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志飞智永 翁志飞先生《回望晋唐

2018-03-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真草千字文>,真草二体,是智永传世代表作,也是我国书法史上的留传千古名迹.传智永曾写千字文八百本,散於世间,江东诸寺各施一本.现传世的有墨迹.刻本两种.墨迹本为日本所藏,纸本,册装.计二百零二行.每行十字,原为谷铁臣旧藏,后归小川为次郎.后有杨守敬.内藤湖南所写两跋,论者认为墨迹本为智永真迹,也有人疑为唐人临本.故宫博物院藏拓本.<真草千字文>,北宋时宣和内府仅存七卷,南宋至今唯有一卷.流传下来的<真草千字文>墨迹只断烂了开首两行,其他都尚称完好;至于缺的部分,也已根

《真草千字文》,真草二体,是智永传世代表作,也是我国书法史上的留传千古名迹。传智永曾写千字文八百本,散於世间,江东诸寺各施一本。现传世的有墨迹、刻本两种。墨迹本为日本所藏,纸本,册装。计二百零二行、每行十字,原为谷铁臣旧藏,后归小川为次郎。后有杨守敬、内藤湖南所写两跋,论者认为墨迹本为智永真迹,也有人疑为唐人临本。故宫博物院藏拓本。

《真草千字文》,北宋时宣和内府仅存七卷,南宋至今唯有一卷。流传下来的《真草千字文》墨迹只断烂了开首两行,其他都尚称完好;至于缺的部分,也已根据关中本补全。所谓“关中本”,是宋朝大观三年时薛嗣昌根据长安崔氏所藏真迹,於大观已丑(公元1109年)摹刻上石,又称为“陜西本”,原刻石今日尚存西安碑林,据说“颇极精工,无复遗恨”,可说是善本,但感觉和墨迹相比稍差一些。

《真草千字文》是他晚年以当时的识字课《千文字》为内容,用真,草两体写成四言文章,便于初学者诵读,识字。这类文章古代即有,而以南朝梁武帝命周兴嗣所撰千字文流传最广,名人书写而传世者很多。从书史发展来看,智永《真草千字文》卷的规范作用超过了传为东汉蔡邕书《熹平石经》的影响。

翁志飞先生《回望晋唐-智永真草千字文》临帖示范书法视频讲座

翁志飞先生《回望晋唐-智永真草千字文》临帖示范书法视频讲座