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乐同志 blued耿乐:同志社交除了约炮 还能做些什么

2018-02-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和国内大多数同性恋一样,耿乐也是在青春期意识到了自己与其他人的不同,迷茫和困惑中他发现,不被理解的痛苦在现实中根本无处倾诉."没有跟家人直接说明过,直到现在父母

和国内大多数同性恋一样,耿乐也是在青春期意识到了自己与其他人的不同,迷茫和困惑中他发现,不被理解的痛苦在现实中根本无处倾诉。“没有跟家人直接说明过,直到现在父母也是通过媒体的报道才得知我的取向。很多时候在家庭中,他们都采取回避态度,我们交流的主题往往是工作和事业”。

2000年,20岁出头的耿乐凭着对互联网的好奇,开始自己研究学习网站的制作。“一开始就是做给自己玩儿的,在网上很容易找到一些公用程序,改一改、换个图片,上传到空间就能用了。”

当时,国内基本还没有专门的同志网站,这一群体对交流、沟通的极度渴望,让淡蓝很快就聚集了大批用户。

耿乐介绍,2000-2005年之间淡蓝的主要功能就是新闻和留言板,整个网站都是自己一人负责维护,主要的方式就是和用户相互留言、交流,已经积累了不错的活跃度。“那段时间网站根本不盈利,也没接过广告。每年网站运营的一两千元的费用,都要靠网友捐款,有的给50、有的给100,一点点攒起来”。

2005年6月,北京的一次同志网站站长会议上,耿乐结识了一些拥有技术专长的站长,并产生了组建团队将blued做大的想法。“我们是中国同志网站中第一个有意识要组建团队的,这也是后来我们超越其他家并发展到今天的一个重要原因。”

赢在用户,输在营销

2012年,伴随国内移动互联网的爆发以及国外同志社交软件jack"d等的进入,耿乐意识到,要将业务延伸到移动端,才能满足用户交流方式的变化。

2012年12月,移动端产品blued正式上线,在产品不稳定并且没有任何推广的情况下,一个月用户量到到达20万。

“我们从没刷过榜,也没做过大规模宣传。从第三方的监测数据可以看出,blued的用户量一直都在平缓而稳健的增长,这个增长轨迹,还是我在接洽投资人过程中,对方提出的”。

不过,伴随资本的关注和越来越多的同类创业公司出现,blued很快感受到了市场竞争的压力,耿乐甚至用“当头一棒”形容自己和blued的遭遇。

“那时我不懂资本和营销的力量,第一次有人拿300万元资金来做天使轮投资时,我还觉得不解”。耿乐说,鉴于团队不断提升的运营成本,才最终决定接受投资。

“拿到融资的blued也没想过要去营销和宣传自己,直到同为同志社交软件的ZANK在不久后公布获得200万天使投资,并一举抢占了所有媒体和投资人的目光,我才真正意识到在互联网行业,口碑、包装、努力让大家看见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

那之后的耿乐开始四处寻找机会曝光,“为了一个一分钟的演讲机会,我拼抢、求人,抓住50几秒让全场high爆。我说我是gay,在做一个同性恋的软件,现场很多帅哥都是我们的用户,然后全场鼓掌。”在耿乐心中,那次短暂的演讲,是blued在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亮相。

转机出现在A轮的时候,耿乐回忆,blued凭借对未来更切实际的想法打动了清流的投资人王梦秋,较早拿到了融资。并在B轮的时候,实现了被投资者争抢的逆袭。“天使和A轮说什么都不让,后来加价好多才让出来一点点。”那时blued的用户量已经达到了1500万,远超其他同志社交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