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千一家园 李双江:作曲家张千一——一场迟到的音乐会

2018-03-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张千一客串指挥演奏自己的作品<天路>.俞根泉 摄迎接交响音乐的春天--听张千一交响作品音乐会有感■李双江十月北京秋高气爽,气候宜人.文艺舞台精彩纷呈,百花齐放.

张千一客串指挥演奏自己的作品《天路》。俞根泉 摄

迎接交响音乐的春天

——听张千一交响作品音乐会有感

■李双江

十月北京秋高气爽,气候宜人。文艺舞台精彩纷呈,百花齐放。就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之际,解放军交响乐团系列交响乐室内音乐会拉开了帷幕。其中,军旅作曲家张千一的个人交响作品音乐会备受关注。

这是一场恰逢其时的音乐会,也是一场迟到的音乐会。早在1981年,22岁的张千一还是工程兵中一名文艺兵,但却创作出了清新悦耳、技法娴熟的交响音画《北方森林》,并在同年中国音乐家协会举行的首届全国交响音乐评奖中获得优秀奖,成为所有获奖者中最年轻的一位。

在后来的20多年中,张千一不懈努力,在创作《嫂子颂》《青藏高原》等歌曲,歌剧《太阳雪》,舞剧《大漠敦煌》《野斑马》等大型舞台剧音乐,电影《红色恋人》《长征》,电视剧《红十字方队》等影视音乐的同时,也创作出了《大提琴协奏曲》《A大调弦乐四重奏》《为四把大提琴而作的音乐》《云南风情》,交响曲《长城》,交响诗《英雄儿女》等一大批器乐作品。

在这30年中,张千一还两次赴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并获得博士学位,成为我军第一位具有博士学位的作曲家。

此次音乐会演出的作品,只是张千一创作的交响音乐作品中极小的一部分,其中有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谱写的序曲《我的家园》,有表现西南少数民族生活的《云南风情》,有歌剧《马可·波罗》中的《圆舞曲》,有革命历史题材的《被历史撬动的心弦》和根据《英雄赞歌》(电影《英雄儿女》主题歌)创作的交响诗《英雄儿女》。

在《被历史撬动的心弦》和《英雄儿女》中,我们还能听到《人民军队忠于党》《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等军歌的音调,显示出一个军旅作曲家应有的文化身份。这些音乐作品都十分动听,十分感人,整场音乐会时而使人精神振奋,时而使人心潮澎湃,时而使人激情无限,仿佛又让人回到激情燃烧的岁月。

由著名指挥家牛杰执棒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交响乐团的演奏也显得威武雄壮,庄严有力,整场演出具有强烈军旅特色,是近年来北京文艺舞台上不可多得的高水准音乐会。

说它是一场迟到的音乐会,还在于它是新世纪第一场由我军文艺团体演出、并专场演奏我军作曲家作品的交响音乐会。我军音乐是伴随着“八一南昌起义”的枪声产生的,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就有了简单的器乐;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开始有了交响音乐;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和“文革”时期,我军交响音乐曾一度得到了很快很大的发展,曾有《祖国交响曲》《百万雄师过大江》《鸭绿江回想圆舞曲》等交响音乐作品。

“文革”结束之初还产生了《北京喜讯到边寨》这样脍炙人口的管弦乐小品;在1979年以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张千一的《北方森林》、孟宪斌的《再见吧,妈妈》、胡璧精的《帕米尔之春》等作品,都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在上个世纪末,军乐团的管乐交响曲(如陈黔的《第一管弦乐交响曲》《第二交响曲:雪莲》等)也曾引人注目。但进入新时期,交响音乐无论作为一种音乐体裁,还是一种演出形式,在我军的文艺舞台上逐渐淡出了。

而这次解放军交响乐团的系列音乐会,尤其是其中张千一的专场音乐会,恰逢其时地给我们送来了我军交响音乐春潮涌动的喜人信息。

解放军音乐固然应以声乐或歌舞音乐为主,这是我军文艺“为兵服务”的性质和历史使命所决定的。进入新世纪,我军音乐在歌舞音乐、声乐、合唱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发展和繁荣,并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和全军官兵的喜爱。但器乐艺术(除军乐之外)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我军音乐也需要多元化,器乐艺术不可偏废,尤其是交响音乐应该得到更好、更快发展。应该说,交响音乐和军乐、大合唱一样,最能塑造人民军队的形象,最能表现我军作为正义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精神和气质。交响音乐和歌剧、舞剧一样,作为一种高雅艺术形式,它的发展和繁荣,无疑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军音乐作为一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时代潮流发展的必然要求。

与此同时,发展和繁荣交响音乐也是提高我军广大官兵文化艺术修养的必然要求。

中国人民解放军交响乐团的系列演出和张千一的交响音乐会,正是新世纪我军交响音乐得以发展的起点,也是我军音乐大发展大繁荣的前奏曲。透过张千一的这个交响作品音乐会,我们已经看到了解放军音乐和部队文艺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