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详解 | 《燕燕》:燕燕于飞 差池其羽

2018-01-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正义曰:隐三年<左传>曰:"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又娶于陈曰厉妫,生孝伯,早死.其娣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四年春,

正义曰:隐三年《左传》曰:“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又娶于陈曰厉妫,生孝伯,早死。其娣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四年春,州吁杀桓公,经书“弑其君完”。是庄姜无子,完立,州吁杀之之事也。

由其子见杀,故戴妫于是大归。庄姜养其子,与之相善,故越礼远送于野,作此诗以见庄姜之志也。知归是戴妫者,经云“先君之思”,则庄公薨矣。桓公之时,母不当辄归。虽归,非庄姜所当送归,明桓公死后其母见子之杀,故归。庄姜养其子,同伤桓公之死,故泣涕而送之也。言“大归”者,不反之辞,故文十八年“夫人姜氏归于齐”,《左传》曰:“大归也。”以归宁者有时而反,此即归不复来,故谓之大归也。

前三章不过送别情景,末章乃追念其贤,愈觉难舍。且以先君相勖,而竟不能长相保,尤为可悲。语意沉痛,不忍卒读。

诗壮语易,苦语难,深思自知,不可以口舌辩。「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此真可泣鬼神矣。张子野长短句云:「眼力不知人,远上溪桥去。」东坡〈送子由诗〉云:「登高回首坡陇隔,惟见乌帽出复没。」皆远绍其意。

《毛诗》「行迈迟迟,中心有违」,「燕燕于飞,差池其羽」所谓玩之有馀,味之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