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潮歌又见敦煌 王潮歌:黄沙褪去 又见敦煌

2017-05-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作为首届丝绸之路国际(敦煌)文化博览会上展演的剧目之一,在象征着大漠中一滴水的剧场中上演的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让观众在穿越丝路历史文明中感受到了强烈的共鸣和

作为首届丝绸之路国际(敦煌)文化博览会上展演的剧目之一,在象征着大漠中一滴水的剧场中上演的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让观众在穿越丝路历史文明中感受到了强烈的共鸣和震撼。从刚开始对演出模式的新奇到逐渐入戏,整场演出中,许多观众都是含着眼泪看完了这部历史文化大剧。

这一场神秘瑰丽的千年穿越之旅,离不开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情景体验剧导演之一、《又见敦煌》的导演兼编剧王潮歌的精心打造。在文博会期间,王潮歌接受了记者的专访,讲述了她如何让观众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穿越,在黄沙褪尽的瞬间又见千年敦煌。

穿越,在历史与现实之间

第一次接到导演《又见敦煌》的邀请时,王潮歌并没有答应。

用王潮歌的话说,她不认为随便什么人就能轻轻松松把这个剧完成。尽管,她与张艺谋、樊跃共同开创了中国实景演出之先河,是业界著名的“印象铁三角”之一,并成功导演了《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等大型山水实景演出。但是,从丝绸之路到1600多年历史的莫高窟,面对这样一个宏大历史题材,她仍然觉得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不过,邀请方的诚恳态度最终使王潮歌接下了这部剧。“可是,这使我掉进了一个汪洋大海之中!”她这样形容接导这部剧后的感受。

幸好,敦煌的魅力“抓住”了她。“是敦煌空旷的戈壁荒漠吸引了我,在每一把沉寂的黄沙下面,都有故事,都有历史。”王潮歌说。

此后,王潮歌开始了对敦煌、莫高窟历史和文化书籍的大量阅读,她买到、找到所有能阅读到的与莫高窟相关的书籍进行研读。

在《又见敦煌》剧场的一角有一个小小的图书馆,那里陈列着王潮歌在创作过程中阅读过的所有书籍,排起来足足有十几米长。她说: “读完了这些书,我的心里才有了些底气!”

也是在不断地阅读中,她切实感受到了敦煌莫高窟历史文化的浩瀚无边,感到个人在历史、文明面前的渺小和无力,她说自己时时会伴有一种“胆怯感”,甚至是“绝望”。

这是个积累、沉淀、升华的过程,无疑也是个“痛苦的过程”。

在不断来回穿行于历史与现实之间时,王潮歌说自己的心中有了一个强烈的愿望:穿越。

她常常有这样的感觉,当她在“探访”中去了解某个古人时,她会觉得那个沉寂在历史深处的古人就在那里等着她,等着她去与之交流。

王潮歌相信,穿越是双向的,在对古人探访时,古人也会穿越到今天。而实现“穿越”,也正是她在导演《又见敦煌》这部剧的重要目的之一。

在经历了99次失败只得1次成功的多次实验后,她选择了颠覆性的“穿越式观演”模式。演出的内容是以6个线索人物为故事脉络,借五个典型的场景将千年的历史故事重现。

王潮歌曾说,《又见敦煌》如果完成了穿越,也就成功了一半。现实是,《又见敦煌》的确做到了!

当观众走进剧场,就走进了亦真亦幻的寻梦空间,在黄沙漫舞中,与演员一起融入了丝绸之路这条文明之路、历史之路上。王潮歌说,“那一刻,你和历史中的人物一起走着,并且不希望只是你在走,你的孩子、你的子孙,世世代代都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你当然不希望这条路断掉,而是希望永远长久。这不只是一个编剧导演的希望,应该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希望……”

用母亲的形象阐释敦煌文化

行五十步,你就穿越百年;行一百步,你就穿越了千年……在“穿越”的过程中,张骞、张议潮、悟真和尚、王圆箓等一个个曾出现在敦煌历史里的人物也走过了丝路,穿过了黄沙……

而每一个历史人物,他们所呈现的都是不一样的敦煌。既有西晋将领索靖镇压叛乱和第220窟《药师经变图》无名画师以及张议潮收复河西的故事,也“回到”了1907年,道士王圆箓将藏经洞的珍贵文献装进箱子准备交给英国人斯坦因带走的那个“瞬间”……

执导敦煌莫高窟这个题材,100多年前发生在敦煌莫高窟历史上的那场文物浩劫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王潮歌说,“那场文物浩劫,意味着那些宝物再也不能回到家乡。我们只能在异国的博物馆里看到它们。从民族情感这个角度而言,我也挺恨这个事件的关键人物王圆箓。

但另一方面,那些遗失的文物,因为各种原因大部分非常完整的保存了下来。是尊重这样一个基本事实还是民族情感,这不仅是交织在我个人心中的一个矛盾,也是交织在许多中国人心中的一个矛盾。”

有了这样的释然,就像打开了王潮歌心中的一个历史的结。

于是,王潮歌在《又见敦煌》里,让那个莫高窟文物浩劫中的道士王圆箓,在面对着象征敦煌文明的“母亲”一次次的忏悔中得到了宽恕。其实这不仅仅是对某一个人的宽恕,这其实意味着一种对历史文化的认知,对敦煌莫高窟文化的一种认知与解读。

“在大的历史长河中,具体事件的对错也许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怎么把莫高窟这个文明传承下来,不让它们断了、消失了,这是我们要做的,所以我用了一个母亲的形象来形容、用母亲的声音来表达,母亲的形象其实意味着一种精神的象征或一种寄托,因为母亲本身也代表着繁衍!”王潮歌说。

用母亲的形象阐释敦煌莫高窟文化,不仅解开了那一个个梗卡在久远历史中的郁结,更让人感受到敦煌文化、中华文化的生生不息和春风化雨的顽强生命力,也许,这正是《又见敦煌》的魅力所在。

“在这个钱似乎成为衡量一切的社会中,希望能看到这部作品的观众、特别是年轻人,能够站在一个更宏观、更人类的角度看待历史、看待自己的生活,确定自己精神的贫瘠与否。感受有意义的生命,感受到更有意义的生活。”王潮歌说。

而对于王潮歌自己,她说能有机会用自己手中的笔描绘敦煌、用自己的舞台去再现敦煌,首先意味着荣耀。完成这部作品,她觉得自己不辱使命、没有遗憾。

王潮歌这样解释《又见敦煌》对自己的意义。她说自己仍会把这个剧继续完善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敦煌、了解丝绸之路。 “我不会向所谓的娱乐的世界低头,我还会在这条艰苦的路上跋涉,我还会创作出更有力量、更厚重的作品!”(记者 袁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