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丽华演唱 著名歌唱家杜丽华的传奇音乐人生

2018-02-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电影<阿诗玛>主题歌的原唱.著名歌唱家胡松华(左)和杜丽华(右)为石林彝族自治县群众演唱电影<阿诗玛>插曲<马铃儿响来玉鸟唱>电影<阿诗玛>海报鬼斧神工的石林,

电影《阿诗玛》主题歌的原唱、著名歌唱家胡松华(左)和杜丽华(右)为石林彝族自治县群众演唱电影《阿诗玛》插曲《马铃儿响来玉鸟唱》

电影《阿诗玛》海报

鬼斧神工的石林,如今,早已成了云南这张芬芳亮丽的名片上的一个夺目的闪光点。当络绎不绝的中外游客涌向石林,寻找那千年伫立的阿诗玛时,石林人都会由衷地感叹:是电影《阿诗玛》使石林扬名天下,《阿诗玛》的影响和经济效益是无法估量的!

”一部影片,世人记住了石林,记住了“阿诗玛”杨丽坤,也记住了替“阿诗玛”歌唱的著名歌唱家——杜丽华。这部影片于1964年问世,距杜丽华在1956年全国音乐周(首届)上被文化部授予“青年歌唱家”称号还不到十年。18年后,影片《阿诗玛》在第3届西班牙桑坦德国国际音乐舞蹈电影节上获奖。

1995年,云南省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义勇军进行曲》创作六十周年音乐会在玉溪举行,舞台上,年届六十一岁的杜丽华,一曲情真意切、声情并茂的歌剧选段《看天下的劳苦人民都解放》唱得剧场内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花甲之年的杜丽华,嗓音依然明亮甜美,声息依然坚实丰沛,同台的青年歌手们几乎异口同声:“还是杜老的嗓子经唱!”而杜丽华如是说:“只要你气息稳定,喉头开放,共鸣运用恰当,声音自然就会漂亮。”也许,这还得益于她自幼对京剧和其它戏曲艺术的热爱。

当年,成都那竹篱笆、竹桌、竹椅、竹几构建的戏园子,是五六岁的杜丽华和母亲最流连忘返的地方,刘奎官、马连良等角儿的戏,迷得杜丽华魂儿出窍,一张嘴就是:“一马离了西凉界……”“海岛冰轮初转腾……”无论生旦净末丑,会唱什么就唱什么,如果不是母亲阻拦,杜丽华差点就成了“下声戏社”中娃娃班中的一员。

带着浓得化不开的“舞台情结”,考入女中的杜丽华,无论从合唱到话剧,从不放弃学校里任何一次登台演出的机会。直到1950年考入了四川音乐学院的前身成都艺专音乐科,她有幸成为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郎毓秀的学生,曾经留学于比利时皇家音乐学院声乐系和美国辛辛纳提音乐学院的郎毓秀,给了杜丽华最规范的西洋发声训练。

1954年,杜丽华第一次听到了黄虹演唱的《小河淌水》,她“简直不相信世界上还会有那么美好的音乐!”从此,云南成了她梦萦魂牵的音乐天堂。所以,1955年毕业分配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云南,可当她坐了几天几夜的车到了贵阳,听说昆明还在那遥远遥远的地方时,她放声大哭:“这路还有尽头吗?云南究竟在哪?”她甚至想打退堂鼓,但当车子终于进入云南境内时,那蓝得水洗般明澈的天,红得燃烧般温暖的地,抚平了浑身颠得撒了架似的杜丽华的懊恼,云南就这样以它坦露的火热情怀,拥住了这位未来的歌唱家。

在云南省歌舞团,杜丽华终于打开了云南民族民间音乐的大门,大理的风花雪月、景颇山的璀璨阳光、瑞丽江畔的淡淡薄雾、圭山的峻秀、长湖的清凉,火把节的狂欢统统化作滋润她清亮甜美歌喉的营养液,她找到了西洋发声与中国民族民歌演唱相融的最佳契合点,达到了钱钟书所说的“沆瀣融合,无分彼此”的艺术理想境界。

