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杨焕明 华大基因研究院主席杨焕明:院士写科普书并非“大材小用”

2017-08-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11日的展会现场,华大基因研究院主席杨焕明院士的基因科普讲座,受到现场市民的热捧.事实上,杨焕明的科普读物<"天"生与"人"生:生殖与克隆

在11日的展会现场,华大基因研究院主席杨焕明院士的基因科普讲座,受到现场市民的热捧。事实上,杨焕明的科普读物《“天”生与“人”生:生殖与克隆》,曾获得了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此前曾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吴大猷科普佳作奖等多个奖项,这几乎是一本科普书能获得的最高奖项。

“科普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杨焕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自己一本书获得国家级科学进步奖,这的确比较少见,“意味着我国的科普应该摆到这样的位子上。”

“科普既是对孩子的教育、对成年人的补课,也营造了学习科学的氛围。其他领域的科学家通过看科普书,可以了解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杨焕明如是评价科普的作用。

不过,2008年至今,《“天”生与“人”生:生殖与克隆》发行量只有3万册,杨焕明显得有些无奈:“如今的科普书写得再好,也很难畅销。科普书的功能在某些程度上被科幻书代替,但科幻书有时会过分宣传不好的东西。”

杨焕明指出,科普对创新能力的打造非常重要。“科普就是用老百姓能听懂的语言,叙述科学领域最新、最深奥的道理。如今科学上的进展,都可以纳入科普的范畴。”

作为基因领域的专家,杨焕明认为,相对于其他领域,生命科学比较容易写科普:“人类本身是生物,很多东西不学,就能悟出一半来。”

对于当今生物领域的科学进展,他指出,规律性的发现还太少,描述性的发现又太多。随着生物领域规律性的发现越来越多,将来生命肯定是最简单、最可测的。

虽是院士,杨焕明却并不觉得写科普书进行科普宣传是“大材小用”。 “科普书对作者要求不低,作者有一桶水,才能给得了读者一杯水。”他告诉记者,《“天”生与“人”生:生殖与克隆》的手稿,曾是他自己一笔一划写出来的,“面要广,程度又不能太深,既不能太详细、枯燥,但又不能简单到有失准确,绝对不能违背科学。”

相关新闻

院士做客名家大讲堂

深圳特区报讯 (记者 杨婧如)2014深圳国际BT领袖峰会和生物/生命健康产业展览会期间,华大基因首席科学家祁鸣教授和华大基因研究院主席杨焕明院士做客“名家大讲堂”,宣讲基因科学知识,受到普通市民欢迎。

祁鸣教授以“基因与健康”为主题,以安吉丽娜·朱莉切除乳腺和姚明身高为例开场,向现场市民生动形象地讲述基因是什么、众多疾病与基因的关联性、基因与身体健康的关系、人类基因组计划对新世纪医疗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同时介绍了基因检测、监测、预防等知识。

杨焕明在与现场市民的互动中,向大家介绍华大基因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渊源。他指出,15年来华大基因一直在“基因科技造福人类”的路上前行,做出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事情,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此外,他还向市民展示了国际基因组研究的最新动态,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