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祥龙五四 张祥龙力驳四学者:儒家真正的大复兴在未来

2018-02-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受访人简介:张祥龙,当代"大陆新儒家"代表性人物.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任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著有<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

受访人简介:张祥龙,当代“大陆新儒家”代表性人物。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任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著有《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海德格尔传》、《从现象学到孔夫子》、《思想避难:全球化中的中国古代哲理》、《孔子的现象学阐释九讲——礼乐人生与哲理》、《先秦儒家哲学九讲》、《拒秦兴汉和应对佛教的儒家哲学》、《复见天地心》等。

采访人:任重(儒家网主编)

受访时间:2014年11月12日

恢复儒教是大陆新儒家的主流共识

儒家网:以牟宗三先生为代表的“港台新儒家”多采用哲学话语形式对儒家经典加以阐释梳理,而包括您在内的当代“大陆新儒家”主要选择了宗教的学科框架,大多倡导儒教,儒学的发展为何会有此转向?您对儒教国教说、儒教公民宗教说和“一个文教、多种宗教”说,各有何看法?

张祥龙:尽管我十分尊重港台新儒家的贡献,但还是认为,大陆新儒家比他们要更全面地坚守儒家的生机命脉,不愿轻易就将知识、政治和信仰拱手让给西方。恢复儒教是大陆新儒家的主流共识,因为在今天的情势下,没有团体存在,儒家就是无身体的游魂,无法找到深入现实生活的支点。

在经济、文化的全球化趋势里,家庭在萎缩,原生农业和农村在被边缘化,高科技在愈来愈深地挟持人类生活,人的生存越来越碎片化,因此,这时应该首先关注如何建立让儒家能成活的生存基地,而不是争主流中的名分。康有为搞的孔教当年差一点成了国教,但因为缺少真实的、有活力的生存基础,顷刻间就被扫荡,而且让儒家蒙上不应属于她的恶名。此教训不可谓不沉痛。

依我的拙见,儒家在相当一段时间中,不能也不宜去全力争取政治和宗教上的高位,无论哪种,而是应该主要在民间做培元气、复生机的工作,并同时寻找那种能够感发人心和活体生存的复兴之路。儒家真正的大复兴在未来,也就是在找到应对人类困境的长远之策和实行之法。以她在全球各种宗教和文化中的独特素质,如果能够扬长避短、与时偕行的话,那么就有可能做到。

政府应该允许儒家民间社团存在

儒家网:政府目前高度重视儒学,既对儒家独立性带来了巨大挑战,也对当前中国社会思潮,尤其是儒家和社会主义、自由主义的既有关系构成了冲击,如何厘定儒家在当下中国思潮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当下儒家内部主张各不相同,在这种分歧的背后,儒家各派的共识是什么?

张祥龙:对于目前政府有条件地重视儒学,我的反应是“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不再污名化儒家、摧毁儒家,而是看到儒家在历史和现实中的合理性,相比二十世纪的文化氛围,当然是个重要进步。但是,这种重视有明显的和隐含的限制边界,这几乎不用我来提醒您和读者。

所以的确有一个如何维护儒家的思想独立性的问题。无论我们如何欢迎林林总总的宽松现象乃至亢奋现象,但保持一个纯粹的、真实的儒家声音,甚至是儒家团体,是必要的。中国政府承认五大宗教,其中多是外来宗教,它们都有合法的团体身份,但这开始被“重视”的儒家或儒教却没有这种身分。

如果政府真的重视儒家,那么这就是一块试金石:请允许让中华民族两千年中的主流学说和宗教作为一个活的民间团体存在吧!让她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实质性贡献吧!我想这应该是中国儒家群体的一个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