所以,她22岁就被封为“青年歌唱家”,先后在歌剧《洪湖赤卫队》、《货郎与小姐》、傣族歌剧《娥并与桑洛》、白族《望夫云》等剧中担任女主角。由于有幼年唱京剧的底子,她又问津滇剧,演唱《葫芦信》、《古琴魂》等滇剧唱段时,无论是发声、吐字、用气、行腔、传情皆有板有眼,字正腔圆。

为影片《阿诗玛》配唱,是杜丽华的青春年华绽放的一朵香气四溢的艺术之花,她把在边疆民族地区向民间艺人学习的演唱方法,乃至民族语言特有的音节变化、河南梆子的哭腔和一些地方剧种的拖腔、滑音全融入了《阿诗玛》的演唱中,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当她在影片录音前作汇报演唱时,作曲罗宗贤感动得热泪盈眶。

一部凝集着众多艺术家心血的影片没放映几场就被打入冷宫,直到1977年在电影公司放映厅里,杜丽华才第一次看到了影片《阿诗玛》,第一次完整地听了她自己的配唱,而十几年的苍桑,当年的合作者们有的已作古、有的患病,杜丽华自己也两鬓如霜。

百感交集的杜丽华伤心得痛哭流涕,泪洒放映厅。走过了岁月阴霾的杜丽华决心让她“已失掉唱歌的感觉”的歌喉重新明亮起来,年逾不惑的她重当学生。

施鸿鄂、罗容钜、沈湘等大家的指导,让杜丽华的歌喉重新焕发出青春的光彩,她同田智周在云南艺术剧院举办了文革后的第一场个人独唱音乐会,备受文化饥渴的观众把楼厅的台阶和剧场过道都塞得满满的。

此后,她又在天津举办了独唱音乐会和声乐讲座,与香港台籍男高音共同举办音乐会,在湖南、湖北、四川、广州的演唱备受观众欢迎。她还为《孔雀飞进阿佤山》、《黑面人》、《过桥情》、《聂耳故乡情》等电影、电视剧录制了主题曲,并录制了唱片《姑娘生来爱唱歌》、《苍山歌声永不落》、《撒尼人民心向红太阳》、《景颇山上丰收乐》等,还录制了盒带《云南民歌集》、《绿色希望》、《你不要问我是谁》。

作者:柳花坠

杜丽华简历

杜丽华1933年5月生,女,山西五台人,中共党员。1955年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云南省歌舞团一级演员。国务院授予“有特殊贡献表演艺术家”称号。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云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云南省政协常委。

1956年参加全国音乐周演唱傣族歌曲《幸福的日子》、《哈尼姑娘赶街》,被文化部授予“青年歌唱家”殊荣。

为电影《阿诗玛》配唱,录制唱片《姑娘生来爱唱歌》、《红山茶》、《景颇山上丰收乐》、《撒尼人民心向红太阳》、《苍山歌声永不落》、《幸福的日子》等歌曲推向全国,盒带《你不要问我是谁》、《云南民歌》等。出演歌剧《洪湖赤卫队》、前苏联阿塞拜疆歌剧《货郎与小姐》、傣族歌剧《娥并与桑洛》、清唱剧《望夫云》等均担任女主角。

曾先后随中国艺术团、中国民族艺术团、中国文化代表团、云南省党政代表团出访澳大利亚、新西兰、缅甸、朝鲜、老挝、越南等国演出,随周恩来率领的文艺代表团出访缅甸均担任独唱,受到广泛好评与赞誉。

曾上百次为我党和国家领袖、领导人及世界各国元首及艺术家演出受到赞誉,曾获云南省文艺汇演一等奖、云南省首届民歌独唱独奏特别奖。在天津及昆明等地举办独唱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