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仔的女儿 代表、委员的楼市故事:黄文仔还能抡起砸样板间的大锤吗?

2017-10-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人民网北京3月8日电 (徐倩)全国政协委员.星河湾集团董事长黄文仔在今年全国两会提议广州部分区域取消限购.    他从去库存的角度阐

    人民网北京3月8日电 (徐倩)全国政协委员、星河湾集团董事长黄文仔在今年全国两会提议广州部分区域取消限购。

    他从去库存的角度阐释了取消限购的意义:“广州取消限购对于去库存的作用很大,限购的区域应该在中心城区,特别是堵车的地方,主要是越秀、海珠、天河、荔湾四个中心区。其他比如南沙、番禺、增城、从化这些地方不应该限购。” 此外,广州库存比较大的区域都不在老四区,而是在老四区以外的地方。

    对于人们担心放开限购后房价上涨的忧虑,黄文仔表示,广州房价不可能出现飞涨的情况,因为广州目前的库存还是不少的,总体来说,广州的楼市会比较平稳地发展。

    两年前,黄文仔在2014年的全国两会时期的发言中也曾提议“希望尽快将房地产纳入市场轨道”, “控制房价不需要限购,只要用金融调控就可以。开发商拿地的钱很大一部分都是从银行来的,开发商从银行拿到大把钱了就拼命拿地,追高地价,必然导致房价上涨。所以,只需要严控银行资金流向开发商。开发商最注重现金流,没有现金流,肯定很便宜就把房子卖出去了。”

    但在行业里看来,作为知名豪宅开发商星河湾的掌舵人,黄文仔和他曾经辉煌一时的企业,正面临转型所带来的阵痛和艰难。

    星河湾神话

    对于地产界来讲,黄文仔和星河湾都是一种“神话”。

    黄文仔出身于广州农村,自幼在贫寒的家庭中长大,或许在黄文仔埋头开始自己在食品站的第一份工作时,他或许并没有想到日后能成为令人瞩目的亿万富翁。

    在黄文仔成为知名企业家后,他仍然不忘记自己幼时在农村的生活,不忘记贫寒中和自己一样渴望读书的农村孩子,在成为政协委员后,他曾在提案中多次提及“教育”、“扶贫”,而且身体力行——坚持投资教育事业和捐款扶贫。

    黄文仔的人生机遇在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幕的拉开。此时的黄文仔捕捉到市场机会,开始从事钢材贸易,一做就是整整12年。正是这12年使黄文仔完成了最初的积累,成为其日后创建地产公司的资金来源。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房地产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1994年,黄文仔瞅准机会,创立宏宇企业集团,并开始进入房地产开发。1996年底,宏宇企业集团经广州市体改委批准,成为广州市第一家私营股份制企业集团。

    2000年,黄文仔推出“星河湾”,瞄准高端住宅市场,针对于中国富人的居住需求,强调品质至上,星河湾的神话就此开启。

    2000年,星河湾在广州诞生并一举成功,开创了当年广州地产界的销售奇迹。2005年,北京星河湾项目动工,并且以“不拿状元,走路回广州”的决心,连续5年蝉联北京城高端住宅销售榜首。

    2005年时,该项目的均价达到每平方米25000元。2009年,上海浦东星河湾以每平方米5万元的惊人价格开盘,开盘仅4个多小时就被抢购一空,创下了40多亿元的销售记录。

    星河湾之所以成为销售神话,与黄文仔所提倡的“舍得、用心、创新”理念息息相关。据业内人介绍,黄文仔以完美主义要求星河湾的品质,他曾亲自挥锤砸烂待验收的价值近百万的会所景观玻璃幕墙;也曾在开盘前一天指令将沙盘模型、栏杆、走道全部砸掉重来,也不惜花巨资打造园林景观。也可以说,是黄文仔对品质近乎偏执铸就了星河湾曾经的辉煌。

    在这一时期,星河湾成为高端楼盘的代言词,也是国内外房地产开发商必来参观的项目之一,在这一时期,黄文仔和在业内素有“营销女神”的梁上燕一次又一次刷新了销售榜单。

    十字路口

    曾经辉煌,在经历过几次折戟和大环境变化之后,如今的星河湾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

    2010年,星河湾在鄂尔多斯遭遇滑铁卢,项目因政策调整、非法占地等原因,销售受阻。紧接着2011年,太原星河湾又传也质量问题,引发业主大规模维权,导致销售量急剧萎缩。而后2012年,上海星河湾又因项目降价,引发了“补偿门”。进入2013年,曾经与黄文仔联手缔造星河湾销售神话的梁上燕也离开了星河湾。

    一时间,曾经一度处于行业话语权和美誉度顶端的中国豪宅品牌星河湾,以毁掉自己最擅长的产品质量,而成为行业舆论的众矢之的。

    而星河湾在业内过于个人品牌化的形象,使得其在核心成员出走后,品牌形象一度出现捉襟见肘的被动局面。

    在这一系列的企业发展困局面前,星河湾所面对的不仅仅是项目定位和城市定位错配的不利局面。

    没有因调控政策环境的变化而调整,也被业内看成是星河湾踏错发展步调的写照。

    从2010年至今,限购、抑制投资投机需求等政策接连出台,单一的豪宅产品定位使得星河湾不再占据“天时”。

    尤其是近年来,房地产进入“白银时代”,粗放式的发展已经难以为继,更多房地产商选择符合市场需求的、能够快速周转、规模和利润双赢的策略来立足,而“重资产、不惜成本”的模式已经很难实现复制化的发展。

    2014年,星河湾推出“第一居所”的产品,由高端需求转向中端需求,由大户型转变为120-150平方米的改善户型,这也是星河湾首次“放下身段”,扩大目标客户群体。

    2015年,星河湾提出从产品至上到生活方式至上,开始挖掘高净值人群在生活方式上的服务产业的机会。但是,此次变化能否让昔日行业高端细分产品的翘楚,彻底走出当前的困局,尚不得而知。

    业内评论人士称,星河湾虽然进行了产品线的扩展和城市布局的开拓,但是,站在“未知的时代风口”,星河湾还需要增加运营能力,例如城市布局、成本管控、人才战略、产品结构、资金运转等。

    这对转型中的星河湾而言,其实是一道并不好应答、答好的系统性难题。

    但接近星河湾的人士称,在黄文仔的价值图构里,“品质 品质”依然是这个广东潮汕人心目中的制胜法宝。

    面对行业的风向的转变,黄文仔手里那把曾经不惜砸毁昂贵样板间而追求品质的铁锤,还能抡得下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