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房钱》编剧单联全: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当编剧

2018-01-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原标题:"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当编剧!") 范明(饰赵明浩)和左小青(饰郑楠楠)道出了关于"私房钱"的那点事儿 单联 金羊网-羊城晚报12月26日报道羊城晚报记者 章琰最近,一部在江苏卫视热播的家庭轻喜剧<老公们的私房钱>(以下简称<私房钱>),让观众对中国式婚姻关系"涨了姿势".为了创作该剧,年逾古稀的编剧单联全拿出了多年的生活积累,将"私房钱"那点事儿说得惟妙惟肖,也将中国传统家庭祖孙三代捆绑式的关系

(原标题:“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当编剧!”)

范明(饰赵明浩)和左小青(饰郑楠楠)道出了关于“私房钱”的那点事儿

单联

金羊网-羊城晚报12月26日报道羊城晚报记者 章琰最近,一部在江苏卫视热播的家庭轻喜剧《老公们的私房钱》(以下简称《私房钱》),让观众对中国式婚姻关系“涨了姿势”。为了创作该剧,年逾古稀的编剧单联全拿出了多年的生活积累,将“私房钱”那点事儿说得惟妙惟肖,也将中国传统家庭祖孙三代捆绑式的关系阐述得鞭辟入里。

近日,单联全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专访,他不仅对男人藏私房钱的行为深表反感,直言“男人没有本事让自己的女人在金钱上得到满足,就是男人的失败”,还对家长干涉儿女生活的行为毫不留情地进行斥责,认为他们“越搅和越乱”。作为圈中的性情中人,单联全还不忌得罪人,直批“抢IP”、“请枪手”、“演员片酬破亿”等现象,把“有一说一”的秉性发扬光大。

A新剧背后的社会现象

在《私房钱》中,单联全将“老公们”藏私房钱的细节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范明饰演的郑家大女婿,看得人忍俊不禁。单联全告诉记者:“剧里有很多桥段是我多年的生活积累。我有几本用了四十多年的素材记录本,专门记录平时发现的各种生动的故事和话语。比如范明将私房钱藏在鱼肚子里的故事,那是二十多年前,我的一个邻居过年回家,想偷偷多给老父亲几个钱,又怕老婆发现,就把钱藏在鱼肚子里,不料从来不做饭的老婆突然勤快起来,非要亲自做一顿年夜饭,结果私房钱被老婆发现了,夫妻大战一场。”

关键词: “私房钱”

“私房钱无论多少,都会伤害夫妻之间的信任”

对于“私房钱”,该剧导演白杨的理解是:“小藏怡情丰富生活,大藏破坏家庭。”但单联全并不完全赞同这种说法:“凡是背着妻子藏私房钱,无论藏多藏少,都会伤害夫妻之间的信任。”藏私房钱的做法会让男人觉得窝囊,但单联全认为这纯属咎由自取:“男人藏私房钱说明女人社会地位的提高。男人没有本事让自己的女人在金钱上得到满足,这是男人的失败,是男人自己丢了面子,不要怪女人。”

对于女人把控男人财产的做法,单联全很能理解:“女人因为担心男人变坏,所以不让男人藏私房钱,这是可以理解的。男人藏私房钱往往不是为了这个家,而女人查私房钱常常是为了这个家。”不过,单联全也指出,女人管得太严是一种不自信,同时也会导致很多矛盾:“女人之所以查男人的私房钱,是对自己的男人不了解、不信任、不放心,同时也是一种不自信,是一种狭隘的表现,也是男人和女人产生矛盾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中国式妈妈”

“三代捆绑在一起,这是造成家庭矛盾的根源”

《私房钱》中,潘虹饰演的郑妈妈和王丽云饰演的李母都对孩子的生活干预颇多,一个干涉女儿女婿的夫妻财政问题,一个干预儿子的择偶问题,都弄得家里鸡飞狗跳。这两位妈妈,也引发网友对“中国式妈妈”和“中国式关系”的大讨论。单联全说:“上一代总是把自己跟下一代、下二代甚至下三代捆绑在一起,总是用自己这一代的理念约束他们,用自己这一生积累的财富供养他们,这无形中就让下一代失去了自主性、失去了自我奋斗的精神,‘啃老’就成了中国式家庭的一种独特风景。我身边就有一个自己都抱了孙子的50多岁的老男人,却还在‘啃’着80岁的老父亲,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

