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记者采访郭明义感人事迹的体会

2018-04-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9月1日.沈阳盛京医院门诊楼前.我第一次和郭明义单独相处,郭明义反问我:来采访我之前,你们怎么看我做的事情?怎样看我这个人?这个问题让我意识到,不仅我们在寻找郭明义,他也在观照自我.去鞍山之前,在网上搜集有关郭明义的材料.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样的人真的存在吗?如果采访者尚且怀疑其真实性,受众怎么会相信呢?到鞍山后,知道与我同感者为数不少,就连郭明义所属的鞍钢集团矿业公司党委***杨靖波也说,尽管先后在六七个厂矿企业做了26年党委***,树立或参与树立了大小100多个典型,初次听到郭明义事迹时,不仅

9月1日。沈阳盛京医院门诊楼前。我第一次和郭明义单独相处,郭明义反问我:来采访我之前,你们怎么看我做的事情?怎样看我这个人?

这个问题让我意识到,不仅我们在寻找郭明义,他也在观照自我。

去鞍山之前,在网上搜集有关郭明义的材料。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样的人真的存在吗?如果采访者尚且怀疑其真实性,受众怎么会相信呢?

到鞍山后,知道与我同感者为数不少,就连郭明义所属的鞍钢集团矿业公司党委***杨靖波也说,尽管先后在六七个厂矿企业做了26年党委***,树立或参与树立了大小100多个典型,初次听到郭明义事迹时,不仅眼前一亮,而且感到不可思议,不相信还会有这样的人存在。

郭明义,太平凡了。没有惊天动地,没有轰轰烈烈,他做的每一件事情,无论是义务献血、捐资助学,还是提前上班,只要有心,普通人都可以做到。

郭明义,又太不平凡了。义务献血、捐资助学、提前上班,他分别坚持20年、16年、15年,有多少人能够坚持下来?

显然,郭明义的价值正源于他坚持数年做的平凡事儿。他为何能坚持下来?如果我们不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受众难以信服。

郭明义,不像公安局长、纪委***、信访局长等宣传过的先进人物,本人的经历就是一座故事宝库,在剑拔弩张的故事冲突中,就能让读者感受典型人物。毋庸讳言,郭明义的人生中缺少这类故事,略显平淡。

怎样把这个人物写活?怎样让这个典型树起来?报道任务下达当天,龚主任就要求采访组成员以最快速度赶赴鞍山,“利用时间差,用足提前量,打好主动仗,”不迷信提供的材料,只把材料当做线索。同时,争取尽可能多的单独采访郭明义的时间,尽可能多地进行外围采访,多方接触,不回避矛盾,深入细致的挖掘,写出人物的喜怒哀乐,多寻找感人细节,写出时代感。

中宣部组织的采访团9月3日晚到达鞍山。我和李波8月31日晚已抵达沈阳。次日一早,与辽宁分社郑少忠社长、何勇主任一起直奔鞍山。这样了我们有了整整3天的提前量。对采访重大典型来说,这3天时间实在太宝贵了。

只有深入典型人物的内心,和他的灵魂对话,才能让人物活起来。因为,细节最有力量,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细节最能打动读者。

昨天还是一名普通的矿山公路管理员,一夜之间已是众多国字号媒体竞相争夺的“明星”,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两个栏目组甚至为“争夺”郭明义掐了起来。

在“郭明义争夺战”中,人民日报大获全胜。依靠平时培养的良好工作关系,郑少忠社长积极协调鞍钢集团宣传部,采访组先后4次获得单独采访郭明义的机会,前后有十几个小时。如此难得的“吃独食”的机会,羡煞其他媒体。

9月1日,郭明义要跟央视《面对面》栏目组去沈阳拍摄场景,我们提出,让郭明义来回路上跟我们同乘一辆车。郑社长不辞辛苦,又折返沈阳,和我们一起在车上采访郭明义。初次采访,看郭明义被摄像机折腾得面露倦色,先请他在车上眯了一觉,相谈甚欢,建立了互相信任的良好关系,并约好了下次采访。

