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苏华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现代教育集团董事长苏华:让上职校成为孩子的骄傲

2018-03-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当前社会上技工的工资收入得到了很大提高,但社会地位一直没有得到认可.这需要国家加大对人才政策结构的调整并加强舆论引导,让百姓认识到孩子上职

“当前社会上技工的工资收入得到了很大提高,但社会地位一直没有得到认可。这需要国家加大对人才政策结构的调整并加强舆论引导,让百姓认识到孩子上职业院校是很光荣的。” 四川现代教育集团是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以职业教育为主体,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大型专业化教育集团,拥有中国地质大学德阳校区、四川省中江职业中专学校、四川省德阳黄许职业中专学校、德阳市职业技术学校、四川省德阳市旅游职业学校、四川现代科技职业学校、四川省会理现代职业技术学校、西昌现代职业技术学校、贵州省黔西县职业技术学校、德阳外国语学校、中江县继光实验学校、成都市创业人力资源交流服务中心、成都市创新就业培训中心等多个教育机构。

在校学生7万余人,教职工3000多人。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现代教育集团董事长苏华在3月7日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教育界小组会上呼吁:国家应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细化该体系建设标准。

会后,苏华委员在驻地接受了《民生周刊》记者的专访。 民:您在发言时建议国家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能具体阐释下这一提案吗? 苏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已经被提及多年,但具体按照什么标准建设现代教育体系目前还没有明确。

我认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标准应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层面来衡量。 从纵向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形成终身制。现代教育不仅能培养出专科层次的人才,也能培养本科、研究生、博士。从横向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要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坚持做好五个对接。

即坚持与产业布局对接,合理调整职业院校专业结构;坚持与企业需求对接,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坚持与技术进步对接,加强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坚持与岗位需求对接,改进培养模式和教育方式;最后还要坚持与行业标准对接,企业参与评价机制。

民:我了解到西部一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更渴望接受到应用技能很强的职业教育。 苏华:感谢《民生周刊》记者对西部教育问题的关注。

我建议在我国连片特困地区开展职教扶贫。首先要把“支教扶贫”作为新时期扶贫工作的重要抓手。把文化教育和技能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思想观念、综合素质、就业技能等方面提高贫困人口素质,真正变“输血”为“造血”。

其次应大力加强连片特困地区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尽快解决校舍、设施设备以及实训条件严重不足的问题,加快培养一大批有志于职教扶贫事业的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 第三就是国家要进一步完善扶贫助学机制。

建议将贫困地区中等职业院校学生每生每年的免费标准提高至3000元。同时还要积极扶持重点学校和专业建设。 民:今年春节之后,职业技工在各地人才市场里成为紧俏资源,这是否说明我国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已经与市场成功对接? 苏华:这个问题应该从两方面看,一是职业教育机构在人才培养上注重学为所用,学能所用。

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我国社会人才培养结构与需求结构还不够协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长期处于薄弱状态。

应该把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民:其实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尤其像高级技工,他们的年均工资收入可以用“可观”来形容,但是他的社会地位一直没有被很好的认可。对于这个问题,您是怎么看的? 苏华:我认为国家应该加大人才政策结构的调整,在选拔和干部的任命上适当向这方面人才倾斜。

其次,希望媒体也多宣传,转变百姓观念,用事实告诉大家从事技工职业一样能为国家做出很大贡献。 民:四川现代教育集团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苏华:四川现代教育集团将在国家和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指引下,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四川建设“西部经济高地”、深入推进“职教攻坚”的重大历史机遇,践行黄炎培先生“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教育思想,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努力建成管理科学、运转高效、质量一流、品牌卓越、效益显著的全国著名教育品牌和示范性教育集团。

争取到2015年,集团规模发展到在校在籍学生达10万人,教职工达5000人,教育资产超过3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