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达集团杨卓舒儿子 在时代的情感峰巅上行走——与卓达集团总裁杨卓舒对话

2018-03-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对话地点:海南省三亚市三亚卓达公司总裁办公室对话人:卓达集团总裁杨卓舒本报记者祁胜勇记者: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的评选已经过了5年,广大的读者

对话地点:海南省三亚市三亚卓达公司总裁办公室

对话人:卓达集团总裁杨卓舒

本报记者祁胜勇

记者: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的评选已经过了5年,广大的读者关注、参与这个活动的热情都在一年比一年高涨。在每个岁尾,它总是带给大家很多的感动和温暖,“卓达杯”2007年度的感动人物的评选结果已经揭晓,我们想请您谈谈对今年评选的看法。

杨卓舒:我注意看了今年评出的感动河北十大人物以及那些没有进入前十名的,他们实际上也同样非常感人,一定还有更感人的在人们视野之外……他们没有一个人是为了某种荣誉,是为了哪怕一点点的获得而付出的,他们是纯洁的、高尚的,是没有一丝一毫做秀和瑕疵的。

不论给予他们什么样的荣誉和回报,与他们忍受巨大的牺牲和付出相比,都是极其微不足道的。这十个人是十个英雄,有的人是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是十几年、几十年用自己全部的生命、全部时间做代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停地付出。

这和在瞬间的牺牲相比,至少价值是等同的,有的时候甚至比瞬间还要难。比如天津的那位英雄(尹升),他是河北青县人,居住在天津,有17个老人,他当作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去赡养,为他们送终。

一般地说,一个相当了不起的人能够收养一个老人,多少年能够视为自己的亲生父亲,就已不易,但还有许许多多的人连孝顺亲生父亲都做不到。什么是圣人?这就是圣人,什么是上帝?他就是上帝。这十个人都是上帝,他们都是圣人。

所以他们足以感动河北,感动中国,他们同样也会让全世界人都受到感动,我相信这10个和那些由于名额关系没有入选的,他们的事迹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会有许多人为之落泪。

记者:和前四届评选一样,获奖者都是小人物,今年的这个特点更为显著。如果他们身上有共同点的话,那就是他们都是好人,都是平民英雄,都是忠义之士。他们或救贫馁于陌路,或奉孤寡同至亲,或舍身命见义勇为,或忠职守公而忘私。燕赵自古民风最为朴厚,多忠义之士,在中国几千年的道德传统中,忠义孝悌是道德的内核。我们每一个获奖者的善行,也都在呼唤忠义,呼唤传统道德的回归。

杨卓舒:这个时代整体高贵情感、高贵精神的缺失,其中就包括了忠和义的缺失。我要讲的是普世意义的忠义,不是愚忠,不是狭隘的忠义。

有多少卖假货的店、有多少用病猪肉做菜的饭馆也照样供奉着关公,他已经被异化为某种私利期望所借助的一种神力,这就是典型的不忠不义。稍有忠义之心的人哪有只顾自己、不管他人的?哪有只管自己不管国家的?哪有只管自己鸡毛蒜皮小事不关注一个民族命运的?岳阳楼多少文人骚客登临,但是留下来的不就是范仲淹的“一喜一忧”吗?那不是既忠且义的表现吗?

今年的这十个感动河北人物,概言之,他们有人是既忠且义,有的是突出了义,有的是更重于忠,是这个行为和事件本身决定的,并不是当时英雄们自我取舍的问题。我们以这个英雄民工为例,他原本身上就有一种具有普世价值的忠,那就是他是一个公民,他应该忠于自己合格公民最基本的要求;他又是一个好人,他应该忠于自己好人的标准;他有良知,他应该忠于自己的良知。他绝非偶然,我相信这个人在过去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遇到类似的地方,不论是进入火海、跳进冰水,还是爬上危楼,他都会义无反顾。这是忠,但同时这又是一种感天动地的义。

