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是通过哪些途径传播的 要怎么治疗

2017-11-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登革热是东南亚流传的一种病,属输入性病例,登革热病毒是小型黄病毒,属于黄热病毒属,能引起登革热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花脚蚊)叮咬人传播的传染病,由于目前尚无可以应用的登革热疫苗,预防控制登革热的唯一有效措施是控制蚊媒,切断传播途径.登革热病毒能够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包括有生命危险的失血性休克综合征和较少见的伴有肝衰与脑病的急性肝炎.感染登革热病毒轻则突然发热.剧烈肌肉疼痛.骨关节痛,重则广泛出血.迅速休克.夏季蚊子多,所以人们要注意防蚊. 登革热的早期症状与感冒很像,因此不少

登革热是东南亚流传的一种病,属输入性病例,登革热病毒是小型黄病毒,属于黄热病毒属,能引起登革热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花脚蚊)叮咬人传播的传染病,由于目前尚无可以应用的登革热疫苗,预防控制登革热的唯一有效措施是控制蚊媒,切断传播途径。

登革热病毒能够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包括有生命危险的失血性休克综合征和较少见的伴有肝衰与脑病的急性肝炎。感染登革热病毒轻则突然发热、剧烈肌肉疼痛、骨关节痛,重则广泛出血、迅速休克。夏季蚊子多,所以人们要注意防蚊。

登革热的早期症状与感冒很像,因此不少患者都把登革热当做感冒来治疗,这样不仅耽误时间,也会加重病情!那么登革热的早期症状是怎么样的呢?如何正确判断是否患有登革热呢?登革热早期的症状有起病急,突发高热,可在24小时内达到39℃-40℃。有头痛、眼球后痛,同时伴有背痛,周身骨、肌肉及关节痛。可有消化系统表现,比如胃纳减退、恶心、呕吐,偶有腹痛、腹泻或便秘等。

有的患者可有出血表现,如刷牙时牙龈出血、便血等。 登革热的体征:面、颈、胸部潮红,口腔黏膜可见出血点,皮肤出血点或皮疹,可为多种形态的皮疹。少数病人在早期还可以触摸到浅表淋巴结肿大。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儿童病例发病可能比成人较慢,症状也不典型,如低龄儿童可能只有低烧,骨痛等症状自己无法口述,仅能发现精神状态差,这样就容易被忽视或者误诊。如果家长们发现有以上症状,应该要及时带孩子治疗!

许多人都在问:登革热会传染吗?登革热会传染!但是此病并不会经由人与人之间传播,与患者接触是不会被传染的。登革热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并且登革热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以发病前一天至发病后五天的传染性最强,轻型和隐性感染者都可能是重要的传染源。

那么登革热是怎么传染的呢?与患者接触是不是会被传染呢?登革热是通过带有登革热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而传染给人类。当人被带病毒蚊子叮咬后,病毒会从蚊子之唾液进入人体血液而感染。如果病者在刚发烧前至退烧期内被蚊叮,病毒就有可能传给蚊子继而传播开去。因此一旦确诊为登革热都会建议要隔离治疗并观察一段时间!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是什么呢?登革热病毒是藉由病媒蚊叮咬从而人传给人的,病患从开始发烧的前一天直到退烧,此期间都具有病毒传染力,这也称之为登革热病患之病毒血症期。病媒蚊叮咬登革热病患8~15天后,则具有终生传染病毒的能力。因此,一旦被病媒蚊叮上,就有很大几率患登革热!

登革热的传播媒介主要是埃及斑蚊和白线斑蚊,在台湾均存在,但是分布领域有异。埃及斑蚊分布在北回归线以南,其活动主要在家户室内,部份在室外,所以在人口高密度都市,埃及斑蚊具有重要的传染地位;而白线斑蚊分布遍及全岛,但大多数均生活在野外。

我们知道登革热这种疾病对于我们来说影响是多样的,登革热这种疾病生活中很少听说过,但是一旦发生登革热疾病,危害是特别大的。登革热的出现似乎打破了人们正常的生活。那么,登革热的具体危害是什么呢?一起看下。

1.急性血管内溶血最为常见,发生率约为1%,多发生于红细胞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ase dehydrogenase,G6PD)缺陷的患者,主要表现为排酱油样小便,贫血,气促,心率加快,尿标本检查无或仅有少量红细胞而潜血试验呈强阳性,值得注意的是当发生急性血管内溶血时,血液中G6PD含量可在正常范围,而于1个月后才出现含量缺陷,这是因为发生急性血管内溶血时,血液中G6PD缺陷的成熟,衰老红细胞已裂解,剩下的是G6PD含量相对较多的年幼红细胞,当其发育成熟,衰老时才逐渐出现G6PD缺陷所致。

