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傅山先生松庄"侨居"处面临险境

2018-01-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新山西网12月30日电 广大读者通过我市纪念傅山先生诞辰400周年系列活动,知道傅山先生曾隐居于太原松庄,松庄因此成为当时全国志士仁人.著名学者仰慕的学术交流

中新山西网12月30日电 广大读者通过我市纪念傅山先生诞辰400周年系列活动,知道傅山先生曾隐居于太原松庄,松庄因此成为当时全国志士仁人、著名学者仰慕的学术交流圣地。然而,近日有热心市民向本报编辑部反映,位于迎泽区郝庄镇松庄村的傅山“侨居”土窑,由于缺乏必要的保护,正面临坍塌的险境。

12月27日,接到热心市民反映后,记者乘车赶往松庄村实地进行查看。

在松庄村村委会门前,根据几位村民指引,经过慈云寺,步行爬上一段陡坡。再沿一条蜿蜒的小路向前走大约3分钟,眼前出现一面高约10米的土崖。土崖下,一片空地上荒草丛生,两眼土窑半陷土中。透过洞口,只见里面也已经积满了大大小小的黄土块。

村里人指点着说,这便是300多年前傅山先生携母带子居住了十多年、并曾经接待过数位名人造访的“家”。与山下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喧嚣热闹的服装城相比,这儿不仅显得有些荒凉,而且还有些落寞。

记者环顾,紧邻这片土坡的山腰处,矗立着一幢新建的四层砖混住宅楼。据反映,半年前这里还没有这幢住宅楼。那时,山坡上下,土窑、土院、篱笆墙,颇有些古村风貌。反映情况的市民担忧地说,如果任由人们在傅山旧居附近开山取土、建造住宅,只怕将来旧居也难逃一劫。

然而,现今的荒凉掩盖不住历史上它曾经有过的辉煌和热闹。据当地从事傅山文化研究的水峪村村委会主任杨海贵介绍,早在300多年前,松庄因为居住着傅山先生,一度成为令全国志士仁人、著名学者仰慕的学术交流圣地。在傅山先生年过半百迁居松庄居住的十多年间,来此造访的名人贤士就有不下10位。

康熙二年(1663年),傅山在松庄迎接的第一人是大思想家、学者顾炎武。就在这一年,申涵光也访问了傅山。申涵光是河北永年人,擅长作诗,明亡之后,弃绝仕途。

康熙三年(1664年),傅山在此结识被誉为“关西夫子”的思想家、教育家李因笃。

康熙五年(1666年),清初号称“南朱北王”的著名学者秀水朱彝尊、南海屈大均、王士桢、青年诗人吴文,还有祖籍太原、后来被康熙皇帝的皇四子胤?请到官邸尊为先生的清代著名学者、考据大家阎若璩等也都来到松庄拜访傅山。

康熙十年,江苏彭城阎尔梅来到松庄访问傅山。阎尔梅因参加抗清活动被捕,下济南狱。他从狱中逃脱,流亡各地。

傅山侨居松庄期间,太原松庄成为全国在野的学术文化中心。在傅山周围,不但团结着太原和山西的一批有志节的知识分子,而且吸引着全国知名度很高的知识分子,尤其是与志同道合、气节学问文章都为人钦佩的顾炎武、李因笃、阎尔梅、戴廷縂等。他们或倾心腹于密谈中、或寄愤闷于诗酒间,以学问相切磋,以气节相砥砺。傅山的学术成就、大师风范和人格魅力,赢得了同时代省内外诸多文人学者的崇仰。

这些年来,尽管身为村委会主任事务繁忙,但杨海贵却一直不忘在当地努力搜集有关傅山的历史传说和民间故事。杨主任说,正是这些流传在民间、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才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傅山先生扎根于百姓心中、在百姓心目中如神似仙的重要地位。

这里的人们乐得把这位300多年前的先贤描绘成一位无所不能、法力无边的神人。在当地流传的《墨未干,不在云南在四川》等神话传说故事中,松庄被村民们认定为傅山先生的“成道处”,即成仙处。

根据史***载,当年松庄村北有慈云寺,傅山是在离寺不远的东崖腰,修建了两孔窑洞居住。那时,他和儿孙一起作诗,还与村民乡亲关系密切。他经常与村农坐在树下话古今,有时也以高明的医术给乡亲治病。在松庄期间,他还用当地土语,为东山农村请神祈雨写下了迎神和送神歌。

但可惜的是,这块由傅山先生题写的《傅征君山祈雨碑记》早已不见了踪迹。

据了解,明朝灭亡后,傅山先生南游江淮北归后便隐居松庄,别号“松侨”,开始“松庄烟树十余年”的“侨居”生活。取名“松侨”,寓意是明亡之后,自己已无国无家,虽居故乡,如居异域,因此是“太原人作太原侨”。400年来,傅山先生作为一代文化巨人,早已成为古城太原的一个文化符号。

今年,为纪念傅山先生诞辰400周年,我市先后举办了傅山书法学术研讨会、傅山医学养生国际研讨会、傅山哲学思想国际研讨会等一系列庆祝和宣传活动,使一代宗师傅山先生再次成为太原市民关注的热点。然而,相对于已经建设完成的中华傅山园,松庄傅山先生侨居地这一文化品牌,就更需要尽快开发出来。

对此,村委会主任杨海贵已有自己的设想,他想把松庄傅山先生侨居处、松庄慈云寺,以及距此不远的龙桥窟、禹王洞、神堂坡、***元帅解放太原的前线指挥部等景点陆续开发出来,形成颇具特色的“东山一日游”线路。但这一美好设想由于缺乏有关方面的支持,十多年来仍是纸上谈兵。(来源:太原晚报;裴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