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笔从戎杀匈奴平西域 万里封侯是班超

2017-07-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汉族,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他的一家竟然都是文学家!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班超居家常亲事勤苦之役,不耻劳辱.他口齿辩给,博览群书,能够权衡轻重,审察事理.他为人有大志,不修小节,但内心孝敬恭谨.他以非凡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在西域的三十一年中,正确地执行了汉王朝"断匈奴右臂"的政策,自始至终立足于争取多数,分化.瓦解和驱逐匈奴势力,因而战必胜,攻必取.不仅维护了东汉的安全,而且加强了与

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汉族,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他的一家竟然都是文学家!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

班超居家常亲事勤苦之役,不耻劳辱。他口齿辩给,博览群书,能够权衡轻重,审察事理。他为人有大志,不修小节,但内心孝敬恭谨。他以非凡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在西域的三十一年中,正确地执行了汉王朝“断匈奴右臂”的政策,自始至终立足于争取多数,分化、瓦解和驱逐匈奴势力,因而战必胜,攻必取。不仅维护了东汉的安全,而且加强了与西域各族的联系,为平定西域,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卓越贡献。

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

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 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辨,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班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后超出使西域,竟立功封侯。表达了班超的伟大理想与愿望,不仅仅局限于帮家里挣钱儿帮别人抄书,而是想在边疆立功,为国家做大事。

班超在出使西域之前,曾经是靠给官府抄写公文维持生活的抄写员。他曾投笔叹息:大丈夫应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哪能老在笔砚之间讨生活呢?他立下这个大志,就奔向遥远的西域,在异国他乡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他的事迹令后人鼓舞。

班超作为东汉一代名将,他所建立的功业可谓彪炳史册,他不仅抗击了外族的入侵,而且开疆扩土。维护“丝绸之路”。他身处困穷之境,尽管身份卑微却壮志凌云,即使面对冷嘲热讽,也毫不动摇,坚持理想,豪情满怀。

班超率领三十六人,经过长途跋涉。到了西域都善国(今新疆若羌)。开始的时候都善王对他们很周到热情,可是过了几天就变得冷淡怠慢了,班超察觉后,就对随行人员说:“一定是匈奴派来了使者,部善王犹豫不决,不知所从才会这样。”为了证实这一判断,班超把服侍他们的都善侍者召来,佯装问道:“匈奴使者来了好几天了,今天还在么?”侍者一听,以为班超他们都知道了,便把一切都说了。为了不走漏风声,班超派人把部善侍者先软禁起来,决定突袭匈奴使者。为了协调好内部,他把手下全部三十六名随员召集起来,摆酒聚饮,等大家喝得差不多的时候,故意用激将的语气告知众人情况危急,说部善王有倾向匈奴之意,一旦投降匈奴,势必杀掉汉使,我们现在只有先下手为强,进攻匈奴人的住处,杀掉匈奴使者,到那时都善王肯定被我们的威势所摄,我们就大功告成了。大家表示赞同,都说应该杀掉匈奴人,扬我大汉朝的威风。

于是班超率领这三十六人,趁着夜色奔赴匈奴使者的营地。其时,正赶上大风,班超命令十人躲藏在匈奴使者住房的后面,并约定,看到火起就鸣鼓大喊。其余的人携带弓箭埋伏在住处大门两侧。这时差不多已到了后半夜,匈奴众人睡得正香,忽然听到前后鼓声、喊杀声响成一片,又见火光冲天,个个惊慌失措,乱成一团。这一战匈奴被烧死上百人,被汉使杀死二十多,匈奴使者团全军覆没,汉使无一伤亡。事后,班超提着匈奴使者首领的人头来见都善王,都善王震惊不已,终于下定决心归附东汉王朝,班超顺利地完成了此次的出使任务。

