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闻林继凡 王朝闻给何昌林的信(摘录)

2017-11-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你既长期生活在凉山这个兄弟民族之间,不只比较熟悉他们的生活而且热爱他们,完全有资格把这一系列的题材当作一个画展的创作来对待.我完全同意你的"力图站在这个民族自身的圈子里看生活,努力表现出这个民族文化的力度",避免某些不正常的审美观念影响画家忠于生活.但你不只是汉族,而且是有一定审美观念的画家,即便诚心站在他们的圈子里,也不可避免的表现出非少数民族的审美观念.这是不可避免也不必避免的,只要无损于他们的自尊就行.你的作品所流露出的形式美特征,似乎不必完全符合他们的审美观念的基本特征--你帮

你既长期生活在凉山这个兄弟民族之间,不只比较熟悉他们的生活而且热爱他们,完全有资格把这一系列的题材当作一个画展的创作来对待。我完全同意你的“力图站在这个民族自身的圈子里看生活,努力表现出这个民族文化的力度”,避免某些不正常的审美观念影响画家忠于生活。

但你不只是汉族,而且是有一定审美观念的画家,即便诚心站在他们的圈子里,也不可避免的表现出非少数民族的审美观念。这是不可避免也不必避免的,只要无损于他们的自尊就行。你的作品所流露出的形式美特征,似乎不必完全符合他们的审美观念的基本特征……

你帮我选择的木雕彩绘钵,现在仍高置在书柜顶上。它那黑与红两色的应用,不只与汉代漆器同趣,也能在埃及装饰画中看见同调。这种质朴中见庄重和活泼的用色,不论从绘画、装饰化着眼,还是从这一民族对色彩的审美趣味着眼,都是值得关注的。当你作画时连色彩也参照这一民族的装饰性或装饰化特征,也许可以既忠于他们又能显示你与当前某些流行的变形有别,更有你的艺术个性。

如果可能,把你已经画好的作品带到凉山,办一个小型的观摩展,有选择的听取他们的意见,对你未曾动笔的设想大有好处。不论如何节衣缩食也最好再去凉山一次。你若能这样,未来的新作一定更有新的审美价值……

如果题字成为造型的必要配角,它的出现可能相得益彰。不过,着色而且比较工细的画法,题字的多少与地位必须不同于水墨画,这一点请你注意。《火把节的美女》的构图题字的地位,较《口弦》一画看起来顺眼得多,不知你以为然否?但“美女”一词最好不用,用“少女”之类的一般字眼似更好些。……(1991.11.27)

(何昌林在给王老的回信中讲述了火把节选美活动是彝族传统节目后,王老即写信给何昌林……)

回信增加了我的知识,老年人在选美活动中竟然还有举足重轻的作用,那是深厚的民风不那么追求“旧的权威不倒,新的权威起不来”的时髦论调。由此可以想到,这一题材既可以选出的美女为主角,可否设想画一画以选美的老头儿的神态为主的作品。如果我有机会选美,我的兴趣与年轻人的兴趣当然同中有异,那神态既非馋涎欲滴又非冷若冰霜,颇不好设计却也有意味……

我的意见是建议,在你那总的选择范围之内,尽可能发掘其中趣味健康的题材,画出不同凡响的新作……(1991.12.9)

我不理解当地群众对绘画的变形持什么态度,但你现在的作品变形方式符合不符合他们的审美观念,值得注意。万一展出之后引起否定你的变形原则的意见,岂不违背你热心反映他们的情感(包括审美情绪)。

恕我直言,你的作品给我的印象,是既创造性地应用了传统工笔画的特征,似乎在变形方面不一定可能引起他们的共鸣。我从来不反对变形和虚构,四川的歇后语和谚语,虽不属于造型艺术,我是由衷地爱好,所以在文章里反复地引用过。

但你在造型方面的变形,在审美感受方面的依据,难免引起我的困惑感。比利时的布留格尔画了许多民俗生活,分明也有变形化特征。至于俄国出生的夏加尔,简直以幻想来作画。你我都在西昌买了一个木器,纹饰的变形更加几何化了。问题在于你的绘画中的变形,是否不违背凉山兄弟民族的审美观念,这一点务必在公开展出作品或发表作品之前特别留意!

展览时间:2012年5月4日至5月10日

地址:兴文艺术馆

(潮州市区新南路新春市场城西文化中心3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