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首个4A级景区 央视都上过了你还没来过吗

2018-05-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海角有个五店市>是2015年上映的爱情类电影,由张柏瑞执导,李纯.班杰主演(李纯是花千骨中霓漫天的扮演者—).主要讲的是在民国时代,庄家陶瓷的继承人庄家树和南音少女吴彩凤相恋,后来却阴差阳错地分隔在大洋两岸,直到半个多世纪后,经由一对年轻人才开启了寻根之旅……庄海心带着太爷爷留下的爱情信物——“陈三五娘盘”从马来西亚来到五店市寻找瓷器的故事,遇到太爷爷出国前的妻子,得知了二人之间的爱情故事,这段“寻根之旅”也让庄海心自己收获了爱情. 唐朝开元年间,蔡姓七世孙5人,在青阳山下的官道上,开设5间

《海角有个五店市》是2015年上映的爱情类电影,由张柏瑞执导,李纯、班杰主演(李纯是花千骨中霓漫天的扮演者—)。主要讲的是在民国时代,庄家陶瓷的继承人庄家树和南音少女吴彩凤相恋,后来却阴差阳错地分隔在大洋两岸,直到半个多世纪后,经由一对年轻人才开启了寻根之旅……庄海心带着太爷爷留下的爱情信物——“陈三五娘盘”从马来西亚来到五店市寻找瓷器的故事,遇到太爷爷出国前的妻子,得知了二人之间的爱情故事,这段“寻根之旅”也让庄海心自己收获了爱情。

唐朝开元年间,蔡姓七世孙5人,在青阳山下的官道上,开设5间饮食店以方便行人,酒旗招风,饭菜飘香,声名远播,被誉为“青阳蔡,五店市”——自此,“五店市”遂为青阳之别称。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日趋繁荣,“五店市”在明清时期已然成为一片繁华的街区,商店鳞次栉比,街道车水马龙,更有美轮美奂的红砖厝民居星罗棋布。2015年9月荣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晋江五店市状元街挂满了花灯,众多游客游园赏灯闹元宵。央视春晚东分会场泉州将出现在央视元宵晚会上。昨晚央视元宵晚会节目组在晋江五店市录制节目,时长约两分钟。央视主持人李佳明和泉州广播电视台主持人赵琳硕走过游人如织的花灯长廊,与游客们打招呼。

晋江五店市是非常有闽南韵味的建筑群,能凸显闽南特色。晋江文体新局局长黄良介绍,状元街长廊、戏台及其游廊共挂500多盏花灯,有元宵民俗花灯、宫灯、民间大红灯以及猴形花灯。央视元宵晚会录制结束后,状元街将免费开放,持续到元宵后。

晋江五店市的特色主要分为三类:首先就是这里面汇集了闽南特色的古建筑,包括内部家具、日常用品、生活娱乐等都有。 然后就是去景区除了看,那就是吃了,里面有条美食街(在古建筑里)汇集了闽南各地特色小吃,原汁原味,小编几乎都尝过了,味道很不错哟!最后里面另外增加些现代休闲娱乐,里面有图书馆、酒吧等。整体来说是个非常不错的地方,很值得一游。

人类已经无法阻止海底捞了!可是,你居然一次都没有去过?好吧,我其实想告诉你,大牌的“海底捞”,进驻五店市啦!这是泉州首家“海底捞”,开在古厝群里的海底捞,超有格调,足以让你跟外地朋友炫一炫!

这是泉州首家“海底捞”,也是海底捞继福州、厦门之后,在福建地区开设的第四家店。看来,泉州吃货们潜力巨大,五店市街区也魅力十足!要知道,海底捞在店铺选址上,对当地环境、吃货们对火锅的喜爱程度、消费能力以及周围商业配套的要求,可是相当不一般!不过每次去都的排队。。。

晋江美食街沿袭五店市 “蔡姓七世孙开设饮食店方便他人”的初衷,网罗晋江传统美食,为传播晋江“古早味”美食文化、满足游客体验提供便利。2015年5月,老晋江美食街正式开业,人气火爆,琳琅满目的美食珍馐,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

五店市·老晋江美食街美食种类繁多,入驻包含晋江深沪拳头母、壶仔饭、鱼丸、安海土笋冻、菜粿、老蔡石花膏、衙口猪油粕、芋圆等几十种晋江特色传统小吃,营养美味,极具闽南特色。

近日,在晋江灵源街道灵水社区,由印尼华侨吴垂谦家人所建的“1966”番仔楼内,“乡愁灵水”摄影展和民间旧烟盒收藏展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作为晋江打造第二个“五店市”的积极尝试,目前灵水古村落保护项目正在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有望在今年7月完成,一期项目计划在5月份对外开放。

主要有闽南“皇宫起”的古式大厝、中西合璧的华侨番仔楼和具有海洋风情的石构民居等三种形式,代表着晋江从明清以来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这里有装修华丽的祖厝宗祠,有宗教色彩浓厚的宫观寺庙,有昔日名人的故居,更有保持中原传统和闽南特色的古民居,种类丰富,底蕴深厚。

短短三年半的时间,五店市传统文化旅游区从规划图纸上“走出来”,成为晋江旅游的“领头羊”,并于日前以高分通过福建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的评定,成为晋江首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自2012年4月19日正式启动开工建设以来,五店市传统文化旅游区已接待国内外游客和商务考察团突破100万人次,目前每周末的游客达到上万人次,游客接待量逐年增加。和国内其他的4A级旅游景区相比,五店市传统文化旅游区不设围墙、不卖门票、不向特定对象开放,广受游客好评。

五店市传统街区文化遗产聚集之一高甲戏,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最初是从明末清实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发展起来的剧种,也是闽南诸剧种中流播区域最广、观众面最多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

五店市传统街区文化遗产聚集之一木偶戏,又称“景戏”、“指花戏”、“掌中戏”,傀儡戏剧种之一。其特点是用指掌直接操纵偶像进行戏剧性的表演布袋木偶戏,使之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既能够体现人戏的唱、念、做、打,以及喜、怒、哀、乐的感情,又能表演一些人戏难以体现的动作。

五店市传统街区文化遗产聚集之一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主要由“指”、“谱”、“曲”三大类组成,是我国古代音乐保存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被称为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唐代琵琶普遍用拨子,且是横抱姿势,泉州南音至今保持这一遗制。南音中所用的“拍板”及其演奏方式与敦煌壁画中的伎乐图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