说他应当与家人商议一下。王继恩催促说:“时间久了,恐怕被别人抢先了。”三人便冒着风雪赶往宫中。到皇宫殿外时,王继恩请光义在外稍候,自己去通报,程德玄却主张直接进去,不用等候,便与光义闯入殿内。

宋皇后得知王继恩回来,便问:“德芳来了吗?”王继恩却说:“晋王到了。”宋皇后一见光义,满脸愕然,但她位主中宫,亦晓政事,心知不妙,便哭喊道:“我们母子性命都托付于官家了。”官家是对皇帝的称呼,她这样喊匡义,就是承认匡义做皇帝了,赵匡义也伤心流泪说:“共保富贵,不用担心。”于是,赵匡义便登极为帝。太祖之死,蹊跷离奇,但太宗抢在德芳之前登基却是事实,太宗的继位也就留下了许多令人不解的疑团,因此,历来便有太宗毒死太祖之说。太祖本人身体健康,从他生病到死亡,只有短短两三天,可知太祖是猝死的,而光义似乎知道太祖的死期,不然他不会让亲信程德玄在府外等候。太祖不明不白地死后,太宗为了显示其即位的合法性,便抛出了其母杜太后遗命的说法,即所谓的“金匮之盟”。杜太后临终之际,召赵普入宫记录遗命,据说当时太祖也在场。

杜太后问太祖宋太宗蹴鞠图何以能得天下,太祖说是祖宗和太后的恩德与福荫,太后却说:“你想错了,若非周世宗传位幼子,使得主少国疑,你怎能取得天下?你当吸取教训,他日帝位先传光义,光义再传光美,光美传于德昭,如此,则国有长君,乃是社稷之幸。”太祖泣拜接受教训。杜太后便让赵普将遗命写为誓书,藏于金匮之中。然而,由于年代久远,“金匮之盟”的重重迷雾也未能揭开,后人推测是太宗和赵普杜撰出来以掩人耳目的。那么,到底太祖是否有传位光义之意呢?

据说太祖每次出征或外出,都让光义留守都城,而对于军国大事光义都参与预谋和决策。太祖曾一度想建都洛阳,群臣相谏,太祖不听,光义亲自陈说其中利害,才使得太祖改变主意。光义曾患病,太祖亲自去探望,还亲手为其烧艾草治病,光义若觉疼痛,太祖便在自己身上试验以观药效,手足情深,颇令人感动。太祖还对人说:“光义龙行虎步,出生时有异象,将来必定是太平天子,福德所至,就连我也比不上。”有人便以此推测太祖是准备将皇位传给弟弟光义的。但是,这样的说法难以经得住推敲,无非是后人的臆测而已。姑且不论太宗是否毒杀太祖,是否编造“金匮之盟”,这种兄终弟及的皇位继承方式与传统的父子相传相比,可谓名不正,言不顺。

宋太宗靠着编造“金匮之盟”上台,但是倒过来“金匮之盟”又成了悬在他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他的传位问题变得十分敏感。于是,解决难题的高手赵普再次发挥了作用,赵普说:“自古帝王传位乃是父传子,当年太祖已误,陛下今日还要再错吗?”这就定下了基调,宋太宗开始了一系列为儿子继位扫除障碍的血腥行动。

太祖去世后,还留有两个儿子德昭和德芳。太宗继位之初,德昭封为节度使和郡王。太宗征辽时,德昭从征幽州。高粱河之战,宋军惨败,太宗只身逃脱,一是失踪。这时有人提议立德昭为帝,此议因太宗生还自然作罢。回京后,太宗因为北伐不利,便久久搁置此前平定北汉之赏,引起将士纷纷议论。于是,赵德昭便为将士们请赏,认为即使与辽作战失败了,还是应该赏赐平北汉有功的将领。太宗听后很不高兴,就说:“待你做了皇帝再赏赐也不迟。”此言一出,暗伏杀机,德昭惶恐万分,低头垂泪,默然而出,回家后便自刎身亡。德昭死时年仅29岁。两年以后,德芳又离奇地“病死”,年仅23岁。于是,太宗皇位继承的两大“隐患”被消除了。