汉朝全面退出西域时,班超正在西域的疏勒国。冒着巨大的危险,他和随从们留了下来,与疏勒人一起反抗匈奴势力。班超富于智谋,为人忠厚,深得西域人信任。疏勒、于田等南方小国都唯班超马首是瞻,它们是西域亲汉势力。而西域北部的龟兹、焉耆、姑墨等国,受匈奴支持,是西域的反汉势力。

班超深处西域腹地,与首都洛阳相隔一万多里,得不到朝廷的任何支持。所以,他的处境非常困难。支持汉朝的西域人,多感觉缺乏希望。不断有人背叛汉朝,归降匈奴势力。班超平定了多次的内部叛乱。然后在建初三年(78年),班超率领一万多人,灭掉了反汉联盟中的姑墨国。班超在西域站稳了脚跟。他凭一己之力,控制了约三分之一的西域土地。

班超上书朝廷,请求支援,以完全收复西域。几年之后,朝廷终于派来了援军,一共有一千多人。公元87年,班超率领于田、疏勒等国士兵两万多人,进攻莎车国。龟兹王率领五万人救援莎车。班超巧施调虎离山之计,以诱饵将龟兹军队调开。然后,班超集中主力军队猛攻莎车大营。莎车大败,五千人多被斩杀,最后投降班超。几年后,窦宪北伐匈奴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匈奴再也无力干预西域事务,龟兹等国失去了支持。公元91年,龟兹、姑墨、温宿等国向班超投降。

班超立亲汉的龟兹贵族为王。西域的反汉国家,仅剩下焉耆了。焉耆人二十年前杀死了包括汉朝西域都护陈睦在内的两千多人,所以他们不敢投降。班超率领西域各国联军七万多人,进攻焉耆。恩威并施之下,焉耆最终投降。班超处死了三十多名焉耆贵族,为被害的汉朝人报仇。至此,西域56国全部归顺汉朝。历经二十多年,班超终于平定了西域。西域1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重回汉朝版图。

班超到看相的那里去看相,看相的说“:先生,您不过是布衣之士罢了,可是将来必定封侯于万里之外。”班超询问他的形状,看相的说:“你额头如燕,颈脖如虎,飞翔食肉,这是万里侯的相貌啊。”过了很久,显宗问班固:“你的弟弟在哪儿?”班固对显宗说:“他在给官府抄书,得点钱来供养老母。”显宗就任命班超为兰台令史。后来,班超因有过失而罢了官。……第二年,皇帝下诏令说:“过去匈奴独霸西域,侵犯河西,永平末年,白天也要把城门关起来。先帝深深怜悯边疆老百姓遭受盗寇的祸害,就命令将帅出击右地,攻破白山,进军蒲类,攻取车师,其他定居的城郭诸围都震慑响应,于是开辟了西域,设置了都护。

可是惟独焉耆王舜,舜的儿子忠,叛逆不道,倚仗他们国家的险阻,杀死都护和吏士,先帝重视黎民百姓的生命安全,不想大动干戈,所以派遣军司马班超安抚于蜫以西诸国。于是班超越过葱岭,到达县度山,出入二十二年,莫有谁不服从的。班超改立各国国王,安抚其人民。不惊动国内,不派遣军队,而使远夷和睦,异族同心,达到了施行讨伐,洗雪旧耻,替将士报仇雪恨的目的。《司马法》记载‘:赏赐不超过一个月,是要让人们看以为善的好处’。于是封班超为定远侯,食邑千户。

班超在西域前后共活动了31年。当时东汉没有在西域驻扎正式军队,于是,班超依靠盟友的力量,打击北匈奴的势力,帮助西域人民摆脱其控制和打压。在班超多年的辛勤努力下,西域大多数国家都和东汉友善交往,并纷纷把自己的王子送到洛阳,表示和东汉亲近。

班超在西域的一系列活动,保护了当地各族人民不受匈奴落后制度的奴役,恢复了东西交通,确保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为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伟大贡献,其功绩将永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