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少功评传 韩少功讲述寻根文学 传统与现代并非“敌人”

2017-07-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核心提示:11月12日晚上,我校第113期博雅大讲堂在科学会堂举行.著名作家韩少功先生为华师学子带来了一场题为"文学寻根与文化苏醒"的讲座,解读中国文化如何在传

核心提示:11月12日晚上,我校第113期博雅大讲堂在科学会堂举行。著名作家韩少功先生为华师学子带来了一场题为“文学寻根与文化苏醒”的讲座,解读中国文化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撞击中真正“苏醒”。

华大在线讯(记者 陈雨泓 见习记者 沈诗捷)11月12日晚上,我校第113期博雅大讲堂在科学会堂举行。著名作家韩少功先生为华师学子带来了一场题为“文学寻根与文化苏醒”的讲座,解读中国文化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撞击中真正“苏醒”。副校长李向农、黄永林及文学院院长胡亚敏也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由李向农主持。

“两种冲击”下产生的寻根文学

韩少功先从“寻根文学”说起。1985年前后,“寻根”概念出现。寻根文学从此产生并发展。作为寻根文学的“主将”之一,韩少功用自己亲历的故事讲述它出现的历史缘由:“破四旧”和改革开放。最早五四时期的文化激进主义发起的“破四旧”引发了一批人对中国文学之根的担忧,而8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西方文化译著不断涌进中国,更激起了一群人对文化寻根探索。

这两种声音虽然在政治意识上对立,但在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上是一致的。

而从寻根文学作家群体来看,韩少功则发现他们都拥有城市与乡村两种生活体验:以阿城为代表的知青作家从城市走入乡村,以莫言为代表的作家则从乡村走向城市。他指出,城市是受西方影响最深刻的地方,而“礼失求诸野”,乡村对传统的保存是最完整的。在这两种经历的冲撞中,作家们抒发内心情感,寻根文学产生。

寻根文学也因此区别于乡土文学:乡土文学的背景相对单纯,主题不难理解;而寻根文学则情感复杂、晦涩、暧昧,较难看出作家真正意图。

传统与现代并不是“敌人”

探究完寻根文学的产生,韩少功也开始了“吐槽”。他说,寻根文学直到九十年代中期仍然是“贬义词”,在传统与现代的“夹缝”中生存得很尴尬:老一代学者对寻根文学持怀疑态度,西化的学者也不看好它。

对此韩少功指出,传统与现代从来就不是对立的。他举自己喜欢的艺术家王洛宾和杨丽萍为例,他们创作的都是“有根的艺术”:王洛宾扎根西部,才让他的歌谣具有无比生命力;杨丽萍深受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影响,才能走向世界。他们既不是保守主义,也不是民族主义,恰恰是很现代的。

韩少功还认为,东西方文化也并非对立:了解西方,才能了解本土。也只有了解本土,才能了解西方。本土化往往是现代化激发的,本土化又会促进现代化。

“文化苏醒”需要世界资源

最后,韩少功引出了“文化苏醒”的问题。传统与现代、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都不是对立的,为了真正实现中国文化的“苏醒”,这两个文化对子还需要一同“上阵”。

文明的生命力在于创造,而不是守成。一方面他强调“之所以讨论中西方遗产,不是守成,当博物馆。而是要化旧为新,进行创造。”另一方面,他否定“现代化等于全盘西化”的观点。在他看来,根本不存在一个“纯种”的西方,“全盘西化”也没有成功的经验。

真正的“文化苏醒”需要世界资源。无论是古代遗迹还是现存的文化奇观,韩少功认为它们都是中国文化崛起的“养料”。西方就是吸收世界各地文化消化再创造形成的。

讲座结束后,谈及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一事,韩少功表示,他为他的同行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莫言的作品,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但也不可能全部都是精华,我们对于莫言不能意识形态化、情绪化、以偏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