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白屠呦呦 同行谈屠呦呦获奖争议:如果要挑选一个突出贡献者 那就是她

2017-08-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鲁白称,之前的种种世界级奖项都是国际学术界对屠呦呦研究工作的认可,虽然4年过去,在国外屡次获奖的屠呦呦仍然没有获得过中国国内的学术大奖,但这还说明中国对科学的评

鲁白称,之前的种种世界级奖项都是国际学术界对屠呦呦研究工作的认可,虽然4年过去,在国外屡次获奖的屠呦呦仍然没有获得过中国国内的学术大奖,但这还说明中国对科学的评判标准和国际上标准有差异。

他认为,在青蒿素研究上,屠呦呦至少有两点贡献,一是她通过中医著作文献梳理和拜访老中医,锁定了青蒿作为药物筛选对象,而非鳖甲、乌头等;二是率先提出用乙醚提取青蒿的有效成分。传统中药是用水煮,但青蒿素不耐热,水煮之后就分解了,换用乙醚溶出青蒿素,就解决了这一问题。屠呦呦采用这一技术最先提纯了青蒿素,并在1972年的会议上作了报告。这是她的原创想法,也是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科学》杂志当年的网络报道称,“拉斯克奖重新点燃了一个争议:是否应该把研发出强有力的抗疟药物——这个‘文化大革命’期间政府的一个大规模项目(523项目)的成果——归功于一个人。”

诺贝尔奖似乎是这一争议的回应。

“中国的学术界更认可的是什么?是工作量、完整性?是谁的手把它做出来的?但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再次体现了对原创性科学研究的尊重。”鲁白介绍说,屠呦呦的研究工作实际是她带领的一名助理研究员做的,但屠呦呦是团队负责人,是Intellectual leader(智力领导者)。

2011年8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在拉斯克奖颁发之前就高度评价过屠呦呦的研究工作。他与北京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主任张大庆等人合著的《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下称《丰碑》)一文称,屠呦呦在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外界普遍认为,屠呦呦的获奖与《丰碑》一文的推荐息息相关。

而在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Cell)于9月专门刊发综述《青蒿素:源自中草药园的发现》(下称《发现》),介绍了屠呦呦的工作和贡献。

鲁白也认为,饶毅的文章和《细胞》的综述对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奖起了推动作用,否则可能要等更久。

争议与沉默

在2011年的拉斯克奖颁奖典礼上,81岁的屠呦呦带着准备好的手稿上台:“荣誉不是我个人的,还有我的团队,还有全国的同志们。”屠呦呦说,“这是属于中医药集体发掘的一个成功范例,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20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交战中的美越两军亦深受其害,在越南领导人向中国发出求援后,1967年,中央领导人直接下令,一个旨在援外备战的紧急军事项目——“523”项目启动,项目集中了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

1969年1月,时年39岁的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实习研究员屠呦呦加入“523”项目中医药协作组,以中医研究院科研组组长的身份,与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一道研制新药。

从拉斯克奖开始,这个一直不为大众所知的科学家的突然出现,连带着曝光了一系列“陈年往事”。

拉斯克奖名单出炉后,原全国523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张剑方在接受《广州日报》采访时表示,对于美国将拉斯克奖仅颁给屠呦呦一人,他觉得“很难办”:“美国人给中国人一个奖,这是好事。当时西方不承认,现在承认了,只要承认是中国发明的,我就高兴。

但另一方面,我觉得只颁给一个人,有些不合适。”张剑方说,“我希望中国医务工作者不但能得这个奖,还能得诺贝尔奖。屠呦呦可以得奖,她有一定的贡献,但我不赞成她一个人得奖,我赞成国家科委批准的发明单位都应该得奖。如果只是她一个人得奖,整个523项目组的人都不会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