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稚晖死亡内幕揭秘 曾骂得汪精卫三天吃不下饭

2018-05-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吴稚晖此人视名利为粪土,而且学贯中西.知识渊博.胆识过人.风趣幽默.吴稚晖常常不修边幅.特立独行,就算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话,他都毫不顾忌.信手拈来.另外,此人一生骂人无数,而且对象几乎都是当时位高权重的强人.吴稚晖是个复杂独特的人物.他爱国,又反共.他是三民主义的忠实信徒,却极力为无政府主义张目.国民党尊之为元老,蒋介石待之以师礼.吴氏逝世,于右任为治丧委员会主任,蒋经国亲手将吴的灵榇(骨灰盒)置归大海,后撰悼念长文<永远与自然同在>.国民党又在台岛为其建纪念亭,塑铜像,让吴氏尽享故后哀荣. 吴

吴稚晖此人视名利为粪土,而且学贯中西、知识渊博、胆识过人、风趣幽默。吴稚晖常常不修边幅、特立独行,就算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话,他都毫不顾忌、信手拈来。另外,此人一生骂人无数,而且对象几乎都是当时位高权重的强人。

吴稚晖是个复杂独特的人物。他爱国,又反共。他是三民主义的忠实信徒,却极力为无政府主义张目。国民党尊之为元老,蒋介石待之以师礼。吴氏逝世,于右任为治丧委员会主任,蒋经国亲手将吴的灵榇(骨灰盒)置归大海,后撰悼念长文《永远与自然同在》。国民党又在台岛为其建纪念亭,塑铜像,让吴氏尽享故后哀荣。

吴稚晖(1865—1953),联合国“世界百年文化学术伟人”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中央研究院院士,出生在江苏武进的雪堰桥一带。

吴稚晖1902年加入上海爱国学社,曾参与《苏报》工作。1905年在法国参加中国同盟会,出版《新世纪》报,鼓吹无政府主义。1924年起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国民政府委员等职。1927年支持蒋介石反共清党活动,1953年卒于台湾。他一生追随国民党革命却一生不入官门。上世纪50年代他位于台北市敦化北路跟南京东路交叉口的铜像,为台北市的地标之一。

1898年,吴稚晖到上海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任教,后,在无锡崇安寺创办三等学堂推行新教育。吴为响应光绪帝的变法,把线装书扔进茅坑,由此声名大起。

维新运动失败后,1901年,吴留学日本,寻找救国真理。

日俄战争期间,留学生在东京集会,吴稚晖上台大骂慈禧太后,骂着骂着饿了,腰带一松,裤子掉了下来,他不慌不忙提上裤子,面不改色地咳两声,重新骂。鲁迅记得吴稚晖还笑嘻嘻地说:“我在这里骂老太婆,老太婆一定也在宫里骂吴稚晖。”

吴稚晖、汪精卫本是同志,私交不薄,当年汪精卫行刺摄政王载沣时,还写密信向吴讨教制造炸药事。但政治太复杂,蒋介石叛变革命发动反共、清党时,汪精卫从国外回上海。蒋、汪本是冤家,此时蒋想捐弃前嫌,联手反共。吴稚晖出马充当某媒婆,为蒋、汪合作牵线搭桥。汪出于自己的考虑,欲借共产党力量与蒋介石抗衡。这期间蒋、汪举行两次会谈,吴也在列。“会中一致要求汪氏留沪领导,并裁抑共产党的越轨行动。而汪氏则始终袒共”,“其他与会人士则与汪氏激烈辩论。

辩论至最高潮时,吴稚晖十分激动,竟向汪氏下跪,求其改变态度,并留沪领导。会场空气至为激荡。吴氏下跪,汪则逃避,退上楼梯,口中连说‘稚老,您是老前辈,这样来我受不了,我受不了。’会场人都为之啼笑皆非。紧张场面,也充满了滑稽成分。”(见《李宗仁回忆录》,广西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八年版)吴稚晖此跪又是瞎子点灯,伤了老腿,丢了老脸,还给后人留下谈资。吴稚晖遭此奇耻大辱,郁结在胸,遂骂汪精卫比骂共产党还要刻薄得多,骂他是“汪精怪”、“卖国贼是世上最丑的毒物”。骂陈璧君是“陈屁裙”。一九三九年初汪精卫叛逃到河内,吴稚晖送他两句“名骂”:“卿本佳人,奈何做贼。”汪精卫看到后,气得三天吃不下饭。

吴稚晖骂人很厉害,什么难听骂什么,挨骂的对象不光是政敌,一旦看谁不顺眼就立即开骂。

吴稚晖身为国民党中常委,因为不满蒋介石的一些作为,在重庆时,曾和冯玉祥一道大白天提着灯笼去开会。蒋一边离座迎接他,一边笑着问:"为何白天点灯笼"。他不紧不慢地学着蒋介石的宁波话:"娘希匹,这里太黑暗,太黑暗了。"

还有一次,蒋介石携宋美龄去拜访他,他不喜欢宋美龄的打扮,于是命令家人锁门关窗。蒋介石的侍卫在外面叫了半天门,不见动静,正要离开,突见吴稚晖推开窗户,指着蒋宋大喊:“吴稚晖不在家!”

