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思达花希 姜思达 2016年的花红柳绿

2017-07-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奇葩说>结束了,最后的巅峰对决果然在黄执中和姜思达之间进行.这也是第三季我最喜欢的两个选手.       黄执中从出场就是大神的姿态,他也

《奇葩说》结束了,最后的巅峰对决果然在黄执中和姜思达之间进行。这也是第三季我最喜欢的两个选手。       黄执中从出场就是大神的姿态,他也用实力反复明证自己的大神之风,像大树般威仪。

而我却同万千少女一样更宠爱傲娇的冰美人、小懒懒——姜思达。除了体内颜狗的天性,更多的是我羡慕他五光十色的青春。        思达恰如自己所说,是一位冰美人。

看各位选手在微博上的互动,他极少参与。social频繁的是辩论圈的马薇薇、胡渐彪、黄执中等人,马薇薇甚至还根据星座给她这几位圈中好友写了文章,有人骂这是辩论圈捧臭脚,其实我也有这种感觉,还有一种集体红了四处晒友谊的感觉。

这不值得批判,但我保持不喜欢。         思达被称作名媛,除了偶尔帮忙录个节目,微博上却不怎么应酬,甚至去给这些队友非队友点个赞都没有。

当然不知道如果真有匿名踩,我们的冰美人会不会踩两脚。思达也经营了一个公众号,很少发关于《奇葩说》的东西。

就写过他排练话剧的那会儿有选手去探过班。         他大部分写的是小说,即便是广告也能蹦出些走心的句子。

有人说文风像东野圭吾,我觉得比较起来思达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有人说这阅读量要成下一个咪蒙了,人思达可没有七拧八扭地憋笑话好吗?         思达说他在文学上有追求,他会感叹他辛辛苦苦写出来的小说,为自“续了一个月的命”,粉丝却只是叫他早点睡觉。

这让他非常明白这些粉丝只是《奇葩说》带给他的短期福利,他更期待有人欣赏他在文学上的进步,他想在文学上有所建树,并相信自己有那样的天份。

        在《奇葩说》那众多的选手中,有一位“亲妈粉”,那就是史航。

就像史航喜欢的周迅,是“有才,有情,有灵性的人”,思达也是。所以思达排练话剧,史航也早早地去探班。思达已经那么红了,史航还是一副迷妹脸的四处推销。关于思达,马薇薇曾道“平静中自见内心汹涌”。

我其实不太同意,一是思达不平静,看他每次奇崛诡异的造型哪里平静?二是内心汹涌,冰美人要是汹涌了那该化了。         我更喜欢史航对思达的评价“信笔不缚”,思达让人看到的更多的可能性。

他是个辩手,却没有马薇薇、黄执中那一整套长期训练后的逻辑格式。他是个文青,却没有四下吊卖忧伤的俗烂。他是一匹马,驰骋疆野。

        史航是个见多识广的人,而且近处难有风景。但他仍喜欢思达,带有一些青春寄愿的味道,也就是他说的“遥远的相似性”。

我们多么希望我们的青春也是那样的少年,长得漂亮,活得潇洒。         思达在《奇葩说》里的服装常常受到诟病,我倒是觉得很有趣。

他有点把节目当话剧舞台了,每一次的行头都在扮演一个角色,并从服装上来塑造他的性格。所以有一期马东也说思达这边穿得有趣,对面很无聊。看思达微博里照片,除了和他的狗录“直直男孩”穿的是简单T,每一次出街都是盛装,仿佛这个世界就是个流动的舞台,所以他更体恤服装的脾气秉性,因此能驾驭好。

至于马薇薇出道后那些穿戴大牌、模仿巨星的街拍,我就不聊了。         无论是穿衣,排话剧,还是写小说追求纯文学,我都觉得用文艺青年这个已经泛滥的词儿都已经无法来形容思达。

他追求的更多的是活出艺术感,或者活成艺术品。

所以他在公众号里追求纯文学,这种写作中最富艺术属性的形式。所以他的每一次造型都当成一个角色来演,所以穿啥啥灵。         其实《奇葩说》发展的后来,选手的事业发展也开始南辕北辙了。

马薇薇出道了,想要成为老艺人肖骁和范湉湉这样的综合体;黄执中的微博快成情感专家了,俨然下一个“我爱问连岳”;如晶已经是米未的员工,用她海棉宝宝的性格来适应北京、职场这片新领地;艾力已经出了本畅销书,并言传身教如何成为英语学习成功者……         高晓松说,很高兴在第三季看到思达的成长,那语气仿佛一位父亲。

我却觉得思达越发清醒的孩子气。第一季他还是个学生,有很浓重的迷茫感。到第三季,他的目标渐渐清晰,在艺术的道路上的追寻也更加坚定。这当然是成长,成长的更加孩子气。

          他们节目下的人生远比节目上一板一眼的论证精彩,每一种职业选择和人生发展都值得尊重,用不着我来BB。

只要《奇葩说》不能产生创意,我很快就会烦腻。          或许只有在翻看老文章才会想起2016年,那个花红柳绿的追梦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