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勇庄子玄史 第六届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方勇《庄子学史》

2017-06-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校先秦诸子研究中心主任.中文系方勇教授所著的<庄子学史>(三卷本),在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评奖中,荣获著作类中国文学一等奖.<

我校先秦诸子研究中心主任、中文系方勇教授所著的《庄子学史》(三卷本),在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评奖中,荣获著作类中国文学一等奖。

《庄子学史》是庄子学研究领域的一部巨著,也是古代文学研究中的一项大型课题成果。作者倾十多年心力,收集自先秦至民国庄子学著作二百余种,并对这些著作详加梳理、研究,做出自己的裁断,著成近二百万字的《庄子学史》。这部专著,不仅向人们展示了庄子学在中国历史各个阶段发展的概貌特征,还对解读《庄子》及相关文化事项颇有襄助之功。

该书将庄学研究置于中国文化发展史、中国学术发展史的大视野和大背景之中,通过对两千多年来有关《庄子》一书的注释、著述以及各个历史阶段学术思潮中代表性人物的庄学研究进行爬梳、釐定和分析,清晰勾勒出中国庄学发展史的漫漫历程和发展脉络,旨在说明庄学发展过程中的阐释指向和研究路径,揭示庄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征。

该书出版后,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和广泛好评,被誉为是庄子学研究领域“一部具有路标性的巨著”。曾获得“上海市第十届(2008—2009)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著名庄学专家陈鼓应教授认为:《庄子学史》的出版,“实在是学术界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大事,让我十分感动。”《新华文摘》2009年第4期刊登了上海大学郝雨教授的评论文章《千年庄学,一部大史——评方勇<庄子学史>》,文章指出,《庄子学史》可以“当之无愧地成为一部最精细的庄子研究的学术地图”,“可以说,一部《庄子学史》,几乎就是半部中国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