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元帅为何没被整 徐向前元帅:被埋没的军事天才!

2017-11-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撤不撤?"陈赓又打来电话催问.指挥部里,大家都注视着徐向前."料敌计险,必察远近--将之道也."徐向前两眼盯着地图,斩钉截铁地说:"情报不可靠!如果敌人发现设伏企图,决不会只派这么点兵力前来'打草惊蛇'.速派人核实情况!"他拿起电话对陈赓说:"没有我的命令,原计划不得变更.部队不能动,要严密埋伏,不得暴露.情况先不要向下传."约两个小时后,得到的情报完全如徐向前分析的那样:东阳关方向,敌人没有异常动静;陈赓报告的"

"撤不撤?"陈赓又打来电话催问。指挥部里,大家都注视着徐向前。"料敌计险,必察远近……将之道也。"徐向前两眼盯着地图,斩钉截铁地说:"情报不可靠!如果敌人发现设伏企图,决不会只派这么点兵力前来‘打草惊蛇’。速派人核实情况!"他拿起电话对陈赓说:"没有我的命令,原计划不得变更。部队不能动,要严密埋伏,不得暴露。情况先不要向下传。"

约两个小时后,得到的情报完全如徐向前分析的那样:东阳关方向,敌人没有异常动静;陈赓报告的"敌骑兵",是几头驮驴,由老百姓赶着向北去了。听完报告,徐向前毫无得意之色,只是淡淡地说:"仗是可以打的!"

早上8点半钟,日军180多辆汽车由黎城经东阳关向响堂铺路段开来。9点左右,完全进入设伏地域。徐向前一声令下,顿时,步枪、机枪、迫击炮,一齐开火,经两个多小时激战,毙伤敌400多人,180多辆汽车全部被摧毁。

围点打援 两面开花

"围点打援"--围攻敌人驻守、设防的要点(堡垒、城市)以求歼敌人的援兵,这是人民军队许多将领都擅长的本领。徐向前更是"围点打援"的高手,并常常能在成功打援之后一鼓作气再夺取要点,是谓"两面开花"。

1931年9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东北三省,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反蒋浪潮,国民党统治阶级内部各派的斗争也在加剧,这使得蒋介石集团内外交困,对鄂豫皖苏区的"围剿"终因兵力不足,迟迟没能部署就绪。11月,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决定:鄂豫皖红军采取进攻策略,扩大和巩固鄂豫皖苏区,第一个目标是黄安城。

黄安城,是南线敌人伸进鄂豫皖根据地的重要据点,守敌是第六十九师,师长赵冠英。该师于1931年9月从豫西移驻黄安后,修筑了许多工事,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防御体系。其侧后及后方,尚有敌4个师作援应。黄安以东的麻城,为三十一师驻守;东南方向的宋埠,为三十师驻守;南面的黄陂,为三十三师驻守;西南方向的孝感,为四十四师驻守。

敌人的一线兵力部署,呈‘山’字形。当时,红军火力不强,也没有炸药及其他爆破器材,以劣势武器装备去强攻敌坚固设防的据点,只能增加无谓的伤亡。

经过一番运筹,徐向前决定从"山"字头上的黄安开刀,采用"围点打援,两面开花"之策,求"围点"、"打援"双丰收:第一步,以两个师兵力扫清黄安城外围,切断守敌对外联系,切实"围城";第二步,准备打击最有可能从宋埠、黄陂方向来援之敌;第三步,条件成熟时,发起攻城,歼灭守敌。

11月10日晚开始,徐向前指挥红军经过10天战斗,很快拔掉了黄安守敌的外围据点,切断了守敌与外地的联系,并打退了守敌企图打通与宋埠联系的两次反扑,迫使守敌龟缩回城。第一步计划顺利完成。接着,徐向前调整作战部署,进入打援阶段。

12月上旬,宋埠敌人第三十师率先出动增援,徐向前指挥部队节节抵抗,诱敌两个团深入预设的"口袋",结果将敌一个团大部歼灭,余敌连夜逃回宋埠。12月中旬,黄陂敌人第三十三师和宋埠敌人第三十师,分两路大举北援。

至20日,援敌在优势火力掩护下,逼近负责打援的红十一师指挥所。此时,被围的赵冠英认为突围时机已到,立即组织突围。下午4时许,红四方面军指挥部驻地已经能听到两面敌人的枪声。很明显,若不把增援的敌人击退,让他们与城内守敌会合,围攻黄安战役就要功亏一篑。

"在这种紧急情况下,徐向前一面命总部手枪营做好战斗准备,一面带着参谋和警卫人员,骑马飞快奔向阵地前沿。他来到障山主阵地一个山包的后面,站在一棵马尾松树下,不时地用望远镜向前方观察。

"前线指挥员来请示,他一声令下:"坚决把敌人压下去!"在他亲自指挥下,红军打援部队全力反击,援敌丢下尸体1000多具,800余人缴枪投降。红军乘胜追击,直追宋埠。企图突围的黄安守敌,也被打了回去。两次打援,红军歼敌近3000人,附近敌人再也不敢出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