记者:因此我们称他们是平民英雄,他们用仁爱、无私、奉献,而完成了自己的英雄行为,每个人的事迹背后,都有巨大的付出和牺牲。

杨卓舒:我们每一个人面对他们都应该扪心自问:当我们面临这种情况的时候,当我们处于这种境地的时候,我们怎样做?当需要你付出的时候,当需要你牺牲的时候,当需要你忍受巨大痛苦的时候,我想有许多人是做不到的。这才使这些感动河北的人物弥足珍贵,因为他们是在一个时代的情感峰巅上行走,是这个时代精神、情感的方向标。所以搞这样的活动,意在唤醒全民的理性和良知,意在教化整个民族。

但同时必须看到,每一个感动人物帮助的对象身后都是一大类人,这个需要救助的、需要关怀的、需要付出的群体太庞大了,他们是无论如何不能依靠自身力量来解决问题的。我们树这些感动人物为榜样,意在使越来越多的人被感动,从而成为感动他人、帮助他人的人,这是有效的,但是作用毕竟是有限的。

但是制度的力量、体系的力量、社会的力量是巨大的,它不仅可以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还可以非常规范地把这些感动人物个人所承受的山一般的压力卸下来,从源头找原因,依靠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就是社会性的,包括民间的,也包括政府的、政策的、制度的来加以解决。还以尹先生为例,这个社会不是就这十几个老人,这十几个老人来自何方?没有亲人吗?没有他所在的村落吗?没有他的故乡吗?这是有了尹先生这样圣人一般的英雄,如果他没遇上呢?可以肯定地说多数是遇不上的,遇上了也是照顾不过来的,那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我说的,要探究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

记者:这个活动引起了各方不同角度的关注,也引发了包括您和其他人士一些深层次的思考,这也是这个活动所带来的收获。制度化建设、体制化建设也是本报一贯深切关注的重要范畴。我们是一个发展的社会,这个社会尚有很多欠缺,现在中央提出打造和谐社会大的方向,这是一个很好的一个契机,我们也想听听您在社会体制性建设方面的想法。

杨卓舒:我在做一种设想,如果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搞一个救助性的赡养体系,那么可能靠这个体系就可以收养两千个、两万个。因为它在全国可以形成体系,也只有通过制度、政策,通过组建这种体系,才能把许多平时靠单体行为不可能有这样善行,不可能有这样的精神境界和高贵情感的人也都纳入这种服务的范围。而这种服务者或出于生计的需要,或被引导,这就是你的工作不得不做,久而久之也教化了他们,从而就教化了社会更多的层面的人。如果不是这样,那么面对各种各样生活中的不幸,就只能是极少数人去帮助,多数人仍然袖手。而这些极少数人付出巨大代价也不能从根本上或者不能把多数人的问题解决。

记者:呼唤感动人物的更多出现和制度性建设相辅相成、并行不悖。

杨卓舒:危机在任何社会都可能出现,这时候就得需要英雄,需要献身,需要选择死亡,他不死就得死一群人。对于多数这种人来说,鼓励他们做,号召更多的人向他们学习。

但还有另外一面,这些感动人物本身就是弱势群体,哪一个是富裕的?哪一个是有权有势的?哪一个是家里有好几套房子住不完?哪一个是家里有的是钱花不了,出去找个爹回来?一把屎一把尿在一个房间里面生活一天行,但是那是年复一年,所以我说他们是圣人。但他们不能出来说谁也不出来帮忙,他们谁也不会说。可是我们应该是有理性、有良知的,他们本身也应该被关注,不能没有办法。

在有办法的情况下,如果能够通过我们评比,同时也呼吁这方面的建设,使那些为了助人而承受压力的人能够卸下一部分压力,对他们也是一种解脱,一种帮助。这就像那个英雄民工,难道就得让他一个人当英雄?别人搭把手不应该吗?每个人把腰带解下来连在一起往下一扔,那不就把孩子拽上来了吗?比如尹先生,我在猜度,一个人在救助着十几个人,他已经身心俱疲,难以再支撑下去,但是他还在支撑。今年当选感动人物是一种宽慰,但他内心更企盼的是,有没有人也发发善心帮我一把。因为他本身也是人,他救助他人也使他同时成为一个极为困难的人,他救助了三个、四个之后,能不能有这样一个呼吁:号召哪一个企业,那些有钱的,什么影视明星们,能不能大家义捐一些这样的,这总是可以的吧。

