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空城计》 选段 马连良演唱

2017-11-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民间最有名的空城计故事取自小说<三国演义>,作者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郭冲三事”改编的一段故事.后被用于三十六计,意指虚虚实实,兵无常势.虚而示虚的疑兵之计,是一种疑中生疑的心理战,多用于己弱而敌强的情况.历史上也确有一些运用此计成功的例子,如张守圭守瓜州等.马连良 个人简介马连良(1901.2.28 - 1966.12.16),回名尤素福,原籍陕西扶风,生于北京,字温如.中国著名京剧艺术家,老生行当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马派”艺术创始人,京剧“四大须生”之首,民国时期京剧三大家之一,扶风社的招牌

民间最有名的空城计故事取自小说《三国演义》,作者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郭冲三事”改编的一段故事。后被用于三十六计,意指虚虚实实,兵无常势。虚而示虚的疑兵之计,是一种疑中生疑的心理战,多用于己弱而敌强的情况。历史上也确有一些运用此计成功的例子,如张守圭守瓜州等。马连良 个人简介

马连良(1901.2.28 - 1966.12.16),回名尤素福,原籍陕西扶风,生于北京,字温如。

中国著名京剧艺术家,老生行当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马派”艺术创始人,京剧“四大须生”之首,民国时期京剧三大家之一,扶风社的招牌人物。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因主演《海瑞罢官》而被迫害致死。

代表剧目有《借东风》、《甘露寺》、《青风亭》、《四进士》、《失空斩》等。父马西园与著名京剧演员谭小培熟识,三叔马昆山在上海唱戏,家庭的熏陶,使马连良从小热爱京剧艺术。

20世纪,他与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并称前“四大须生”;后三人去世,他又与谭富英、奚啸伯、杨宝森并称后“四大须生”。1931年马连良在天津与周信芳同台演出,因他们技艺精湛,各具风采,被誉为“南麒北马”。[1]京剧板腔体

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用锣鼓、胡琴(京胡)、京二胡、月琴等伴奏。

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声腔为主的“三庆”,所以京剧也称“皮黄”。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拔子和昆腔、吹腔。 京剧的传统剧目约在一千个,常演的约有三四百个,其中除来自徽戏、汉戏、昆曲与秦腔者外,也有相当数量是京剧艺人和民间作家陆续编写出来的。

京剧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军事斗争,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既有整本的大戏,也有大量的折子戏,此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 2010年11月17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