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是谁属于什么派 晏殊是什么朝代的人

2018-07-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晏殊,字同叔,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晏殊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十四岁时就因才华洋溢而被朝廷赐为进士.之后到秘书省做正字,官至右谏议大

晏殊,字同叔,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晏殊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十四岁时就因才华洋溢而被朝廷赐为进士。之后到秘书省做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仁宗至和二年,六十五岁时过世。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中  文  名:晏殊

别  名:晏同叔

国  籍:中国(北宋)

民  族:汉族

出  生  地:抚州临川文港乡(今南昌市进贤县文港镇)

出生日期:991年(辛卯年)

逝世日期:1055年

职  业:集贤殿学士,宰相,兵部尚书

主要成就:北宋婉约词宗师

代表作品:《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词  集:《珠玉词》

擅  长:婉约派诗词

谥  号:元献

封  爵:临淄公

晏殊是北宋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官职做到了北宋当朝宰相。晏殊出生于991年,卒于1055年。字同叔。虽然他官拜宰相,但他却平易近人。政治上他唯贤是举,量才录用。晏殊在文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贡献。他能诗、善词,文章典丽,书法皆工,而以词最为突出,有“宰相词人”之称,人们也称他为“大宴”。

晏几道就是晏殊的儿子,出生于 1030年,卒于1106年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乡今属南昌进贤县人,和他父亲一样也是北宋词人。他是晏殊第七个儿子,并不像晏殊在政治上有很高的地位,他只作过一些小官,如开封府判官、监颍昌府许田镇、乾宁军通判等。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几道为“小晏”。他的代表作有《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

晏殊是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之一,抚州临川文港乡人。十四岁时就因才华洋溢而被朝廷赐为进士。之后到秘书省做正字,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升官做了集贤殿学士,仁宗至和二年,六十五岁时过世。性刚简,自奉清俭。能荐拔人才,如范仲淹、欧阳修都是他的学生。他生平著作相当丰富,计有文集一百四十卷,及删次梁陈以下名臣述作为《集选》一百卷,一说删并《世说新语》。主要作品有《珠玉词》。

晏殊作词最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已的影响。晏词造语工七巧浓丽,音韵和谐,风流蕴藉,温润秀洁。虽然晏殊身居高位,但他却平易近人,生活节俭,道德是非常高尚的。他的词多的是抒发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并且委婉含蓄。多表达伤春悲秋,相思别离的感慨。晏殊也被尊为北宋婉约词宗师。

晏殊十四岁时就因才华洋溢而被朝廷赐为进士。他的诗词富闲雅而有情思,他的词句主要有这几个特点:首先,词的内容多是感时伤别,春秋各异。其次,晏殊词具有文士气。且晏殊词中的感慨多是中年人式的,最后则是内向的独省与外向的同乐。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以词人自己为主人公的词作,和词中的主人公身上明显寄托了词人自己情感的作品上。

由此可见,晏殊的词更多的是抒发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并且委婉含蓄。多表达伤春悲秋,相思别离的感慨,所以晏殊以他词作的风格论是属于婉约派的。值得注意的的是在晏殊的词中没有游山玩水或羁旅愁苦,也没有柳永式的纯粹个人的儿女情感的情感的抒发,而是在一定范围内隐约地表达,适可而止。晏殊也被奉为北宋婉约词宗师。

晏殊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已的影响。晏词造语工七巧浓丽,音韵和谐,风流蕴藉,温润秀洁。晏殊词就题材内容来说,未脱传统婉约词樊篱,即伤春悲秋、相思别离。但相同的题材,晏殊表现出了对春景和秋景的不同偏好。同时晏殊词非常具有文士气晏殊词中的感慨多是中年人式的,有一种内向的独省与外向的同乐的特点。

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以词人自己为主人公的词作,和词中的主人公身上明显寄托了词人自己情感的作品上。晏殊的词更多的是抒发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并且委婉含蓄。多表达伤春悲秋,相思别离的感慨。虽然晏殊是北宋婉约词宗师,但他的词没有游山玩水或羁旅愁苦,也没有柳永式的纯粹个人的儿女情感的情感的抒发,而是在一定范围内隐约地表达,适可而止。

《浣溪沙 • 一曲新词酒一杯》是北宋时期著名词人晏殊的代表作。全词抒发了悼惜残春之情,表达了时光易逝,难以追挽的伤感。词的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蝶恋花 • 槛菊愁烟兰泣露》是宋代文学家晏殊所作,是一首颇负盛名的词。此词写深秋怀人,是宋词的名篇之一,也是晏殊的代表作之一。上片描写苑中景物,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生动地表现出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蕴含着愁苦之情。全词情致深婉而又寥阔高远,深婉中见含蓄,广远中有蕴涵,很好地表达了离愁别恨的主题。

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破阵子 • 燕子来时新社》是宋代婉约派词人晏殊所作的一首清新活泼的作品,具有淳朴的乡间泥土芬芳。此词通过描写清明时节的一个生活片断,反映出少女身上显示的青春活力,充满着一种欢乐的气氛。全词纯用白描,笔调活泼,风格朴实,形象生动,展示了少女的纯洁心灵,给予人一种美好的遐想。

破阵子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