在寇准的支持下,襄王元侃被立为太子,改名恒。太宗册立太子,大赦天下,京师之人见到太子都欢呼道:“真社稷之主也!”太宗得知后很不高兴,马上召寇准说:“四海心属太子,欲置我何地也?”这个赵二,连儿子也不放心啊!幸得寇准说:“陛下择所以付神器者,顾得社稷之主,乃万世之福也。”太宗听后才消气,请寇准喝酒,大醉方罢。寇准还真是会说话。

太宗箭伤日重,开始设法保住太子皇位,其重要措施就是起用老臣吕端为相,吕端为相时已61岁。当时,曾有人反对用吕端为相,说他为人糊涂,太宗说:“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吕端果然不负所托,至道三年(997)三月,太宗驾崩,李皇后与宦官王继恩等人企图另立元佐为帝,幸得吕端处置得当,才得以保证赵恒登基为帝,是为宋真宗。好在赵元佐自己无心帝位,骨肉相残的事才没有重演。

宋太宗赵光义(公元939年-公元997年),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

开宝九年(976年),宋太祖驾崩后,赵光义登基为帝。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978)纳土归附。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都遭到失败,从此对辽采取守势。并且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在位期间,改变唐末以来,重武轻文陋习。

赵光义在位共21年,至道三年(997年),赵光义去世,庙号太宗,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葬永熙陵。

赵光义共3个皇后:

1、尹皇后(生卒不详)相州邺人。滁州刺史廷勋之女。兄崇珂,保信军节度。太宗在周时所娶。早薨。及帝即位,诏追册为皇后,谥“淑德”,葬孝明陵西北。神主享于别庙,后升祔太庙。

2、懿德皇后(941年—975年)符氏,她出生显赫,两位姐姐分别周世宗的皇后,即使“宣懿符皇后”和“宣慈符皇后“,父亲符彦卿,是天雄军节度使、魏王。

后周显德年间,嫁给赵匡义为继室。建隆初,封汝南郡夫人,进封楚国夫人。赵匡义封晋王,改越国。开宝八年逝世,年三十四。葬安陵西北。帝即位,追册为皇后,谥懿德,享于别庙。至道三年十一月,诏有司议太宗配,宰相请以后配,诏从之。奉神主升祔太庙。

孙权被认为是一个仁君。同样是从兄长那里接过的权柄,赵光义的名声却远不如孙权。 然而《三国志》记载, 孙权竟不给孙策的儿子封侯。在这一点上赵光义做得还不错了。

赵光义可能被认为心机太深, 文人不想为他说太多的好话, 或许也是个原因。宋太宗是个好皇帝是真实的。他是不是"如此不肖"? 还是需要史家的进一步考证。

赵光义 "因辅太祖创业有功,初封晋王。 。。性嗜学,工文业,多艺能。尤工书法,米芾称其"真造八法,草入三昧,行书无对,飞白入神。"常以所书赐大臣。" 又"宋太宗赵匡义一生戎马兵戈,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武皇帝的印象。其实他还是一个雅好诗书, 特重文治的帝王。" 太宗晚年自述曰:“朕年长,他无所爱,但喜读书”。

说宋太宗不肖主要依据是: (1) “烛影斧声” 有谋杀其兄太祖赵匡胤的嫌疑,(2) "恶言相伤" 有逼死侄子赵德昭的嫌疑,(3) "迫害亲弟", 违背皇太后杜氏的“金匮之盟” 传位于弟赵廷美, (4) 幸"小周后",召宫廷画师绘《熙陵幸小周后图》。

赵光义是一个文皇帝不假。也可以说戎马生涯,力图统一全中国。但在收复燕云十六州时,在高粱河大败。

太宗登基以后,“太祖之后当再有天下”之说一直不断,至南宋时,宋钦宗之弟康王赵构自立于江南,是为宋高宗。当时普遍有种说法,说因为太宗登基不明不白,所有才会让后代失去半壁江山,后又有孟太后之宋太祖托梦一说,赵构终传位给赵德芳之后赵慎。

小周后(950年-978年),名不详,南唐司徒周宗次女,周娥皇(大周后)之妹。开宝元年(968年)十一月,立为国后,南唐亡国后,随后主被俘入北宋京师(今开封)。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后主死于汴京,小周后不久亦与世长辞。小周后容貌美丽,神彩端静,有才情,曾创作《击蒙小叶子格》一卷,是叶子戏规则的早期记录。