2.精神异常,个别患者可并发感染性精神异常,尤其多见于有精神病家族史的患者。

3.心肌炎,严重病例可发生心肌炎,主要表现为心跳,气促,心率增快,可出现心律失常。

4.肝功能损害,轻度肝功能损害常见,主要表现为肝轻度肿大,边缘锐利,质软,肝功能检查出现ALT,AST 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等升高,严重病例可发生总胆红素(TBIL)升高,甚至出现肝肾综合征。

5.尿毒症,多见于登革出血热患者,大量出血或急性血管内溶血可促进尿毒症的发生。

登革热的危害我们了解了,希望大家要重视登革热疾病,登革热虽然危害特别多,但是及早治疗危害是很少的。另外提醒登革热患者在进行登革热治疗时候,一定要有耐心,要搞清楚自身登革热的状况进行合理治疗。

登革热要怎么治疗呢?目前对于登革热并没有确切有效的病原治疗药物,主要还是采取对症治疗措施。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在有防蚊设备的病室中隔离到完全退热为止,不易过早下地活动,防止病情加重。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下对症要如何治疗?

1、高热应以物理降温为主。对出血症状明显的患者,应避免酒精擦浴。解热镇痛剂对本病退热不理想,且可诱发G-6PD缺乏的患者发生溶血,应谨慎使用。对中毒症状严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口服强的松5mg3次/日。

2、维持水电平衡 对于大汗或腹泻者应鼓励患者口服补液,对频繁呕吐、不能进食或有脱水、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应及时静脉输液,但应高度警惕输液反应致使病情加重,及导致脑膜脑炎型病例发生。

3、有出血倾向者可选用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素C及K等止血药物。对大出血病例,应输入新鲜全血或血小板,大剂量维生素K1静脉滴注,口服云南白药等,严重上消化道出血者可口服甲氰咪呱。

4、休克病例应快速输液以扩充血容量,并加用血浆和代血浆,合并DIC的患者,不宜输全血,避免血液浓缩。

5、脑型病例应及时选用20%甘露醇250~500ml,快速静脉注入,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以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发生。

夏季是登革热的高发期,生活在炎热地区的朋友们更要注意登革热的传播!预防才是硬道理,为了孩子和家人的健康,请大家一定要做到以下几条,将登革热扼杀在摇篮里!首先要疏通沟渠、下水道,防止积水,特别要注意下水道等潮湿地方的卫生,以免蚊子的大量繁殖。

其次,在蚊子活动密度较高的地方适当地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杀灭;疫情发生时不要到蚊子滋生地活动,不要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另外,夏天要注意使用纱窗等物理隔离蚊虫工具。然后还要养成睡觉时放蚊帐的习惯,亦可用驱蚊水涂抹皮肤。最后,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植植物,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不要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

如果你的孩子患上登革热,家长应该细心护理孩子,配合治疗措施帮助孩子早日康复。除此之外,家长要特别注意孩子的饮食问题,一些食物可能诱发孩子疾病的恶化,应该远离。革热患者的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忌辛辣。

平时做菜时,妈妈们要避免使用辛辣刺激的调味品,如辣椒、花椒粉、咖哩粉等;一些刺激性的饮品,如咖啡、酒精都不能孩子接触到,特别是有些家长会在自己喝酒的时候让孩子也尝一点,这是非常不对的做法;牛奶、豆浆以及含有较多粗纤维的食物,如芹菜、黄豆芽、洋葱等,在孩子生病时都不应该让孩子食用。

登革热一度成为全城热搜的词语之一,14年登革热的突然来袭,令许多人都措手不及,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南方地区就出现3万多例登革热病例!相信不少人都心有余悸,害怕自己成为了毒蚊的下一个目标!那么哪些人容易招蚊子呢?

1、容易出汗体温比较高的人。大量排汗的同时会将大量的气体分子带出来,体表的氨基酸升高,这些成分会对蚊子起到很强的吸引作用,蚊子的触觉腺有很强的体味气味感受器,能够敏锐的捕捉到这些气息,从而寻找到目标,所以经常出汗并且体温高的人容易招引蚊子。

2、运动量大的小孩。小朋友相对于大人来讲,新陈代谢比较快,分泌旺盛,也容易吸引蚊子叮咬。3、呼吸频率快的人。如果呼吸频率快、体温高,那么产生的二氧化碳必然多,这对于蚊子来说吸引力是非常强的。现在有很多的灭蚊装置都是利用二氧化碳来诱杀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