9月2日下午,在矿业公司办公楼会议室,郭明义如约而至,除了短暂的晚饭时间,兴致盎然地和我们聊到晚上9点。

9月4日,当采访团在集中听取情况介绍时,我们采访组又“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龚主任和郑社长随采访团听取情况介绍,我们几个年轻记者则把郭明义带到了齐大山铁矿的山顶公园。山顶上,绿树成荫,秋风送爽,摆上几把椅子,围成一个圈子,关掉手机,无拘无束,敞开心扉,评论部陈家兴老师主问,3个小时的拉家常式采访又开始了。

从他第一次主动向人求爱开始,他的学习、入伍、转业,恋爱、婚姻、家庭,工作、献血、助学,他***心活动时的“厚脸皮”,莫不是我们谈论的话题。

访谈过程中,我们得到通知,下午有关部门要找郭明义谈话,他的采访活动也将由辽宁省有关方面统一安排,我们暗自为争取到这么难得采访机会高兴。

一起吃过午饭后,我们和郭明义再次来到他的办公室,一部分人继续对他访谈,另一部分人经他允许,仔细翻看他的“宝贝”:感谢信和献血证。虽然感谢信有些千篇一律,但是有些信却能提供一些感人的细节,有时能够佐证一些别的事情。

9月5日晚继续开碰头会,经过讨论,决定要进一步深入郭明义的内心,再专访一次,并商定推出一篇郭明义专访。这次,已“失去人身自由”的郭明义又被我们“抢”了过来,时间是1小时,地点还是能让人敞开心扉的地方——静谧的二一九公园。

人民日报采访组成员老中青结合,年龄不同,知识结构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尽相同,整个采访过程中,每晚碰头会都开到十一点多,交流、讨论、碰撞,不断加深对郭明义的认识。对我们几位年轻记者来说,这是一次极为难得的学习机会,提升的不仅仅是采写技巧,更切身感受到人民日报老一辈记者优良的采访作风。

去二一九公园做专访时,只有一辆车,后排要挤三个人,龚主任毫不犹豫地和我们挤在一起,请郭明义坐前面。烈日当头,郭明义带我们坐到树荫下的草坪上,草坪刚刚浇灌过,龚主任二话没说随他席地而坐。这种采访作风让几位年轻记者感佩不已。

龚主任给我们讲述当年他推出吴天祥这一重大典型的采写体会,反复交代一定要与采访对象交朋友,要让郭明义从众多的采访记者中一眼认出你,愿意给你“掏心窝”。只有获得采访对象的信任,他才能讲真话说实情,我们才能拿到真正的独家。

我们也没有放过请郭明义一起吃饭的机会。在矿上一家小饭店,很少饮酒的郭明义高兴地与我们连干数杯,不再拿我们当“记者”,我们对他的称呼也由“郭师傅”变成了“郭大哥”。

我们还几次去郭明义和他母亲家,有时还买些水果,和他妻子、母亲都成了朋友,老太太每次都高兴的送我们下楼

和郭明义一次次接触,有些问题,我们迂回提问,他也在不断思考,每一次都有新收获,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第一次问郭明义:怎样看待家人与受助者的关系?他脱口而出:他们在我心中同等重要。他的回答让我们惊愕不已。后来采访时再问他同样的问题,显然放下了思想负担,脱口说出了这样“经典”的话:一个不爱家人的人,怎么会爱他人、爱社会?以常理论,后面的答案才是郭明义真实的想法。

和郭明义一次次接触,他和我们采访组的每一个人都成了朋友,每次远远看见都热情地与我们打招呼。郭明义不再是事迹材料上的郭明义,我们挖掘出不少事迹材料上没有的细节,还补充、修正了事迹材料上的一些故事,一个有血有肉、优点不少也不乏缺点的郭明义浮现在我们面前。

郭明义不是完人,有时不讲究方式方法,对不良风气批评过激,甚至得罪过人,但事后大都理解:“郭明义没有坏心眼,他不打你的小报告,不打你的黑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