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禁止学生打包叫外卖 称影响坏境卫生

2017-08-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就在前几天,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下发了一则通知<关于校园内禁止违规打包送餐和商业推销活动的实施细则>,这则通知很快在校内引起轩然大波.通知规定,禁止学生叫外卖,禁止将食堂饭菜打包进宿舍,禁止在校内各食堂的一切现金交易,学生们必须亲自去食堂吃饭,要是病了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将饭菜打包进宿舍的,得凭辅导员证明,并自备非一次性餐具到食堂去买.这个波动迅速蔓延到网上,引起众人热议.拿管小朋友的方式管大学生,是真的“没有办法的办法”,还是学校和学生之间,没有建立起平等.有效的对话平台?事件|叫外卖,就是没

就在前几天,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下发了一则通知《关于校园内禁止违规打包送餐和商业推销活动的实施细则》,这则通知很快在校内引起轩然大波。

通知规定,禁止学生叫外卖,禁止将食堂饭菜打包进宿舍,禁止在校内各食堂的一切现金交易,学生们必须亲自去食堂吃饭,要是病了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将饭菜打包进宿舍的,得凭辅导员证明,并自备非一次性餐具到食堂去买。这个波动迅速蔓延到网上,引起众人热议。

拿管小朋友的方式管大学生,是真的“没有办法的办法”,还是学校和学生之间,没有建立起平等、有效的对话平台?

事件|叫外卖,就是没有社会责任感?

校方说:“自己的消费还要增加环境压力,说明没有社会责任感,以后怎么担当社会责任?”

对于出台通知,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副院长陈克明解释说,最主要的原因是学校白色垃圾污染增多。

“宿舍内不能降解的饭盒堆满垃圾箱,天一热,臭不可闻。”“有的学生,没下课就拿着手机开始订餐,回到宿舍躺在床上,边玩手机边等饭,这样容易养成懒散的习惯,不利于个人成长。经常用一次性餐具,不环保,这也说明一些学生缺少社会责任感。”不爱吃的饭不吃,不易养成好习惯。

学校另一位负责人说,本来,偶尔打包到宿舍也是合理的,但通知出台前,学校经过一个多月的劝说与教育,收效却不明显,不得已才使用“一刀切”的办法。

呼声|“为什么就我们学校例外?”

学生说:“国内多数高校允许学生打包进宿舍,为何我们学校例外?”“叫外卖只是个人行为,能否上升到社会责任感的高度?”

根据该通知规定,学生的执行情况,由校学工处负责巡查,一经发现违规现象,将通报批评,并与学生综合测评挂钩:发现学生参与叫餐、送餐及商业推销活动的,“第一次……扣综合测评分5分;第二次……扣综合测评分10分;第三次,本学期综合测评分不及格,由学校根据其实际表现给予严重警告及以上的纪律处分”。据了解,该校学生的综合测评分,关系到奖学金的评比,也关系到学生升学的问题。

学生对这一通知颇有微词,他们认为,比起校内食堂,校外餐馆的外卖好吃也不贵。而且,“不准用现金交易,更是给学生带来不便”。

也有一些学生力挺学校的做法:“扔饭盒的同学,你考虑过保洁员的感受吗?你考虑过那些没丢饭盒的同学经过垃圾桶的感受吗?”

趋势|“网上下单订饭,大势不可挡”

“幸好我们学校没禁!”郑州一所大学大三学生姚一瑶说。

在学校,叫外卖,在食堂打包,对小姚来说是常事。她告诉记者,一次,她在食堂吃到一只“小动物”,此后,好长时间不想去吃。食堂每到饭点人超多,排队要等很长时间。“而且,饭也不怎么好吃。”订外卖的话只需打个电话,好吃不贵还方便。

从这学期开始,姚一瑶也开始在网上订餐了,“我觉得网上下单是大势所趋,学校无法干预。何况,我从不在课堂上下单”。

小姚认为,学校需要做的是,扩大学校食堂规模,提高食堂饭菜质量,满足学生的胃。对于一次性饭盒堆积问题,她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比如,可以加强宿舍管理,用一次性饭盒的扣分,这也比禁止学生打包回宿舍要强。

强制|只能导致“学生和老师打游击”

订餐、叫外卖,不止发生在大学,一些中学尤其是高中,学生们也喜欢在校外订餐。

每到中午,郑州一些中学的值班老师就在学校门口值班,制止学生订外卖。“我们学校老师值班,只是没有下文件禁止。”郑州一所中学的老师黄晴说,但学生们会和老师打游击。

黄晴说,堵不如疏,学校更要考虑如何引导学生,一味堵,学生可以把饭带到教室或者操场吃。

黄晴说,在他们学校,曾针对饭菜质量设计20个问题调查,75%的学生是认为饭菜不可口,才去订的外卖。其实,学生也不想订外卖。“如果学校的饭菜好吃且不贵,会大大减少订外卖。”

对话|建个双方都认可的平台

“大学生毕竟是一个群体,不能因为小部分人的行为,而去约束大部分人。”郑州轻工业学院老师刘磊说。

当一件事情,用校纪校规去通知的时候,“是最没有办法的办法”。即便要发这种通知,也需要前期充分调研,而不能突然抛出规定,这会让很多人无所适从。刘磊认为,多次劝说并不代表普查,如果下发通知时能把普查结果同时发布,就很有说服力,“一刀切”也不是不可以,但需要拿出绝大多数人都赞成的依据。

刘磊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一个校方和学生之间的长效对话机制,可以建立多层次的学生座谈会,新规出台前,一定要广泛征集意见,让校方真正了解学生的诉求,让学生了解为啥要下发通知。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有一个双方都认可的对话平台。”刘磊说,现在很多学校都有政务微博,学校对问题的回复要做到言之有物,否则学生对政务微博会越来越“不感冒”。不过,这是一个长期磨合的过程。

落地|出台制度,是为了最终落实

“校方、学生双方都需要站在对方立场上看问题。”郑州市教科所专家王海燕说。

“学校禁止学生叫外卖”,有校方的考虑:一是担心影响上课纪律;二是担心影响宿舍卫生,“天气一热,臭不可闻”;三是认为不在宿舍就餐,在食堂就餐,便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校的通知有一定的道理。对于校方来说,学校有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管理校内事务的权力,只要校方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法,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是可行的。

出发点好,又没违法,但想一禁了之,落实却难。因为,校方没有考虑学生为什么愿意叫外卖、学校的饭菜质量如何、饭菜种类多少、饭菜价格、就餐环境等。

学校如何认真考虑上述问题,也会引发学生思考:自己以往的做法,是否合理,有啥值得反思的。

责任与智慧|学校的权力有边界

有人认为,学生在学校生活、学习,学校对校园内的一切事务进行管理,这于法于理都是应该的。

“不错,学校作为管理方,对宿舍、食堂、教室进行管理,这本是学校应尽的职责,但订外卖、打包、现金交易等,都是学生生活层面的事情,学校如果对此进行行政干预,就难免有越界之嫌。”河南天之权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少春说,其实,学校权力也是有边界的。

大学生订餐、打包,该不该管是一回事,如何管又是另一回事。管理是一种责任,如何管理是一种智慧。责任不落实是学校的失职,而管理手段没有边界也只会适得其反。

现在不少高校,要么是管之过细收效微,要么是管理真空出漏洞。所以,要求学生做好自身的事,高校也要把学校的管理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