是倚老卖老?还是依疯作傻?反正这就是吴稚晖,一个嘻笑怒骂皆真言的吴稚晖。

1927年6月,陈独秀之子,中共江苏省委书记陈延年因叛徒出卖在上海恒丰里104号的中共秘密会所被捕,因当时陈年身穿短衣,裤腿上扎着草绳,所以称是受雇到这里做工的,名叫陈友生,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敌人待陈延年像对待普通的共产党员一样,押往龙华监狱。

陈延年怀着一线希望,给五马路东亚图书馆汪孟邹写信,请他想办法营救。汪孟邹拜托胡适相救,尽管凶多吉少,胡适还是答应帮忙。胡适想起蒋介石的红人吴稚晖是陈延年的老熟人,数年前曾帮助陈延年、陈乔年赴法留学,决定将信转给吴稚晖,请他帮忙。

吴稚晖见信,暗暗欢喜起来。1921年秋天,蔡和森、陈毅、李立三等104名留学生为争夺里昂中法大学与吴稚晖等闹矛盾,被押送回国。此后,陈延年逐渐脱离吴稚晖的无政府主义影响,转向共产主义。对此,吴稚晖恨在心头。

吴稚晖思忖再三,立即给上海国民党警备司令杨虎写信“祝贺”:“今日闻尊处捕获陈独秀之子延年....不觉称快。”延年“发生额下,厥壮极陋....恃智肆恶,过于其父百倍”。这杨虎不是别人,正是随蒋介石一路制造赣州事件、九江惨案、安庆“三二二”事件的特务处长。杨虎见信,大喜过望,他没有想到陈独秀的儿子、上海共产党的头号负责人陈延年已被抓获。

1927年7月4日,陈延年壮烈牺牲于上海龙华监狱后,时年29岁,蒋介石下令不准收尸。陈延年至死也不知道,吴稚晖在狱外出卖自己的细节。次日,上海《申报》刊出《铲除共党巨憝》,披露了吴稚晖给杨虎的信件。

1948年,他虽然已经83岁高龄,仍然在教课。有一天晚上他正讲课,突然晕倒了。恢复过来后,他女儿劝他再不要教书卖字了,说你偌大年纪还要这样劳苦,连做你的女儿也要给人笑话。吴稚晖说:“有什么可笑话的?做做吃吃,死了你把我的骨头磨成粉,掺在茅厕里做肥料,你就是孝女!”

蒋介石下野后的1949年6月24日,吴稚晖日记写道:奉化父子来访。这天之后,蒋介石在台北草山设置了“总裁办公室”。

从以上的几段文字记载中,我们知道吴稚晖是有儿女的,虽然他们的名姓和去向等相关信息都找不到。

1952年7月,吴稚晖在台北阳明山疗养时,小便突然阻塞,身边人员见他十分痛苦,便将他送往医院。经过医生的细致诊断,其结论为前列腺肿大、膀胱炎,同时还患有血管硬化、心肌炎。吴当即决定住院治疗。

1953年8月,吴稚晖又因尿毒侵入肾部,心脏衰竭再次住院。10月21日,由于吴的病情日益恶化,医生决定为他做手术,在他的膀胱中取出甚多结石。手术后的一个星期,吴稚晖感觉还不错。

10月29日,吴稚晖病情突然恶化,并陷入昏迷状态。吴的病情在此时发生变化,使蒋介石及其“总统府”的大小官僚慌乱起来,因为10月31日是蒋介石满67岁的生日,而蒋介石这个人比较迷信。“总统府”秘书长王世杰感到十分为难,一方面觉得这事不能告诉蒋介石,不过不告诉蒋介石,也不好办。因为吴稚晖要是在31日死了,蒋介石不愿去看望,“党国”要人及吴家亲友肯定要说闲话的。考虑再三,王世杰将此情况告诉了蒋介石的心腹陶希圣。陶希圣则决定一边先告知蒋介石,一边关注吴稚晖情况,尽量将其的死亡日期拖到11月1日,一旁的“总统府”副秘书长黄伯度也表示赞同。

29日深夜,陶希圣将吴稚晖的病情及“总统府”人员商量的意见报告了蒋介石、蒋经国,蒋氏父子都同意陶希圣的处理办法。

第二天,“总统府”的一帮人员在黄伯度的带领下,以“看望”、“关心”吴稚晖为名,赶到了吴稚晖的病房。他们代表蒋介石“看望”、“关心”了处在昏迷状态的吴稚晖后,就把医院的主管人员召到一间密室,商量如何尽量将吴稚晖拖到11月1日的问题。

吴稚晖的主治医师告诉黄伯度,吴的脉搏很弱,如拖到11月1日,得采取非常措施。黄伯度问30日死不死得了,主治医师说30日可能死不了,黄又问抽了氧气可否死在30日,这位主治医师说氧气一抽就完了。

到了30日下午6点,吴稚晖的主治医师发现吴的病情又有恶化,估计拖不到11月1日就会断气。他当即将这一情况用电话告知了“总统府”。根据吴稚晖病情的变化,10月30日夜,黄伯度带着蒋介石的机要秘书周宏涛等人来到医院,找医院主管及吴稚晖的主治医师,直接告诉他们,31日是蒋介石的生日,吴稚晖不能死在31日。如果吴拖不到11月1日死,就在30日夜12点以前使其停止呼吸,病人亲属要问,医师们就说再无法抢救了。

在黄伯度、周宏涛的催促、监督下,医院不得不停止对吴稚晖的抢救。插在吴稚晖鼻子上的氧气管拔除不一会儿,吴就停止了呼吸,此时为1953年10月30日夜11点28分。吴稚晖终于在蒋介石生日前32分钟去世了,终年8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