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祥苓智取威虎山全集 《智取威虎山》:从“高大全”到“高大上”

2018-01-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智取威虎山3D>居然成了一部"叫好又叫座"的影片(据统计,至2015年2月2日,它的累计票房已达8.75亿),这多少让我感到吃惊.我差不多是在第一时间看的这部电影,而之所以如此急不可待,原因是我去年写过一篇大文章,名为<正气,匪气,或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杨子荣形象塑造简史>(<文艺争鸣>2014年第7期),我想看看徐克版的<智取威虎山>有多么与众不同,"徐老怪"又把杨子荣打造成了何等人物.看过之后我基本上也就放心了

《智取威虎山3D》居然成了一部“叫好又叫座”的影片(据统计,至2015年2月2日,它的累计票房已达8.75亿),这多少让我感到吃惊。我差不多是在第一时间看的这部电影,而之所以如此急不可待,原因是我去年写过一篇大文章,名为《正气,匪气,或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杨子荣形象塑造简史》(《文艺争鸣》2014年第7期),我想看看徐克版的《智取威虎山》有多么与众不同,”徐老怪“又把杨子荣打造成了何等人物。

看过之后我基本上也就放心了。平心而论,这部影片的特效确实是一流的,“打虎上山”那场戏尤其拍得让人过目难忘,徐克的“技术狂人”称号果然名不虚传。张涵予的演技也可圈可点,他的扮相和气质估计既能接通王润身版甚至童祥苓版的杨子荣,激活老派观众的历史记忆,又能与好莱坞警匪片中的孤胆英雄成功对接,让年轻观众形成认同。

但这些东西应该都是皮相。实际的情况是,这是一部没什么“想法”的影片。或者也可以说,这部影片的想法仅仅是如何把当年的“红色经典”回炉再造,实现大众文化和主流文化的一次嫁接,而它的核心理念并无根本变化,依然是样板戏的回光返照。

为了把这个问题说明白,我们需要回忆一下此前最近的一次改编。2004年3月,随着电视剧《林海雪原》的播出,引发了观众与媒体一边倒的质疑、批评甚至唾骂。4月9日,国家广电总局紧急出台了《关于认真对待“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要求:“必须尊重原著的核心精神,尊重人民群众已经形成的认知定位和心理期待,绝不允许对‘红色经典’进行低俗描写、杜撰亵渎。

”从此往后,改编“红色经典”的影视剧变得如履薄冰。

现在看来,尽管电视剧《林海雪原》出了问题,但你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有想法的作品。电视剧想要讲述一个“英雄成长”(即杨子荣如何从一个“烧饭伙夫”变成了一个“侦察英雄”)的故事,这就颠覆了小说以来形成的正统叙事,也惹恼了当年读过小说、看过样板戏的“革命群众”。

有了这一前车之鉴,徐克便不敢对杨子荣的形象有所造次。换句话说,也只有按照样板戏的思路来一次现代或后现代演绎,影片才既能安全通过审查,也能唤醒中老年观众的红色记忆。因此,徐克的《智取威虎山》尽管启用了一套新的电影语汇,但无论从哪方面看,它都应该是向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的“致敬”之作。

因为其中的核心理念,创作手法,创作原则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所不同者只是在于,它把样板戏中的小打小闹全部放大了数倍甚至数十倍,变成了一种大场面、大制作和大动作。

在这种升级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徐克对“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痴迷和追求。而这种“高大上”又必须与“高大全”暗通款曲,才能让电影既写实、又魔幻,既有红色元素、又有好莱坞气息,既让领导放心、又让观众满意。徐克的成功也仅仅意味着,在革命浪漫主义向魔幻消费主义的过渡中,中间并无多大障碍。

其中或许还隐含着这样一个道理:当年的革命群众文化借助某种“程式”(formulas)取胜,今日的商业大众文化使用同一种“配方”(formulas)凯旋,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