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是谁为何一夜白头 伍子胥的祖国是哪个国家

2018-04-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伍子胥,名员,字子胥,是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是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成为诸侯一霸.夫差继位后,因听信太宰伯嚭谗言,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在伍子胥死后九年,吴国为越国偷袭所灭.中  文  名:伍员别 称:伍子胥.申胥字 号:字子胥所处时代:春秋时期民族

伍子胥,名员,字子胥,是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是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成为诸侯一霸。夫差继位后,因听信太宰伯嚭谗言,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在伍子胥死后九年,吴国为越国偷袭所灭。

中  文  名:伍员

别  称:伍子胥、申胥

字  号:字子胥

所处时代:春秋时期

民族族群:华夏族

出生时间:前559年

去世时间:前484年

主要成就:率吴军大破楚国;营造姑苏城

职  业:大夫、谋略家、军事家

封  爵:相国公

典  故:一夜白发、倒行逆施

籍  贯:楚国椒邑

伍子胥的儿子名叫伍封,也被叫做王孙封。伍子胥在苦谏吴王夫差先灭越再伐齐无果之后,被吴王夫差派出出使齐国。伍子胥出使齐国之后,见到了齐国的大夫鲍牧,鲍牧是伍子胥的至交好友,两人可以说是互为知己。心灰意冷的伍子胥已经预感到了吴国不会久存,自己的生命恐怕也所剩无几了,于是他将自己的儿子伍封托付给齐国好友鲍牧。

之后伍封就随着鲍牧生活在齐国,父亲伍子胥死后,他遵循父亲的嘱咐,没有为其报仇,在齐国过着平常的生活。但是,也有人说伍子胥的儿子就是秦国的大将伍封,这个伍封曾经帮助秦国打下了大批的疆土,为大秦立下了汗马功劳。其实,这个秦国将军伍封是一部小说的虚构人物,历史上并没有这个人,伍子胥的儿子伍封后世应该是叫做王孙封的。

据《史记》记载,伍子胥的父亲姓伍名奢,是楚国太子建的太傅,后来太子建受到太子少傅费无极的陷害,被牵连处死。伍家兄弟二人只有伍子胥一人逃脱楚兵的追捕,他的兄长和父亲都被楚平王处死。历经艰难逃出楚国的伍子胥来到吴国,刚来吴国的伍子胥苦于没有人引荐,再加上生活艰辛,只能上街头卖艺求生,在卖艺的过程中他结识了专诸,两人性情相投,随后结拜为兄弟。

后来,伍子胥被公子姬光收为门客,伍子胥帮助公子姬光夺回了本属于自己的王位,姬光即位后称为阖闾。阖闾当上吴王后,重用伍子胥和孙武二人,励精图治,发愤图强。终于在十几年后,吴国开始强盛起来,随后吴军在孙武和伍子胥的指挥下,攻入楚国的国都。伍子胥掘开楚平王的坟墓,鞭尸三百下,报了父兄之仇。

后世对伍子胥的评价有两个极端,一说他是隐忍的君子,一说他是卖国贼。伍子胥隐忍君子的说法是司马迁在《史记》之中提出的,而伍子胥卖国贼的说法是近代才被人提出来的,他们认为伍子胥既然是楚国人,就应该为楚国效力,投靠别国为别人卖力,最终还带领着别国的军队,攻入自己母国的国都,身为曾经的大楚臣子,却做出鞭尸自己国君的大不敬之举。

当然也有人反驳这种说法,他们认为当时的东周是天下共主,其他的国家名义上只能算是东周的附属之国。当时的人才交流是非常的频繁的,各国对于人才的需求非常之大,很多人为了自己的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不得不背井离乡,辗转各国,希冀能搏出一个大好前程。伍子胥为了吴国效力,那么他就是吴国的子民。帮助自己的国家打败另一个国家,不是卖国行为。

伍子胥逃出大楚国都之后,准备通过昭关,然后乘船去往吴国。但是,昭关是吴国边境重镇,防卫森严,无奈的伍子胥只好躲到山中,恰好被东皋公所救。伍子胥由于急于过关,再加上遭受重大的打击,一夜之间白了头发。东皋公有一个名叫皇甫讷的朋友,长相酷似伍子胥,恰巧皇甫讷和昭关的守将非常的熟悉。东皋公就将皇甫讷请来,让他化妆成伍子胥的样子,然后又让白发的伍子胥扮成皇甫讷的仆人。几人来到城门口,守城的士兵看到长相和伍子胥非常相像的皇甫讷的时候,误把他当成伍子胥抓了起来。

