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名的古城 上帝之山巴库旅游攻略

2018-03-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巴库的名字来源众说纷纭,比较多的是两种解释.其一来源于波斯语,意味被风袭击的城市.这里在冬季的会受到狂风的侵袭,但是还有不少人认为是来源于古波斯语中的“上帝之山”.巴库属于东二区,而我国的中国北京时间则属于东八区,因此可以说巴库与中国的时间是存在一定的差别的,东二区与东八区相差6个时区,所以相6个小时,这个时间的差别说大不大,但说小也不小,因此在游玩的时候也还是一定要注意时差的问题. 巴库是阿塞拜疆共和国首都,里海一个大港口,外高加索第一大城市和交通枢纽,坐落于巴库油田而被称为“石油城”.巴库位

巴库的名字来源众说纷纭,比较多的是两种解释。其一来源于波斯语,意味被风袭击的城市。这里在冬季的会受到狂风的侵袭,但是还有不少人认为是来源于古波斯语中的“上帝之山”。

巴库属于东二区,而我国的中国北京时间则属于东八区,因此可以说巴库与中国的时间是存在一定的差别的,东二区与东八区相差6个时区,所以相6个小时,这个时间的差别说大不大,但说小也不小,因此在游玩的时候也还是一定要注意时差的问题。

巴库是阿塞拜疆共和国首都,里海一个大港口,外高加索第一大城市和交通枢纽,坐落于巴库油田而被称为“石油城”。巴库位于里海西岸阿普歇伦半岛南部。其面积2192平方公里,人口近300万(2008年)。巴库由10个行政区和46个城镇组成,1月平均气温为4℃,7月平均气温为27.3℃。

巴库是历史上著名的古城。在18世纪,巴库为巴库汗国都城。1813年并入沙俄的版图,19世纪70年代开始工业开采石油。1922年成为苏联的一部分,1991年苏联解体后为阿塞拜疆共和国首都。

因为以前阿塞拜疆在1936年成为原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所以年纪大一点的人都会说俄语,不过现在当地人还是习惯说阿塞拜疆语.这里的官方语言是阿塞拜疆语,属突厥语系。阿塞拜疆语和维语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互通。

但是人们一般使用俄语,一般来说,只要受过教育的人都使用俄语。目前在阿塞拜疆暂时不能使用只带有银联标志的银行卡。阿塞拜疆用卡环境欠佳,尽量带现金,需要时进行兑换。 注意用卡安全,防止盗刷。

阿塞拜疆医疗设备陈旧,药品匾乏且多为进口,价格较高外国公民在阿塞拜疆治病全部自费。 巴库市场上的商品品种不够齐全,某些商品比如小家电、文体用品、药品等还相当匮乏,所以游客最好自备一些常用药品。

阿塞拜疆人绝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十叶派。他们对左手传递东西或食物很反感。认为左手卑贱,用其待人是极不礼貌的。 阿塞拜疆人禁食猪肉、忌食驴肉、狗肉和骡肉,也不吃自死的动物肉和血液。 *当地居民有良好的卫生习惯,着装讲究,男士不能穿短裤出门。

这是由GMP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巴库水晶体育馆,位于阿塞拜疆。这个项目还没有对外开放使用。图片所显示的这个项目由众多水晶模块堆积而成,在之前的阿塞拜疆是前所未见的,这个项目从动工到完成,仅仅用了八个月的时间。

这个体育馆拥有25,000个座位,包括音乐厅和体育场在内的各种设施均由轻钢结构制成,外观类似于切割的水晶。据了解,投资方对这个项目最早的设想是作为一个临时的项目,但是进过多方面地努力,该项目经过很多巧妙地改变,最终使这个项目在该地成为了长久的地标性建筑。该建筑位于巴库外的一个半岛上,其上装有9500个 LED灯,当天黑时,灯会亮起,格外绚丽。

火焰塔是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的新地标建筑,屹立在巴库里海边的高地上,在巴库的任何角落几乎都能看到它。三座火焰状的塔体用蓝色的镜面玻璃做外装饰,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都晶莹剔透,熠熠生辉。

火焰塔的照明由欧司朗子公司设计和提供技术, 夜晚,三个火焰塔的外观变成了巨大的显示屏,使用超过10000大功率LED灯具把火焰塔装饰的富丽堂皇,美丽动人。

喷泉广场位于巴库市中心,巴库老城东北角城外,独立大街与阿塞拜疆大街十字路口东侧。这里空间虽然并不像第比利斯自由广场或埃里温共和国广场一样开阔,但地位一样重要,绿化也是外高三国首都广场里最好的。

广场中心是Nizami Gəncəvi雕像及台阶式大喷泉池,巴库老城最大的北大门Shamakhy门,阿塞拜疆科学院,阿塞拜疆文学博物馆,及大批影剧院、商店、餐饮服务,均集中于广场四周。

巴库城历史悠久。现存老城格局是12世纪席尔旺沙王朝定都后形成的。主要建筑则是更后来修建/重建的。主要景点有席尔旺沙宫、处女塔、“布哈拉”及“木尔坦”两处商栈。

若干古清真寺,双门洞的北面正门沙马赫门等。城北的巴库主干道——独立大街,城南里海海滨,也分别是建筑、风景集中地。2000年老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

突厥人对很多建筑都命名为“处女塔”,而以巴库和伊斯坦布尔的最为有名。不过这些名字虽然一样,但来历各有不同。巴库处女塔始建于12世纪,本来位于老城东南角里海畔。但对它始建时的建筑功能仍有不同意见。

后经历代叠修与海岸变化,现存建筑高29米,位于离海不足百米处。塔平面呈钥匙孔状,北圆南尖,据说有冬暖夏凉之效。塔内有古井及巴库老照片展览等。2000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