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洪的围脖 梅洪建:打造理想的班级生态

2017-05-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梅洪建:国内知名班主任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本文整理自梅洪建老师在班主任育人方略及带班艺术--"星教师"创新主题巡讲的讲座实录,内容有删减.]第

梅洪建:国内知名班主任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本文整理自梅洪建老师在班主任育人方略及带班艺术——“星教师”创新主题巡讲的讲座实录,内容有删减。】第一篇章:课程导入有这样一句话,一流的听课老师,听理念,而不是方法。

理念不变,一切都很难改变。我们,尤其是班主任,目前最基本的理念就是出了问题我要解决问题,而不是考虑一个最核心的问题——我怎么样不让问题发生。我们会遇到差生的问题,如果我们有一种方法可以让差生不再产生,教育就很美好;我们也有各种心理疾病的学生,如果有一种方法可以让心理疾病再也不发生了,那多好啊。

我特别喜欢顾城,顾城有一首诗叫《门前》,他说“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教育如果真的有这样一种境界,恐怕也真的十分美好。但是我们的教育为什么没有达到这个境界呢,是因为我们的理念存在问题。我们首先要去分析一个问题,学生为什么会给我们惹乱子;第二个是为什么会有差生,会有一些人不爱学习;第三个问题,为什么会有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

基本上对我们班主任来说就这三个大的问题,这三个大的问题要解决了,教育就十分美好。第二篇章:理想班级生态的提出为什么要提出一个理想的班级生态?因为我们现行的班级结构出现了太多的问题。

给各位分享一段话,这一段话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哥拉斯说的一句话——我们都被潜伏于基因中的四种心理学习所驱动,它们是归属的需要、力量的需要、自由的需要和快乐的需要。

1归属的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天然的归属感,内心里面我想找一种归属。如果我在这样一个环境里面,我能找到可以让我心灵和灵魂安放的地方那就太好了。2力量的需要:力量的需要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人要有成长的驱动力;第二个含义就是说每个人都有存在感,都有价值感,让每一个人在这个集体当中都感觉到我很重要,而不是一个被忽略的人。

3自由的需要当然了,我知道各位也在担心这个问题,我要给学生自由,那他们不天天给我找事么。

什么要根性思维,根性思维就在于我给了他自由以后,他还能找一种方法,我不管他,他也不惹事。4快乐的需要:如果在一个集体当中他有灵魂安放的自由和温暖,他有成长的内在驱动力,他要能感觉到我很重要,我是一个被重视的人,同时他又有自由和快乐,你说哪一个学生会给你惹事。

第三篇章:理想班级生态的特征哥拉斯说,我们之所以痛苦,原因就在于我们无法找到怎样才能满足这些需要的办法。那问题就来了,我们怎样才能找到满足这些需要的办法?当教育真的能满足学生的这四种心理学习的时候,教育是不是就已经很好了呢?在我讲这种方法之前,我跟各位讲一下,理想教室的生态它要具备的特征。

1人性的温度:第一个特征,即有人性的温度。

如果我说的不错的话,现在的班级结构大概是两种。金字塔结构:第一种结构是金字塔结构:班主任,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纪律委员,一直到最下面的普罗大众。在这个结构里面真的人人都平等么?在这个结构里面,你可以真的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么?这种结构先天性就决定了人与人是不平等的,对于现代教育来说,教育的平等绝对不是对于教育机会的平等,而是人在这个集体情景当中,他得到的尊重程度是平等,他的心理在这里是平等的。

学生自主管理:第二种结构是什么呢?把自己剥离出来,让学生自己管学生,美其名曰,学生自主管理。自主管理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什么,让学生在民主的基础上先制定班规,成立班委,成立班级的意识结构,成立班级的各种各样的机构。

当我们老师都不一定知道怎么管理的时候,请问你的学生知道怎么管理么?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这样的,当我们以带着人文的,带着所谓关爱学生的行为理念去对待学生的时候,恰恰走向的是教育的反向。2自由的空间:第二个自由的空间。

没有自由就没有创造力,就失去了发展的最核心素养。学生在什么情况下给你惹事,那就是没事的时候才能给你惹事。当我们真正的让学生什么情况下都不会给你惹事,那就是你给学生事情做。

班主任最基本的一项能力不是管理学生的能力而是给学生事情做的能力。你如果给学生事情做了,他忙的不得了,没时间给你惹事;你做到让你的学生时时刻刻都有事做,你对他说,你给我惹点事吧,老师我没空,能到这个地步的时候你就做好了。

3成绩的保障第三个要有成绩的保障。家校沟通你搞的再好也没有用,没分,家长不认你的。所以要有成绩的保障,一定要有分。4无限创造力:理想的教室生态,应该要有无限的创造力。有的老师就说,这个真难啊,我下面给你提供一种可以做到的方法,看这个表格,这个表格就是最近这两年我研发出来的理想的班级生态,我认为可以解决我们现在教育当中的很多问题。

第四篇章:理想班级的打造策略一、互赖建立结构互赖:我们知道,我们教育都被潜伏于基因中的四种心理学习所驱动,它们是归属的需要、力量的需要、自由的需要和快乐的需要。

我们只要能够满足学生的这四种心理需要,教育就不会出问题了。问题是我们怎么样可以建立一种班级生态同时满足这四种心理需要?这个表格就同时可以满足。

第一行,这是某一次的大考考试的学科成绩排名。第一行是数学的一二三四五六名,第二行是英语的二三四五六一,同理往下。那么问题来了,排下来以后,各自小组里面都有一二三四五六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各个小组成绩的实力差不多。