记者:这些感动人物承担着太多的社会责任,这些责任需要整个社会去分担。

杨卓舒:所以我说这需要全社会的力量,他们本身也需要帮助。我想尹先生,或者三姊妹,如果现在我悄悄地给他拿5万块钱,不让他知道我是谁,让他放心地花,他也是快乐的,为什么?它可以使那些老人条件变得更好,他怎么能不快乐呢?这不是减轻他的负担吗?那个救人的民工,我今天端详了半天他的照片,这人脸上透着一种英气,带着一种正气和英雄气,应当是非常有智慧的一个人,我希望他能成为卓达的员工。安振兴去世了,唉!安振兴的生活,可以想像到会是什么样的,他在位时一点不捞,什么都没有,他没了工资就没了。安振兴毕竟好办,因为他是我的朋友,可是还有那么多和我没有联系的,又有谁来管?

社会是一个综合体,谁敢保证那个英雄民工100%能拿到年底的打工钱,要不到工钱时他会怎么想?所以我说要使这个活动真正富有人文精神,使这种感动得以扩大,使这种英雄们的付出不是仅仅停留在那些一对一的对象上。真正让这些英雄们感到自己这样做,最大的告慰、最大的心理满足是有更庞大的力量被我们唤醒了,英雄们完成了一种开启,唤醒更多的人,但是绝不是简单地像他们那样去做,而是调动更多的力量组织起来、行动起来,去共同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每个小人物都承担起社会责任也是远远不够的,应该让每一个光彩鲜亮的大人物都承担起这种社会责任。

记者:更多的人被这些感动人物所感动,更多掌握社会资源的人积极参与公益事业,这是我们共同的期望。

杨卓舒:我本身就深为感动。我现在就决定,就在卓达建这么几个机构,一个是无家可归的老人,一个是无人收留的儿童,一个是这些英雄人物的再救助。他们救助了别人,不提任何要求,但是他们必有他们的特殊困难。所以我决定每一类先拿出300万元搞这么三个机构。我尤其不能容忍的是,一个未成年的姐姐带着妹妹独自面对生活的艰难,是非常感人,但这种状态的存在本身就令人感到悲哀。我救助了几万失学儿童,我知道他们有多么难。如果一个成人也罢了,让一个幼小的生命去承载着另外一个不幸幼小的生命,这本身就是不应该的,不应该有!就不能让它有!我看了以后非常心酸,因为我的童年就非常不幸,我童年的不幸是那个时代造成的。但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有无数万元一餐,有无数几十万元名牌手表,有无数高尔夫球场,有无数各式各样的极尽奢华的消费,但是在我们这样的民族里,还有这样一个幼小的生命承载着如此沉重的负担!

记者:据我了解,您和您的企业一贯热心于慈善事业,此前捐款就已达1.2个亿,我们也非常感动您的公益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杨卓舒:办一个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好的慈善机构,这是我几大愿望之一。我现在只不过为明年这个时候更大规模的慈善机构做准备,现在就开始干。而且我想借助你们的报纸把这三个决定、愿望说出去,不然我也得登报,也得让社会上谁有需求来报名,我们好筛选。

这也和高尚无关,也不想由此来感动谁。不做的也没有过错,做的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个人的一种需求,仅仅是为了自己内心好受一点,为了一种希冀。但是,我一经说出就要做,而且以1000万为起点,年年大幅增加。

我曾说过,我对别人还有一点用,这钱还有一点正经用处,企业还有一些价值,我的团队因此也得以升华。否则,我们的钱足够花了,我们要这么多钱干什么?我们为什么还要拼命工作呢?因为还有那么多人需要我们,我们还有用,有什么比我们还有用更快乐呢?有什么能比我们能够对他人有用更值得自己去做、令自己更富有激情呢?有这样的机会,我应当感谢,使我知道我没白活一回,没白办一回企业,没白有一回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