而真正的伍子胥则趁乱逃出城,因为怕后面有追兵,急忙赶到河边,想找一艘船渡江而去。恰巧此时的江面之上只有一艘小船,在伍子胥的请求下,撑船的老汉答应将他送到了河对岸。到了河对岸之后,伍子胥解下自己的佩剑,对老头说:“救命之恩,无以为报,这把剑值百金,权当是我的谢礼”。老头笑道:“楚王悬赏五万石粮食,还加上一个大夫之职,何止百金”。听出话中意思的伍子胥连忙向老人下跪感谢,收起宝剑,转身走了。

伍子胥与渔夫的故事出自《吴越春秋》,讲的是伍子胥在被楚国士兵通缉的时候,在一个渡口,被一个渔夫所救。渔夫将他安全的送到对岸并为他准备饭食。伍子胥吃饱喝足之后,将身上的佩剑解下来送给老渔夫说:“这是我的祖传之物,价值百金,今天送给您了”。渔夫听后回答道:“楚王出了高额的赏金来捉拿你,我都不动心,何况是把区区百金的宝剑,我救你只是因为同情伍家的遭遇”。

听完这番话,伍子胥只好收起自己的宝剑,想老渔夫深深的鞠躬道谢。道完谢的伍子胥再三叮嘱渔夫,让他不要将自己的行踪泄露出去,渔夫说:“如果你这样的不信任我,我只好以死明志了”,说完,撑着自己的渔船,自沉江底,以死明志。

据了解,伍子胥原为楚国人,他的父兄皆在楚国为政,而楚平王听信谗言,竟打算将伍子胥一家三男丁都杀死。伍子胥早早收到风声,立刻逃出楚国,经过种种磨难,终于来到吴国。当时吴国刚好与楚国纠纷不断,而且两国国力相当,谁都打不赢对方。伍子胥来到吴国后,本想在吴国大展身手,以期能够带领吴军到楚国报杀父弑兄之仇。而吴王僚对伍子胥并不是很放心,于是下放他到乡间作农。

直到吴王阖闾为王,请伍子胥、孙武出山,两人在吴王阖闾的执政下,勤练军士,出征楚国时,势如破竹。伍子胥攻破楚国都城时,原来的楚平王已经逝世。伍子胥怒其所为,就将楚平王的尸体挖出,在光天化日之下,对其进行鞭尸三百的行为。孔子是当世被人称颂的圣人,对伍子胥鞭尸三百的行为并没有斥责。而是觉得伍子胥所作所为符合作为臣子的应有的职责,对其表示认可。

据史书记载,夫差在灭越之后,有了争霸天下的决心。他先是起兵伐鲁,打败鲁国,和鲁国签订了和约。夫差听闻齐国新立国君,国家不太稳定,就有了讨伐强齐的主张。伍子胥根据当时的大势,没有同意夫差的想法,但是后来夫差跳过伍子胥,任命大将讨伐齐国,大败齐国十万大军。在庆功宴上,伍子胥建议夫差见好就收,应该先扫平离吴国最近的越国,这样吴国攻齐的时候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吴王夫差没有听信伍子胥的劝告,仍然决定继续伐齐。伍子胥意识到了吴国将不久存矣,在出使齐国的时候,伍子胥自己的独子托付给了齐国好友鲍牧。有人将这条消息告诉了夫差,并污蔑伍子胥之所以不同意灭齐是因为他早已投靠了齐国。夫差居然听信了小人的谗言,怀疑教导自己多年的恩师,下令赐剑伍子胥,让他自杀。

《史记》记载,伍子胥在被吴王杀死之后,伍子胥的同乡将他的尸体偷偷地运回故乡。由于当时他的家乡还在楚国的统治之下,乡民们为了不让我伍子胥的墓被盗,一共修建了100座坟墓,其中99座是假的,出殡时100口棺材齐出,所有人都不知道哪座是真坟。传说毕竟是传说,真实性没有多大,试想如果楚平王的后代知道伍子胥的坟墓在自己的境内,肯定会发动所有的力量掘开它的,就算是有99座假坟,那又如何。所以,伍子胥被同乡偷偷安葬的,墓碑后世所立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伍子胥的第二处墓葬是在江苏吴县的胥口镇,这也是传说伍子胥被吴王抛尸的地方。相传,伍子胥的尸体被吴王夫差抛入钱塘江中的是五月初五,旁边的百姓为了防止他的尸体被鱼吃掉,向江中投去食物,所以后世很多人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伍子胥的,并不是屈原。后来,伍子胥的尸体被百姓打捞上来,就近安葬在了旁边的一座山中,现在这座坟墓的墓碑,坟茔都还保存的很完整。最好的说法是,这两个墓有一个是衣冠冢,或者两个都是衣冠冢,伍子胥的尸体已经被钱塘江所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