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栀子的食用方法_山栀子的注意事项

2017-08-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山栀子的食用方法,山栀子的注意事项等知识,更多请查阅学习啦网,希望对你有帮助! 山栀子的简介 [中文名]栀子(<本经>) [类别]果实类 [异名]木丹(<本经>),鲜支(<上林赋>),卮子(<汉书>孟康注),支子(<本草经集注>),越桃(<别录>),山栀子(<药性论>),枝子(<唐本草>),小卮子(<本草原始>),黄鸡子(<广西中药志>),黄荑子(<闽东本草>

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山栀子的食用方法,山栀子的注意事项等知识,更多请查阅学习啦网,希望对你有帮助!

山栀子的简介

【中文名】栀子(《本经》)

【类别】果实类

【异名】木丹(《本经》),鲜支(《上林赋》),卮子(《汉书》孟康注),支子(《本草经集注》),越桃(《别录》),山栀子(《药性论》),枝子(《唐本草》),小卮子(《本草原始》),黄鸡子(《广西中药志》),黄荑子(《闽东本草》),黄栀子(《江苏药材志》),山栀(《药性论》),林兰(《谢康乐集》)。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山栀的果实。

山栀常绿灌木,高0.5~2米,幼枝有细毛。叶对生或三叶轮生,革质,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7~14厘米,宽2~5厘米,先端渐尖或短渐尖,全缘,两面光滑,基部楔形;有短柄;托叶膜质,基部合成一鞘。

花单生于枝端或叶腋,大形,白色,极香;花梗极短,常有棱;萼管卵形或倒卵形,上部膨大,先端5~6裂,裂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花冠旋卷,高脚杯状,花冠管狭圆柱形,长约3毫米,裂片5或更多,倒卵状长圆形;雄蕊6,着生花冠喉部,花丝极短或缺,花药线形;子房下位1室,花柱厚,柱头棒状。果倒卵形或长椭圆形,有翅状纵梭5~8条,长2.5~4.5厘米,黄色,果顶端有宿存花萼。花期5~7月。果期8~11月。

山栀子干燥果实长椭圆形或椭圆形,长1~4.5厘米,粗0.6~2厘米。表面深红色或红黄色,具有5~8条纵棱。顶端残存萼片,另一端稍尖,有果柄痕。果皮薄而脆,内表面红黄色,有光泽,具2~3条隆起的假隔膜,内有多数种子,粘结成团。种子扁圆形,深红色或红黄色,密具细小疣状突起。浸入水中,可使水染成鲜黄色。气微,味淡微酸。以个小、完整、仁饱满、内外色红者为佳。个大、外皮棕黄色、仁较瘪、色红黄者质次。

山栀子的食用处理方法

本植物的根(栀子花根)、叶(栀子叶)、花(栀子花)亦供药用。10月间果实成熟果皮虽黄色时采摘,除去果柄及杂质,晒干或烘干。亦可将果实放入沸水(略加明矾)中烫,或放入蒸笼内蒸半小时,取出,晒干。

山栀子的食用方法

1、栀子清肝汤

功效:主治肝火风热上攻,遂成鬓疽,痛连颈项、胸乳,太阳等处,或寒热晡甚,胸胁满闷,口苦舌干者。 组成:牛蒡子3克、柴胡3克、川芎3克、白芍3克、石膏3克、当归3克、山栀3克、牡丹皮3克、黄芩1.5、黄连1.5、甘草1.5克 用法:用水400毫升,煎取320毫升,食后服。 来源:《外科正宗》卷二。

2、香附栀子粥

功效:舒肝理气,清热泻火。 配方:香附6克,栀子10克,粳米100克。 制法:先把香附、栀子加水煎煮,去渣取汁,用药汁与粳米一起煮粥。 用法:早晚分食。

3、栀子厚朴汤

功效:主治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 组成:栀子9个(劈) 厚朴12克(炙,去皮) 枳实9克(水浸,炙令黄) 用法:以水4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4、栀子豉汤

功效:清热除烦。 组成:栀子9克(擘)、香豉4克(绵裹) 用法:以水400毫升,先煮栀子,得250毫升,纳鼓煮取150毫升,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止后服。 方论:方中栀子味苦性寒,泄热除烦,降中有宣;香豉体轻气寒,升散调中,宜中有降。二药相合,共奏清热除烦之功。 来源:《伤寒论》。

5、栀子仁莲子粥

功效:清热化湿,主治老年性阴道炎证属湿热下注兼有心火盛,症见带下黄,心烦易怒,失眠。材料:栀子仁5克、莲子1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做法:栀子仁5克碾成细末。先煮莲子10克,粳米50克。粥成时,调入栀子末稍煮即可,加白糖适量调匀服食,分两次服,每日1剂,每一疗程连且艮3―5日。

山栀子的注意事项

1、哪些人不能吃山栀子

【宜忌】:脾虚便溏者忌服。

1、《本草汇言》:"吐血衄血,非阳火暴发者忌之。

2、《得配本草》:"邪在表,虚火上升,二者禁用。

2、山栀子的适用人群

栀子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焦栀子有凉血止血的功效,有治疗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疳的作用,有以上症状者适用。

3、山栀子的食用禁忌

脾虚便溏者忌服。

看过“山栀子的食用方法”的人还看了: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