小周后容貌美丽,神彩端静,警敏有才思,李煜对她爱护有加,恩宠超过了大周后。小周后性奢侈,李煜就用嵌有金线的红丝罗帐装饰墙壁,以玳瑁为钉;又用绿宝石镶嵌窗格,以红罗朱纱糊在窗上;屋外则广植梅花,于花间设置数处彩画小木亭,仅容二座,李煜就和小周后赏花对饮。每逢春盛花开,就以隔筒为花器插花,置于梁栋、窗户、墙壁和台阶上,号为“锦洞天”。

其实,记录赵光义的荒淫无耻的历史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他在大耍流氓强暴女人的同时,竟然厚颜无耻地把宫廷画师召来,将他的强暴女人的情景画了下来。赵光义本来是想以羞辱一位绝世美女来满足自己的变态淫乐,但是,却给后世留下了他荒淫无耻的铁证。真可谓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那么,赵光义强暴的这位绝世美女是谁?他为何在大庭广众之下羞辱这个女人?这个流氓皇帝又是怎样制造骇人听闻的七夕色情谋杀的?说起来,这位绝色美女不是别人,就是众所周知的人称千古词帝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第二位皇后小周后。

最让李煜痛心疾首的是,小周后跟他降宋后虽然被封为郑国夫人,但自己却无力保护。太平兴国三年的元宵佳节,各命妇循例应入宫恭贺。小周后也照例到宫内去庆贺。不料小周后自元宵入宫,过了数日,还不见回来,李煜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在家中恨声连天,却又无可奈何。一直至正月将尽,小周后才从宋宫中被放出来乘轿回归府邸。

李煜连忙将小周后迎入房中,见她倒在床上,掩面痛哭,便料定必有事故,待到夜间行将就寝,李煜悄悄地向小周后细问情由。小周后终放声痛哭,大骂李煜之声远闻于墙外。无奈的李煜只有低头忍受,宛转避去,一言也不敢出口。原来赵光义表面上优待李煜,其实早看上了生得花容月貌的小周后。那日进宫,朝贺太宗及皇后,众命妇各散归。赵光义却假皇后口谕要小周后留下磋商女红,把她留在内宫。小周后信以为真,只满心欢喜在内宫候召。谁知当晚却等来急不可耐的赵光义,逼着她先是侍宴倒酒后又入帐侍寝。小周后哪敢违抗,无可奈何含泪顺从了这个荒淫无耻的小人。从元宵佳节进宫,至正月将尽,赵光义方才放她出宫。一连半个多月,赵光义一直缠着小周后,行则并肩,寝则叠股,常人不堪忍睹。

据说赵光义还把宫廷画师召来,将“行幸”小周后的场面进行“写生”绘画,就是《熙陵幸小周后图》。因宋太宗赵光义死后葬在河南巩县的永熙陵,故云其“熙陵”。《默记》、《宋稗类钞》均未提是否真有此画?而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篇·果报·胜国之女致祸》有明确记载:“偶于友人处,见宋人画《熙陵幸小周后图》,太宗头戴幞头,面黔色而体肥,器具甚伟;周后肢体纤弱,数宫人抱持之,周作蹙额不能胜之状。盖后为周宗幼女,即野史所云:每从诸夫人入禁中,辄留数日不出,其出时必詈辱后主,后主宛转避之。”

赵光义形象不怎么样,却是一个十足的好色之徒,对于小周后的“行幸”,简直就是强奸。沈德符还云:“此图后题跋颇多,但记有元人冯海粟学士题云:‘江南剩得李花开,也被君王强折来。怪底金风冲地起,御园红紫满龙堆。’”明姚士麟《见只编》亦云:“余尝见吾盐名手张纪临元人《宋太宗强幸小周后》粉本,后戴花冠,两足穿红袜,袜仅至半胫耳。裸身凭五侍女,两人承腋,两人承股,一人拥背后,身在空际。太宗以身当后。后闭目转头,以手拒太宗颊。”由此可见,赵光义“行幸”小周后十有八九是真有其事,而且此图也确实存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