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剧王”之称的《西贡》,看完会让身在他乡的你感同身受

2018-02-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战争注定会给人群带来自愿或被动的迁徙,何为故乡何为他乡便也自那时成了每一个来到这世界上的人身上永不会变的印记.战争平息时间过去后,在历史上留下的可能更多的是年鉴史表,是一串串躺在数据库里苍白冷静的数字,可在国家与人民随时都站在悬崖边缘的大环境下,往往生者.或者说那些毫不起眼的"小市民",便隐没在了洪流之中. 可生者往往是承担着痛苦的,承担着战争所带来的血腥残忍的杀戮的伤痛,承担着再未归家的儿子甚至尸骨都被炸成粉末所带来的悲恸,承担着一次次离别的眼泪和一次次对于重逢的荒唐期许,承担着&q

战争注定会给人群带来自愿或被动的迁徙,何为故乡何为他乡便也自那时成了每一个来到这世界上的人身上永不会变的印记。战争平息时间过去后,在历史上留下的可能更多的是年鉴史表,是一串串躺在数据库里苍白冷静的数字,可在国家与人民随时都站在悬崖边缘的大环境下,往往生者、或者说那些毫不起眼的“小市民”,便隐没在了洪流之中。

可生者往往是承担着痛苦的,承担着战争所带来的血腥残忍的杀戮的伤痛,承担着再未归家的儿子甚至尸骨都被炸成粉末所带来的悲恸,承担着一次次离别的眼泪和一次次对于重逢的荒唐期许,承担着“不再敢回去”的无奈与恐惧。

看过一个纪录片,讲得便是在话剧《西贡》最初发生的那个年代里的人们,其中有两句话我一直印象深刻,“很多人说,我们是被战争毁掉的一代。”以及他们的孩子们所说的“他们闭口不谈在他们身上所发生过的一切”。

正如《西贡》中的那句“你们为什么不喊痛?因为我们不想再影响别人。”《西贡》中的每一个角色,其实都是在那一代及下一代的生活中,所选取到的小小片断与缩影,每个人的期许难舍悲伤与期待,都在带着极具时代特色的镁光灯下鲜活着。无论是剧中的法国人还是越南人,家乡的烙印给予了他们不一样的皮肤,不一样的发色,不一样的种族差异;而这些差异,无论好坏,也终伴随他们一生。

四十年未回过的故乡国土与生活了四十年但终究是门外汉的城市——许久不曾熟悉的“故乡”与四十年来度过每个朝夕的“异乡”,是所有被迫逃离的人们独有的创伤。而这样的伤痛促使着人们勇敢,使得强者更强,却也同样用平和的方式抚慰着脆弱的人心,填补其中的空白扉页。

无论是亲情还是爱情,在战乱所带来的历史洪流中都显得那么不堪一击,那么的无关轻重。一次夜晚的见面,一次争吵甚至只是几句话,如蝴蝶每一次的震动翅膀,也最终使得他们成为了若干年后的他们。

导演用细腻的心思讲述了这样一个关于故乡与异乡的故事,讲述了几个因为战乱而阴差阳错的令人泪流满面的一生。《西贡》是近来所看的数一数二给我很足后劲的剧目,三个小时十五分钟的时长我几乎落了两个小时的眼泪:战争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瞬间的死别,还有一辈子的生离。仅仅一个河粉店的布景,便勾勒出了几个家庭半世纪的“一生”。对这些法裔而言,越侨是爱人是家人,却依旧隔了一层薄纱看不通透;而对那些越侨而言,名义上的故乡早已远去尘埃里不见,只剩下了熟悉的回忆与陌生的现实。

而在这里,这家小小的河粉店里,四十年来,这里像一座依旧在呼吸的废墟般存储着人们对于大洋另一端的一切记忆,无论悲伤欢笑;只因为,这里的一切都比这触手可及的异乡远,却比遥不可及的故乡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