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实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介绍 教你如何正确食用它

2017-07-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芡实,又名:鸡头米.鸡头莲.鸡头荷.刺莲藕.假莲藕.湖南根,拉丁文名:Euryale ferox.睡莲科.芡属植物芡实的种仁.据史料,芡实首见于<神农本草经>,被视为延年益寿的上品,认为其具有"补中.除暑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等作用.<本草纲目>认为芡实能"止渴益肾,治小便不禁,遗精.白浊.带下".现代研究表明,芡实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素,如蛋白质.钙.磷.铁.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B2.C.粗纤维.胡萝卜素等,并且容易消

芡实,又名:鸡头米、鸡头莲、鸡头荷、刺莲藕、假莲藕、湖南根,拉丁文名:Euryale ferox.睡莲科、芡属植物芡实的种仁。据史料,芡实首见于《神农本草经》,被视为延年益寿的上品,认为其具有“补中、除暑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等作用。《本草纲目》认为芡实能“止渴益肾,治小便不禁,遗精、白浊、带下”。现代研究表明,芡实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素,如蛋白质、钙、磷、铁、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B2、C、粗纤维、胡萝卜素等,并且容易消化。

医用价值

种子含淀粉,供食用、酿酒及制副食品用;全草为猪饲料,又可作绿肥。供药用,功能补脾益肾、涩精。

芡实味甘,性平,无毒,功能有滋养强精,收敛,具镇静作用。主治遗精白浊,小便失禁,带下,泄泻,腰膝痹痛,神经痛,关节炎。《本草经疏》云:“茨实,味甘气平,无毒,补脾胃固精气之经也。”《本草经百种录》更论述道:茨实“质黏味涩,而又滑泽肥润,则不伤于燥。凡脾肾之药,往往相反,而此则相成,故尤足贵也。”

用于遗精、滑精。芡实甘涩收敛,能益肾固精。适用于肾虚不固之遗精、滑精等症。常与金缨子同用,如水陆二仙丹;亦可与莲子、莲须、牡蛎等配伍,如金锁固精丸。

用于脾虚久泻。芡实既能健脾除湿,又收敛止泻。用于脾虚湿盛,久泻不愈之症,常与白术、茯苓、扁豆等健脾药物同用。

用于带下病。由于芡实能益肾健脾,收敛固涩,故又有良好止带而治带下病的作用。治湿热带下,可与清热利湿之黄柏、车前子等配伍,如易黄散汤;治脾肾两虚之带下,可与补益脾肾之党叁、白术、山药等同用。

功效主治

功效:健脾除湿,固肾益精。 主治:久泻不止,小便不禁,腰膝痛,湿痹,男子淋浊遗精,女子赤白带

淮山茨实扁豆排骨汤

材料:可选用淮山15克,茨实15克,炒薏米15克,炒扁豆15克,北芪12克,白术10克,猪排骨200克。

制法:先用水浸泡淮山,以去掉硫磺之味。扁豆、薏米用锅炒至微黄,猪排骨洗净血污并斩件,茨实、北芪、白术用清水洗净,然后将全部用料放进汤煲内,用中火煲1个半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此汤有健脾醒胃、去湿抗疲劳作用,对于脾虚湿重、精神不振者尤宜。

淮山茨实薏米汤

材料:每次可选用淮山15克,茨实15克,炒薏米15克,炒扁豆15克,北芪12克,白术10克,猪排骨200克。

制法:如上。

功效:健脾醒胃、去湿抗疲劳,对脾虚湿重、精神不振者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