在单联全看来,“捆绑式”是中国式家庭矛盾的根源:“尽管我自己也没完全做到,但是我还是提倡应该吸收西方人的家庭关系理念,不然,我们培养不出腾飞的中国龙,只会培养出一批批小皇帝。中国式家庭关系固然充满了温情,但是绝对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如果哪一天我们做到了‘一辈儿管一辈儿,上辈儿不管下辈事儿’,那么我们的家庭关系也就正常了。”他以剧中两位妈妈为例指出:“现在的老人的确不应该再干涉儿女们的事了,否则越搅和越乱。老人对子女只能有提醒权、建议权,不应该有干涉权、决定权。我们老人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学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B新环境下的影视乱象

2012年,单联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曾直指“高片酬”、“请枪手”、“乱炒作”等影视圈三宗罪。时隔四年,单联全再次受访,谈及中国影视圈的现状,则用了“旧病未除又添新病”来形容:“那年你采访我时,我放了三炮,当时反响很大。可是,这些都成了空炮。如果问这几年电视剧市场有什么改变,那就是更加浮躁、更加混乱、更加偏离传统价值观。你炮轰高片酬,片酬不降反升,一部戏片酬上亿元了!你炮轰找枪手,现在已经形成剧本生产流水线了。我几年才完成一个原创剧本,人家流水线生产三天就可以合成,所以才出现了一部戏抄了二百多本书嘛!你炮轰演员乱炒作,现在越炒越热闹,各类真人秀节目,无形之中为演员炒作提供了绝佳平台。”这让单联全感觉很无奈:“越来越疯狂的电视剧收视率造假、越来越疯狂的IP改编热、越来越疯狂的小鲜肉造星,使得那些真正想好好拍一部良心剧的电视人越来越无所适从。”

关键词:抢IP

“业内疯抢大IP,是影视界的病态反应”

单联全:中国人干什么都喜欢一窝蜂。大IP有强大的粉丝群,有现成的素材,可以轻车熟路,于是就出现了“只要是IP,花多少钱都不放一个屁”,出现了一大批过分娱乐化、幼稚俗套、空洞浮夸、脱离现实的影视作品。许多网络作家都是涉世未深的年轻人,他们没有复杂的生活阅历,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没有扎实的创作功力,仅靠凭空想象、闭门造车,然后在网上形成自己的网络影响力和粉丝群。这种编撰出来的故事随意性很强,有些根本经不起推敲,有些虽然阅读性很强,但不具备改编成影视剧作品的元素,有些只是迎合小众,而这些小众又痴迷于原IP中的情境,当他们的丰富想象落实到影视剧画面的具象时,就会感到和原来的IP反差太大,于是失望继而疯狂吐槽。

一年里成百上千部大IP改编成影视剧,在急功近利的心态驱使下,影视圈浮躁,电视台浮躁,全社会都浮躁,编剧自然也跟着浮躁,于是没有几个人能潜下心来坚持体验生活搞原创了,这是目前影视界的一个通病。但是,业内疯抢大IP的大潮必将退去,今年有三百多部大IP改编的影视剧一败涂地,这给许多影视人打了一针清醒剂。

关键词:请枪手

“每道剧本生产流水线,有几十个枪手”

单联全:“剧本,剧本,一剧之本!”这句话圈内人都这样喊,但真正把一部戏的成功首先归于剧本的制片人为数不多。中国的编剧队伍很庞大,专业的几万人,业余的几十万人。当大量热钱涌入影视产业,当收视率可以用钱买卖,当剧本生产已经可以进行流水线作业,我们就不知道谁是编剧、谁不是编剧,谁是真编剧、谁是假编剧了。现在有许多剧本生产流水线,每一道流水线都有几十个枪手,专门替著名编剧写剧本;还有一些制作公司专门雇了一批人从国外搜集、抄袭他人的作品,经过拼凑改装,最后成了自己的“原创”,名利双收。而这些丑行即使暴露了也无人兴师问罪。郭敬明不是很红吗?于正不是还火吗?《锦绣未央》不也没停播,还喜捧收视金冠吗?投机取巧的“编剧”洋洋自得,埋头原创的作者仰天长叹,我们的队伍再不整顿,影视艺术真的要后退多少年了!