有一些老师开始说了,你不就是这么分组吗?没有发现什么奇特,我给你发现他的奇特在哪里。如果我们用横坐标和纵坐标来看发现什么问题?你会发现一个问题,每一个学生在这个组里面都有他最强势的学科。

这个人扮演什么角色呢?以组里面的英语课代表为例。他不是干我们其他老师通常要求去干的事情,去收作业发作业传递英语老师的命令。他要负责这个小组英语的学习、整个计划的制定、知识的梳理、早读任务的安排等一系列东西,也就是这个学科学好学不好,责任就在他身上。

老师不可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但是你给他一个角色,他就可以发挥这个角色的功能,是这个角色赋予他的存在感,而不是老师关注不关注的问题。

老师不用关注,这个角色就使他有存在感。所有的人都是课代表,课代表之上再也没有领导,课代表之下也没有领导,人人平等,人人都有存在感。这个先天性的结构如果用合作学识的理论叫做什么呢?叫做结构性互赖,什么叫做互赖?相互依赖。

过程互赖:这个分组决定了他们的学科成绩是互补的,每个人都有最强的一项。结构性互补使他们必须相互帮助。有一些老师会说,万一不帮怎么办?万一学生不接受这种分组方式怎么办?所以如果说我们刚才的分组叫做结构性互赖的话,我们要建立第二种东西,过程性互赖。

情景互赖:要让学生接受分组,你要干什么?一定有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你要在班级形成一种相互奉献的文化氛围。要构建一种温暖的班级文化,或者是构建班级共同的信仰,这个东西怎么去构建?我没有班规没有班干部,我的班级文化就是让彼此成为生命中的贵人。

当我们形成小组之后,小组要形成小组内在的向心力,小组内部要团结。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完美的小组文化设计。

小组分好之后,要干一件事情,这前三天给自己的小组设计一套组名和组规。组名组规三天做出来,第四天我进行展示,最好的两个小组我发一个证书。第五天到第八天我展示的是组诗和组口号,对前面的组名和组规不太满意的可以做修订。

这个时候就已经八天了,在接下来的十六天里,我还会继续重复这些过程。然而他的小组文化是什么其实不重要,我要的是什么?我要的是展示设计的过程,因为他为了得到这个证书,这一个组里面所有的成员都会在设计这一套小组文化的时候,一定是精诚团结的。

所以这二十多天已经让他形成团结的习惯了,我要的是过程根本不是结果。活动情境创设这二十四天他们始终凝聚在一起,就会形成一种凝聚的向心力。

活动是凝聚班级最重要的手段。别讲道理,讲道理永远都没有用,你给他活动,系列化的动才是最有效的活动。我们朝一个方向上持续不断地去拉才能改变人的内心,所以活动情景的创设相当重要。二、驱动力激发如果分组解决了力量需要的第一层含义,存在感,动力激发也是第二层含义。

励志教育三阶段1.形象影响理想2.寓励志于快乐21天以后进入励志教育的第二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什么呢?叫做励志于快乐,我可以把励志用快乐的方式来做,所以我那个时候搞了一个叫做每周一歌。

什么叫做每周一歌?就是每一周唱一首歌,那种歌是特别励志的感觉,我们六个小组选六首歌,六首歌在最后那一周抽签搞班歌会演。这就七周,49天加21天,超过了很长时间了。

3.班级励志教程第三个阶段是班级励志教程,和看病相反,治病的时候你的病比较厉害的时候,你会一开始干吗?先用猛药把病情稳住再说,励志教育恰恰相反,你必须先从缓入手,然后再进行猛药,所以这个时候我就编了一个班级励志教程,总共二十一篇,这二十一篇干吗呢?每三天读一篇。

学生进了教室以后,全体起立,大声的朗诵班级励志教程,朗诵结束坐下来开始早读。二十一篇读多少天呢?63天,再加上前面的70天,总共133天。

一个学期的励志教育都是这种类型的文章。当我真正把学生的激情调动起来以后,我们下面要干一件事情是什么?是不是我们用这种方式就可以让我们的学生持续不断的学下去?不是的,我们需要一个东西支撑评价。

三、评价结构奖励是一个非常有讲究的一件事情。你可以有分数的奖励,也可以有言语的奖励,也可以有物质的奖励。奖励的对象奖励什么呢?不仅仅是分数,他的日常生活的每一件事情都要奖励。比如值日,今天周一这个组值日,周二这个组值日是这么干的吧?只要是这么分配,轮到这个组的时候,这个组说又该我们组值日了。

总是有人打扫不彻底,要么就是有人干活偷懒。但是我们不会这么干,我们怎么干?三天,投三天招标,周一到周三能够承担值日的工作,而且保证连续三天是第一的,发证书。

这个证书有用,这个证书跟学期末的评优是挂钩的,他们很在乎。三天中只要有一天不是第一的,就没有证书。难吗?不难,为任务来值日的,总有人做不到极致,如果是为荣誉而争的话,他就会做到极致,值日就这么简单,让你的学生动起来了,每一项工作都这么去做。

使所有的日常评价都跟最后的评价挂钩,叫做奖励结构。奖励结构是合作学习赖以提高学业成绩的最为关键的因素。在合作性的奖励结构当中,一个学生的成功同时也会帮助别人成功,学生之间存在一种正向的互赖关系。

结束语教育要满足学生的四种心理需要——归属感、存在感,力量的需要,以及自由和快乐的需要。表格分组解决人的存在感,打造分组的过程完成学生心理归属的需要,给他成长的力量,用自由用评价来促进这种力量持续不断的延续下去,也许真的可以做到“草在结子,风在摇曳,我们就这么站着,什么都不说就十分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