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王卓君教授淮师谈大学改革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2017-09-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淮师新闻网8月28日电(记者 柏华)今天上午,苏州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王卓君教授应邀为淮阴师范学院暑期中层干部培训班作<大学改革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专题报告.

淮师新闻网8月28日电(记者 柏华)今天上午,苏州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王卓君教授应邀为淮阴师范学院暑期中层干部培训班作《大学改革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专题报告。报告会由校党委书记朱汉清主持。

图为苏大王卓君教授淮师谈大学改革发展的思考与实践。记者 柏华 摄

 图为苏大王卓君教授淮师谈大学改革发展的思考与实践。记者 柏华 摄

王卓君结合自身的工作体会和苏州大学的发展经历,从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动向、思想解放和思想统一、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思考与工作实践、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等四个方面,对苏州大学近年来的成功发展经验和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了深入阐释和解析。

王卓君指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主要任务、目标和措施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立德树人,提高质量贯穿全过程;二是促进高校合理定位,特色发展;三是循序渐进,积极稳妥推进高考改革;四是推动高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战略支撑;五是着力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六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升高等教育治理能力。

围绕思想解放与思想统一,王卓君提出了他所认识的七个方面的大学思想僵化问题。他以苏州大学为例,指出要坚持思想引领,凝聚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共识,科学研判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苏州大学通过三次战略研讨会解决了思想统一问题,制定学校"十二五"和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成功召开了第十一次党代会,确立了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总体目标。

王卓君指出,要将天时地利人和战略、人才强校战略、质量强校战略、文化强校战略、教育国际化战略作为大学的发展战略。他认为,大学要有学科与区域特色,在地方高等教育体系中独树一帜,备受内外部尊敬的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面,要建立有质量或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科学研究方面,要面向高端,面向应用,面向与人才培养的结合;社会服务方面,要解决需求,解决结合,解决效率,解决服务匹配和效果;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要坚持价值体系与精神导向,文化创造传承与社会风尚引领。

王卓君认为,地方大学发展的着力点在于,学校若干方面的优势与高点、人才培养的显示度和影响力、学科的发展选择与系统布局、科研的整体定位与重点突破、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匹配度和服务水平、社会声誉与文化精神、改革释放比较优势。

就大学改革路径,王卓君结合苏州大学的改革发展实际,从教育教学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办学模式改革、队伍建设模式改革、组织结构模式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资源配置制度改革、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后勤管理制度改革等方面进行阐释。他认为,惟有改革才可释放比较优势。他详细介绍了苏州大学在人才培养、科研思路、科研项目与经费、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协同创新以及国际化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就。

就干部队伍建设方面,王卓君指出,高素质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是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组织保障。一是要扩大民主加强监督,保证选拔任用工作的公信度;二是要加大竞争力度,增添选拔任用工作的活力;三是要推进任聘期制度,提高干部选任工作的整体效应;四是要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制度化、专项化和网络化建设;五是要坚持惩防并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效能建设。

王卓君指出,对学校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的要求是:善于把握大局;善于抓住机遇;善于凝聚班子;善于动员群众;善于攻坚克难;善于防微杜渐。对党政管理干部的要求是:政治敏感,学习深入;谋划改革与发展;有执行力有管理能力;党政团结与凝聚群众;呈现精神与品位;坚持原则,坚守底线。

人才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核心战略。王卓君认为,人才队伍建设的举措是要建设高水平的创新团队,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大师与团队并进、考核与激励并重;人才队伍建设的方略为上下同心,依靠引导与政策;内外同举,凭借共识与引领;工作扎实,用心用情用力;择优汰劣,有进然必有退;效果明显,远者来近者悦。

全体校领导、全体中层干部参加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