关键词:改剧本

“术业有专攻,不是什么人都能改剧本”

单联全:如今,编剧在创作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奇葩事,被要求为演员加戏份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资本的力量有时是编剧无法抗拒的。你可以拥有署名权,但当你把剧本交到剧组手里,你就失去了本应属于你的权利,就如同一个想整容的女人走进了手术室,大夫如何“修理”你,那就看手术大夫的水平高低了。我一贯欢迎演员改剧本。演员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适当进行台词和部分细节的改动是必要的,但是演员为了增加自己的戏份,不顾剧本的总体把握,一味给自己加戏,甚至带了自己的编剧到剧组,那是非常不应该的。而投资方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任意改剧本,也是屡见不鲜的。编剧只有做投资人、做制片人才有话语权,不然永远是个弱者。其实,“术业有专攻”,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编剧的,该干吗干吗,才是聪明人。

关键词:做编剧

“聪明的制片人,是不应该亏待编剧的”

单联全:国内一些影视制作单位的制片人,故意拖延甚至违约拒付小编剧稿酬的事屡见不鲜。作为一个资深编剧,我倒没有遇到欠薪的事,但这部《老公们的私房钱》在薪酬处理上也出现了一个有趣的情况:本来我的稿酬是以固定投资回报的形式和制片人签订了编剧合同,但在这部戏拍摄完成一年后,今年8月中旬,制片人找到我,说这部戏没有通过审查,许可证发不下来,也可能播不出去,因此没有钱付给我稿酬,实在不行他准备卖掉自家房产。出于一颗善良之心,我当即决定把我的稿酬砍掉一半,并当场重新修改了合同。可过了不久,我听说许可证办下来了,而且江苏卫视已经确定于12月5日在黄金时间播出。不过,我想得开,钱乃身外之物,既然是我主动要求减稿酬的,那就吃一堑长一智吧!不过我想借此跟国内许多制片人说一句,一部戏能否成功,剧本起到绝对关键的作用,抓住一个好编剧,是影视公司良性发展的重中之重,千万别为一时之利伤了编剧的心。

关键词:优质片

“《琅琊榜》的成功,并不是普遍现象”

单联全:强大的资本与强大的制作团队相结合,必然会产生强大的标志性力作。《琅琊榜》为影视制作树立了一个标杆,但绝不是当前影视创作的普遍现象。相反,互联网金融炒热了影视市场,也裹挟了影视市场。资本力量的涌入,无形之中推高了创作成本、打压了中小成本的影视制作,使得一线卫视独霸天下,二三线卫视每况愈下,这并不利于影视的繁荣。现在许多二三线电视台不买电视剧了,只能播二轮剧,许多中小影视机构也解散破产了。但仅靠几部优质大戏是不能撑起一片天的,除了高大上的《琅琊榜》,我们也需要一些制作成本低、演员面孔新、观众又喜闻乐见的优质作品,而这又取决于剧本创作的成功。

关键词:从业者

“冯小刚的炮轰,道出制作团队素质”

单联全:冯小刚先前炮轰:“剧组除了几个主创有文化,其他人都是民工。”我觉得他说得还算客气。有的剧组连主创都是农民工,什么人都能当编剧,什么人都能当导演,什么人都能管服装,什么人都能当美术师。有几个钱的老板当了投资人,七大姑八大姨全进组了,国内影视制作团队中的灯光组人员大部分都是农民工,他们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链,没办法,这就是现实。据说外国连打灯光的都是博士,这在中国简直是不可想象的,我们拍不出高质量的作品也就很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